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整合  提升“教”与“学”——对小学美术教材整合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7
/ 2

教材整合  提升“教”与“学”——对小学美术教材整合的思考

孙世欣

(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  晋江  36220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的理念得到大家的关注,为推进素养导向的美术课堂教材整合,使课堂上每一个孩子参与学习活动的成长过程真实可见,努力构建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与“学”的新样态,单元整合教学是美术教学的大势所趋。立足单元教学,从单元整合角度出发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集中学习一个技能或知识点,让学生学的扎实,学的有效。

【关键词】  教材整合;单元教学; 小学美术;  学生;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鼓励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构建艺术教材的框架和内容,突出主题化、生活化、情景化、项目式、任务驱动等新的学习理念和方式。提倡以单元的形式组织学习内容。”如何让教材整合,在课程中实施主题化教学,让课堂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是当下美术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解读教材。

俗语道:“根深叶茂,本固枝荣”。要做到依据新课标,深度分析教材,挖掘可以整合的教学内容,多方面搜集教学资源,设计合乎学生学情和目标的教学设计。深入解读教材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的取舍与整合,追求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结构,清楚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相关的知识内容整合起来,着重一个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实现综合性,有深度的学习。如《传统剪纸与平面构成》大单元整合教学是由四年级上册的《一模不一样》和《跟奶奶学手艺》两课组成。本学段是以“感受中外美术的魅力”为起点,学生学习中外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技巧,将其运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装点我们的生活”“学做传统手工艺品”学习任务中的综合探索活动。《一模不一样》的课堂主要指导学生以剪贴的方式,运用多种骨式图进行手提袋特异构成设计,学生用剪纸的方式创意剪纸手提袋,为下一个课时教学目标达成奠定了基础。《跟奶奶学手艺》是以课程视角联系教材有关剪纸的知识点进行“彩纸套贴技法装饰特异形”的任务学习。通过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线索,探寻相关联的知识点,让课程学习更加具体,更加深入,学生收获满满。

除了学科内的整合还可以跨学科之间的整合。美术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深度挖掘其他学科中的相关联的资源,提倡美术与其他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如美术和音乐都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学科,在二年级上册音乐课《阿凡提倒骑驴》一课中,通过研读教材,以音乐感受欢快节奏,美术用色块和线条表达欢快感受为线索,让学生在课堂中对艺术有了深刻的实践和认知,感受到不同科目美的魅力,真正做到了快乐中学习。

二、探究教法。

在课堂中,教师必须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是凭借具体的形象联想进行的,针对这一特点,如三年级上册《线的表现力》《新发现》《线描外形》三课整合,在了解线条的重要性后让学生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水果“亲密接触”,通过看、摸、尝、吃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教学生从不同视角认识事物,最后用线描外形的方法表现水果,不仅在教法上循序渐进,而且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按材料媒介进行整合,做到资源最大化利用。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盘泥条》和三年级下册《拼泥板》,教师在整合教材时候可以根据材料特点进行安排课程内容,陶泥特点可塑性强,不利于长期保存,时间长就会变硬。教师可以选择上册与下册课程内容按材料使用进行合并,放在一起形成陶泥主题性单元,学生在这一主题性单元中均使用陶泥,通过这个主题活动学生对材料的使用能力会不断增强,让材料发挥更大作用。

三、设计作业。

新课标提出“遵循艺术规律,体现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连续性的特点”。美术教师的教学思维不只停留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上,而要更进一步地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方法。教师如何设计学生作业,才能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技能并循序渐进以达到教学预期的学习效果呢?在大单元教学环境下,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每一次作业练习,要用心、精心地设计新颖的作业形式,将多种智慧的美术作业设计融入课堂,让学生在成功的作业活动中体验美术带来的快乐。如三年级下册《彩墨游戏》和四年级下册《妙笔生花》进行整合,以大单元教学形式展开,从游戏活动开始认识、了解、接触水墨画,通过课前作业搜集有关水墨画的图片,初步认识水墨画及绘画工具,课中经过各个环节了解水墨画知识,并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表现自己感受,为水墨花卉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习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四、自我感悟。

艺术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提到,发掘和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引导学生参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例如在《花团锦簇》一课,教师可结合地方特色中的建筑、剪纸等跟花卉相关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整理,拓宽学生的认知面,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在现在的核心素养教育的环境下,我们需要不断明确所倡导的学习理念不是要脱离学科,而是通过关联的方式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样不但可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出来,还可以使美术活动的有效性大大提高,进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及魅力。

总之,教材整合是一种深入的教育教学探索方法,是教师针对现下的课程进行的一种深入的梳理。通过一系列单元的整合,让教材中缺乏内在联系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知识点才能更加清晰,更加系统,从而使课堂的课程实践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在师生密切交互下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8

[2] 郭元祥.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素养发育的教学变革[M].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1

[3] 张雪莲.小学美术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