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极时象针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什么是太极时象针法

王良

安岳县中医医院  四川资阳

 643250

1太极时象针法的天文背景和理论依据是什么

1.1求同气

《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同性)……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同位)。则各从其类”;《庄子》:“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以阳如阳,以阴如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同气相求,有求必应(好、坏):凡是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感召,发生作用,就是同气相求的道理(陈钢著深入浅出讲《黄帝内经》:陈钢教授40年专攻之心悟上);同气(同方、同性、同时、同位等)相求就是相互给力,相互帮助,相互成就(扬真海传讲,刘力红整理《黄帝内针》)。

1.2象思维

《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谓之象。”提示有两种象,一是天地变化之象,是客观的;二是圣人所立之象,是主观的。

1.3太极时象的天文背景

太极图虽画的是平面图(圣人所立之象),而实质是古人立竿测日影所得的太阳视运动立体投影图(天地变化之象);太极图表示太阳回归年的阴阳节律周期;大圆圈表示太阳黄道视运动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太极曲线表示太阳周日视运动在一年移位的轨迹即地球自转的轨道称赤道(田合禄、田蔚著《中医运气学解秘》)。开阖枢本来是阴阳的三种动态;开阖枢之要,气机升降出入;太极运动一开一阖;太极图为具有开阖枢三种时象的动态图(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编著《五运六气—打开《黄帝内经》的钥匙》)。

立竿测日影诞生了以竿为中心阴阳气盛衰变化出入升降开阖枢时象的动态太极图。以人为竿人诞生太极图,以人任意一点为竿诞生太极图,故人身无处不太极;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其气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故在人体以任意一点为中心都存在一个阴阳气盛衰变化出入升降开阖枢时象的动态太极图,每个太极是同性同气,同气相求有求必应,如一个太极某时象出现失常有求,针刺另个太极对应时象必应。同时脏腑经脉、气血阴阳、邪气等皆有特定的主时规律。以此意,笔者提出太极时象针法。

2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有哪些太极时象

2.1二十四小时

《伤寒杂病论》:“师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阳旦证,发热不潮,汗出,咽干,昏睡不安,夜半反静者,宜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主之”提示人体疾病阳盛者在白昼、上午病作或加重,而黑夜、下午则病减;阳气虚者阴盛者白昼阳时病减。

《伤寒杂病论》:“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而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提示人体已衰之阳乘白昼阳气旺时与邪相争而病剧。

《伤寒杂病论》:“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提示邪气血分暮阴时之助而病作。

2.2六经欲解时

《伤寒杂病论》根据一日阴阳气的盛衰变化和阳气邪气交争,将一日划分有重叠时相的三阴三阳6个时段,以3个时辰为一时象,俗称六经欲解时。少阳(寅至辰),太阳(巳至未),阳明(申至戌),太阴(亥至丑),少阴(子至寅),厥阴(丑至卯)。

2.3二十节气

《伤寒杂病论》:“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其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

2.4十二月

《伤寒杂病论》:“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

2.5四季

《伤寒杂病论》:“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则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

2.6六气

六气讲一年阴阳气的盛衰变化和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人体,《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即风化厥阴,热化少阴,暑(火)化少阳,湿化太阴,燥化阳明,寒化太阳;《素问·至真要大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伤寒杂病论》:“问曰:六气主客何以别之?师曰: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少阳,少阳生太阴,太阴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久久不变,年复一年,此名主气;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太阴,太阴生少阳,少阳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此名客气。问曰:其始终奈何?师曰:初气始于大寒,二气始于春分,三气始于小满,四气始于大暑,五气始于秋分,终气始于小雪,仍终于大寒,主客相同,其差各三十度也。问曰:司天在泉奈何?师曰:此客气也,假如子午之年,少阴司天,阳明则为在泉,太阳为初气,厥阴为二气,司天为三气,太阴为四气,少阳为五气,在泉为终气;卯酉之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则初气太阴,二气少阳,三气阳明,四气太阳,五气厥阴,终气少阴;戌辰之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丑未之年,太阴司天,太阳在泉;寅申之年,少阳司天,厥阴在泉;巳亥之年,厥阴司天,少阳在泉;其余各气,以例推之。”

提示主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实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客气子午少阴化君火,丑末太阴化湿土,寅申少阳化相火,卯酉阳明化燥金,辰戌太阳化寒水,巳亥厥阴化风木,确定三气司天;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太阴,太阴生少阳,少阳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复生厥阴,确定初气、二气、四气、五气、终气在泉。

3太极时象针法怎样操作

通过识症问年月节时(发病时发作时、加重时危重时等)(天地变化之象)辨有关具体太极时象(圣人所立之象):第一类阴阳气盛衰变化时象有十二月、二十四节气(四季六气具体太极时象为二十四节气,故不辨四季六气)、二十四小时(六经欲解时具体太极时象为二十四小时,故不管六经欲解时);第二类出入升降开阖枢时象。不分阴证阳证,因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主要时象可进两针增强疗效;顺应自然,立竿影子,指时针即通过中心指向医者取得的主要时象增强疗效;顺应自然,有升才有降欲降先升、有降才有升。

推荐针刺部位在头部百会穴为中心,推荐太极时象图开时象1.5寸的太阳经络经过,枢时象2.25寸的少阳经络经过,升降时象3寸的少阳经络经过,阖时象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的厥阴经络经过(见图1王良百会太极时象图,同身寸原则,每个人的百会太极时象图是不同的)。顺应自然左升右降,患者无论面向何方,始终以患者前额为夏至方向,始终左升右降平刺,不行针不追求针感完全不讲迎随捻转补泻。

留针期间,医者以言导引之,患者以意关注病患之处变化;患者应该跟着医者治疗思路走,导引患者先关注正在处理的症状,不要被患者自诉多症状带走,不同症状的月节时不同,症状的处理是有次第的;医者导引患者主动运动如活动患处、深呼吸、提肛运动、摸患处等,并将心神关注患处,不能玩手机聊天等分神;一针一导引,针后再确定患者症状是否需要加针增强疗效;留针时间20-30-45分钟。针具:头发浓密部位一般用0.25×25mm毫针;头发稀疏部位一般用0.16×13mm毫针。禁忌:囟门和骨缝尚未骨化的婴儿;头部颅骨缺损处或开放性脑损伤部位,头部严重感染、溃疡、瘢痕者。注意事项:起针时需反复检查;头皮血管丰富,注意防止出血。

4太极时象针法临床应用效果怎样

太极时象针法促进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医患相得、身心贯通形与神俱、人体与自然节律同步,临床广泛应用收到较好效果。如谢某,女,74岁,2023年10月11初诊,左侧肩周炎治疗5年,就诊时左上肢上举不能超过肩高,不能摸到对侧耳朵,外展后展不能碰到腰,穿脱衣服疼痛难受;同时右侧膝关节疼痛上下梯更痛,下尊有点疼痛起来困难;先火龙罐局部治疗30分,再用太极时象针法,即枢象2针加指时针,导引患者活动左上肢,留针20分,患者左上肢上举轻轻松松超个头,轻轻松松摸到对侧耳朵,后展超过腰部右侧,穿脱衣服不痛了;而且膝关节下尊不痛起来不困难;2023年10月12日二诊,效果保持。

微信图片_20231113103023.jpg

图1 王良百会太极时象图

作者:王良,1983.7.11,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擅长以中医经典经方名老中医经验验方太极时象针法为主导的整合施治疑难病症,邮箱:420939140@qq.com,电话:13558934024,地址邮编: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岳阳镇安成路80号(642350),单位:安岳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