医院卫生管理中有哪些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1

医院卫生管理中有哪些要点

曾洁

中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100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卫生系统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医院医疗水平非常高,有顶尖的医疗团队以及先进的医疗设备、器械,但是卫生管理水平低下,那么对患者而言也并非最佳选择。因此,提高医院卫生管理水平十分必要。那么医院卫生管理有哪些要点?本文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1. 医院卫生管理的原则

医院卫生管理主要包括下述原则:(1)目标明确。该原则主要指卫生管理任务和目标的异质性,在设立卫生管理任务时,确保总目标明确,各部门积极配合管理人员明确分目标,确保医院卫生管理围绕总目标运转。(2)分工协作。分工协作应保持专业性,卫生管理部门及人员秉持同一工作目标,提高管理人员的效能,确保分工协作的顺利展开。卫生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应的原则合理分工,如科室、楼层等,之后将具体的任务落实到个人或群体,保证管理人员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分工对于实现管理目标具有重要作用。(3)责权对等。责权对等主要指职责和权限的一致性,卫生管理部门所设置的职务需要服务于对应任务,为了保证各项任务的出色完成,需要赋予相关人员相应职权。如果职权不明确,或者授予职权不符合工作要求,可能导致人员的责任难以落实,任务无法完成。(4)稳定性与适应性结合。卫生管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结合能够确保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组织内部机构应具备较强的稳定性,有助于卫生管理部门协作关系的稳定、协调,且组织机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随时调整。

  1. 医院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

监测检测。医院卫生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及当地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案和抽检计划,全面掌握医院内部的基本情况,为后续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卫生管理水平,为患者营造安全、优良的就医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深入病区、门诊,做好室内外环境等的检查工作。

基本信息公示。在医院内部显眼位置公示医院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还要在显眼位置公示医院内部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卫生检测报告等,确保相关检测报告内容完整,避免缺项漏项,时间在一年内。

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医院内部卫生管理人员应具备健康合格证明,证明期限在一年内,形式可以是卡片、纸质证明或者二维码识别证明,确保卫生管理人员持证上岗,不具有证明者不予录用。同时定期采用卫生知识培训表对卫生管理人员进行抽查。

医院卫生设施。医院内部应结合实际需求完善卫生设施的配置,同时结合卫生管理工作内容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具体包括清洗、消毒、保洁、通风等措施。同时确保卫生管理人员使用相关设施设备时操作规范,卫生指标符合国家卫生管理标准要求。

卫生管理具体措施。医院卫生管理涉及内容较多,主要包括:(1)明确方案。卫生管理部门结合管理准则优化人员配置,各科室配备相应管理人员,结合科室需求和工作内容制定卫生制度,加强对医疗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等工作的重视,同时管理方案还要包括保洁、通风、空调、病媒生物等内容。(2)区域整理。主要指对工作场所物品进行区分,按照科室需求对物品分类,做好各项处理工作。主要目的在于改善卫生管理作业面积,确保行道畅通,提高工作效率。(3)物品整顿。区域物品整理后将必要物品进行合理布置,重新排列所需物品,放置在指定位置。同时还要做好相关记录工作,确保物品能够及时找到。(4)清洁清扫。主要指去污、清洗、消毒等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及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营造一个整洁、安全的医疗环境,避免污染问题,积极预防交叉感染。重点在于对环境、设备、物品的清扫、消毒,优化整体环境。

总之,卫生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对于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医院卫生管理水平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