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桥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7
/ 2

BIM技术在桥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李强

徐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单位省市:江苏省徐州市

单位邮编:221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和负荷。因此,对桥梁的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桥梁安全管理方法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准确和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桥梁安全管理的风险和难度增加。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逐渐成为各行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和协调工具。BIM技术通过建立数字模型,将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各个阶段的信息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中,为工程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在桥梁安全管理方面,BIM技术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BIM技术在桥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提高桥梁安全管理效率和准确性方面的潜力和优势

关键词:BIM技术;桥梁;安全管理;应用

1桥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车辆和人员。如果桥梁安全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2经济发展的支撑

桥梁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经济支撑作用。它们连接了城市和城市、地区和地区之间的交通网络,促进了人员流动、货物运输和经济发展。若桥梁存在安全隐患,将会对经济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1.3用户的出行便利

桥梁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出行便利性和通行效率。通过对桥梁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桥梁的损坏和维修时间,保证用户安全、快速、舒适地进行出行。

1.4提高城市形象和居民满意度

安全的桥梁管理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声誉。市民和游客对城市的安全性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通过积极进行桥梁安全管理,可以提高居民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和对城市的信任感。

1.5减少维修和重建成本

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安全问题,可以避免因桥梁事故导致的重建和维修成本。安全管理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桥梁的结构问题、疲劳、腐蚀等,采取相应的修复和维护策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2 BIM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2.1 BIM技术的定义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数字技术的信息集成和管理方法,它以建筑项目为核心,对建筑项目的几何、功能、物理等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实现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2.2 BIM技术的特点

(1)信息的集成和共享

BIM技术可以将建筑项目的各种信息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使得各参与方能够方便地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协同设计和施工

通过BIM技术,各专业设计团队和施工单位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协同设计和施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沟通障碍,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3)精准的数字表达

BIM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可以精准地表达建筑项目的几何、功能、物理等特性,为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4)可视化和模拟

BIM技术可以将建筑项目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方便各方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还可以进行各种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提高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5)全生命周期管理

BIM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阶段。通过各阶段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和质量。

3 BIM技术在桥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桥梁结构信息建模

首先需要采集桥梁的相关数据,包括结构参数、各部件的几何尺寸、材料质量等。其中,桥梁的设计图纸、合同文档、工程日志、施工计划等可以是重要的数据来源。选择合适的建模软件进行桥梁结构建模操作。现在常见的建模软件有BIM、Revit、SolidWorks等。进一步完善模型,为各构件分配相应的材料属性,随后生成完整的桥梁结构模型。这一步可以辅以调整模型的参数、形状等进行优化。通过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对桥梁稳定性和强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进行整体或局部的优化。最终整合桥梁其他相关数据,如钢筋数据和管道埋设条件等,生成带有完整经验知识的桥梁数字化建模。

3.2桥梁安全评估和监测

①传感器布置:在桥梁结构的关键部位,如梁体、墩台等位置,布置压力传感器、倾角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监测设备,以获取桥梁结构变化的实时数据。②数据采集: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桥梁结构的各项数据,例如温度、应变、振动等。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方式上传至监测中心。③数据处理:监测中心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对传感器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校验、滤波以及异常检测等。同时,将处理后的数据与预先建立的BIM模型进行关联。④安全评估:利用监测数据和BIM模型进行桥梁的安全评估。通过对监测数据与BI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识别桥梁结构的变形、裂缝以及其他潜在问题,评估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⑤报警与预警:根据安全评估结果,如果发现桥梁存在结构异常或潜在安全隐患,监测中心将及时发出报警并进行预警,通知相关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桥梁的安全稳定。⑥数据分析与管理:监测中心对长期积累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桥梁的结构变化趋势,优化桥梁维护计划,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3.3桥梁施工过程模拟

①构建虚拟施工环境: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如BIM)构建桥梁的虚拟施工环境,包括桥梁结构、施工场地、临时支撑、起重设备等。②定义施工过程:根据实际施工方案,定义桥梁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和步骤,包括基础施工、墩台建设、拼装桥梁构件、浇筑混凝土等。③设定施工参数:设定施工过程中的参数,如施工工序、施工顺序、起重设备的位置和动作、施工机械的操作等。④进行模拟计算:利用模拟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计算,并生成动态的施工模拟结果。该过程可以基于物理原理和算法,考虑材料特性、结构变形、车辆运动等因素,模拟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行为和响应。⑤分析施工效果: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比较不同施工方案的优劣,评估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效率和可操作性。可以通过模拟结果来发现潜在问题、减少风险,并优化施工方案。⑥优化施工过程: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调整施工方案并重新模拟,不断优化施工过程,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确保施工安全。

3.4桥梁维护管理

①维护计划制定:根据桥梁安全评估的结果和维护目标,制定桥梁维护计划,包括定期的检查、保养、清洗、涂装等活动,以及需要进行的大修和更新换代计划。②维护实施:按照维护计划,对桥梁进行定期维护,检查并处理桥梁结构的缺陷、腐蚀、损坏等,及时更换老化、失效的部件和材料,保障桥梁的正常运行。③管理档案建立:对维护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维护成果等进行记录和管理,建立档案,为后续的维护管理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④采取措施:针对桥梁运营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包括提高桥梁的耐候性、抗震能力、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升级桥梁的设施和维修技术手段等。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BIM技术,桥梁安全管理可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从设计阶段到施工、运营和维护阶段都能得到全面支持。BIM技术在桥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为桥梁行业带来了更加高效、精确和可靠的管理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BIM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桥梁安全管理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和可靠的桥梁设施。

参考文献:

[1]刘耘.基于 BIM 技术的桥梁可视化施工应用分析 [J].中国公路,2019(15):96-97.

[2]王熊珏.基于 BIM 的桥梁结构加固与改造技术及有限元分析 [D].湖北工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