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调解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浅谈如何做好调解工作

李翰林  李涛

重庆市铜梁区公安局平滩派出所,蒲吕派出所,重庆402560

矛盾纠纷调解的妥善与否直接影响着矛盾双方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在工作中无论是下社区还是110接处警,随时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如何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防止“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保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已成为当前公安基层派出所的重要工作,根据10年基层民警工作经验,浅谈调解工作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公开公正,注重证据

调解不是“和稀泥”,是要调停纠纷、化解矛盾,要让双方当事人都接受调解方案,握手言和。在民警遇到矛盾纠纷时首先要时刻秉持公平正义,其次注重证据的固定。在处警中遇小纠纷要快刀斩乱麻。两个人因为简单的小矛盾、小误会而生成,并且没有造成进一步后果的纠纷。在事实清楚简单,没有什么利益损失,处置时越快越好、越早越好。复杂的矛盾纠纷要做好立案查处的准备工作。民警做到办理治安案件和办理刑事案件一样的执法理念,出警时就应当按照治安案件的办理程序依法、及时、客观、公正、细致地收集与案件有关的各种证据,并注重对证据来源、真实性进行审查,使收集到的各种证据之间能相互印证,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2023年5月25日,陈雷在平滩镇小广场拉横幅骚扰赵雪敏,接报警后我所以治安案件程序执行。驻社区的民警找到赵雪敏了解事情原由,为其分析陈雷被公安机关处理后对她的影响,同时结合中国的情、理,建议以调解化解感情纠纷。赵雪敏思量后同意与陈雷调解此次事情,并结束此段感情。案侦民警将赵雪敏的意愿告知陈雷后,他还不认可调解。民警将法律告知陈雷,并说明被公安机关处理后的影响。陈雷连连同意调解。只有掌握大量的证据,才能把握住调解的主动权,才能使矛盾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意愿。最终达到调解成功的目的。

二、尊重法律,注重事实

纠纷调解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让当事人信服,从而最终促成调解协议的达成。在调解前,要对有关情况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同时分别找双方当事人进行一次谈话,听取本人对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最后陈述,帮助其认识自己在案件中存在的错误和应该分担的责任。调解时,务必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制作调解笔录,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民警在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相关业务知识、懂民情风俗、懂当事人的言行举止与心理活动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采用说理式调解法。从法律角度分析问题,让群众了解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帮助他们分析各自的错处,进而检讨自己,从而达到双方隔阂逐渐缩小、缓和直至化解矛盾的目的。2023年1月11日,小林镇圣灯村17组肖都秀和肖新春因晒被子争绳子发生抓扯,肖都秀多处软组织损伤。民警在抓住本来当事人关系和睦,只因2家老人矛盾深沉,才发生抓扯。介于2家人愿意调解,民警先对2家老人进行教育和思想疏导,在对2年轻人进行教育,最后大家握手言和。同时民警也要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当事人的性格、思想动态,打开心里突破口以后,做到法、理、情兼容说教,最终达到双方化解纠纷的目的。

三、耐心细致,真心实意

不管是什么纠纷,我们既要站在局外公平决断,又要进入局内体会当事人的心情,以心换心,以诚暖人,消除群众的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取得他们的信任。要让当事人觉得我们是真心实意站在他们的立场帮助他们。民警在调解时必须保持头脑冷静,予以对方充分的理解,尽量避免产生对立面,等当事人情绪平静了,理智清醒了,再充分发挥“说得过”的本领,耐心细致做工作。有时候群众口头上接受了,但易于反复,刚出门心里又后悔而不去履行,这时民警应认识到距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切忌心情急躁而出语不逊,要耐心地进一步向当事人阐明不履行协议的利害关系,努力协助其履行,同时向当事人说明如果不按照约定履行协议,公安机关将根据法律的规定,依法对案件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防止在协议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后,一方当事人要求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时,另一方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依法处罚产生新的矛盾,避免由此引发新的问题。2023年4月6日,杨俊和张正雄因平滩万州烤鱼店经营问题产生纠纷。杨俊准备关闭烤鱼店,张正雄因店内物品的分割而发生纠纷。处警民警当场对双方进行法律上的讲解。双方都提供不了物品购置的依据。民警当即给出解决方案,处置店内所以物品,在平均分钱。两人当下都不愿意。民警建议双方先考虑再做决定,为不影响声誉建议暂时歇业,双方同意。处警民警后续单独与杨俊、张正雄进行了解。杨俊其实还是要做烤鱼,但是张正雄和其姐姐在旁边开了海鲜烧烤精力就不是全部投在这边店上,所以提出分伙。张正雄说海鲜烧烤是姐姐开的,自己只是帮忙搭个眼睛看一下,感觉杨俊就变得些许的古怪,之前一起所的时候生意还是很好,本钱已经回来,还赚了点钱。民警抓住两人的心理,研究化解方案。在歇业的3周后,请杨俊和张正雄再次调解。先让2人算不经营烤鱼的经济损失,再提出各自的要求,最后民警综合给出杨俊承租该门面,可继续做生意,店内所有物品规他所有,但需要补偿张正雄3万元,至此分伙经验、互不干扰。双方沉默一会后,在调解协议上签字。

四、拓展思路,因人施法

在社会治理创新管理中,邻里矛盾、感情纠纷、债务纠纷等多运用“1+N”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由政府部门参与、司法人员、社区人员等组成的调解新机制,借力亲情、友情、乡情,向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阐明利害,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教育,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矛盾纠纷调处,严防民转刑、刑转命,特别是个人极端违法犯罪,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从严从实从细抓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2022年12月10日驻村民警排查矛盾纠纷村干部反映平滩镇团宝村村民李秀英和吴永群两家人房屋中间的排水沟权属问题的纠纷。驻村民警先从村干部处了解到两家人因房屋中间的排水沟权属发生纠纷,因土地所有的问题,村干部也不能划分。其次就是污水检查孔修筑及管理问题。驻村民警赶到现场,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诉说,照取现场照片,让双方听通知。驻村民警还走访了社长、邻居、社里的老者,通过他们大概了解了排水沟是吴永群的地界。民警又到国土房管所调取材料,认定水沟的权属,并邀请国土房管所的领导参与政策的讲解。12日两边当事人、驻村民警、国土房管所所长、村干部、驻所调解员在平滩派出所调解室对排水沟权属和污水检查孔修筑及管理问题进行调解。首先通过调查结果确定排水沟权属吴永群,其次检查口属两家人共用,检查口的盖子由李秀英修筑。在明确权属问题后双方脸部有了微妙的变化,民警抓住机会就解决检查口的问了。

民警把握双方心理的变化,运用恰当的言语消除纠纷当事人的对抗情绪和戒备心理,而且还能增强当事人对民警的信任感和亲切感,通过此种方法化解邻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