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韦秀红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北苑小学 255000

摘要:由于社会环境因素,我所教的班级人数为40多人,怎样兼顾每一位学生,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带着这样的疑虑,我在教出一套符合“班情”、灵活实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关键词:学习习惯、小组分组、教学内容、课堂实施、关系处理

一、进行小组合作的条件:

1、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更需要一个好习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好的习惯也是很好的途径。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会体现在学习的各个方面,好的学习习惯是做好一切似的基础。所以,在搞小组合作之前,首先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把良好的数学习惯分为“我会听、我会说、我会做”三大部,在教学中采取给学生创设环境、树立榜样、合理评价等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要科学分组

首先要对全班的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研究,做好充分的了解。根据男、女数量搭配、性格特点,思维能力、课堂表现、合作组织能力的不同,均衡的分配到每个小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可以先从2人小组开始训练。如:同位、前后2人先练习合作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分为四人一组最合适。在四人小组内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分工,并按一、二、三、四号命名,如一号是组长,负责组织交流合作等的安排,二号是记录员,记录同学们的发言等、三号报告员,负责全班交流时的发言,四号收集员等,这些分工每两周在组内轮流一次。

3、小组合作的内容设计精细

首先教学内容要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不能死搬硬套。也可以一节课的某个环节进行小组合作。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根据内容设计适合本年龄段的孩子的合作学习内容、合作的时间、方式等。一般情况下新授课、种子课都有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孩子独立学习、思考具有一定的难度,或这些知识具有开放性、方法具有多样性等特点,都适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精心、精细的进行设计。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运用最多的就是四人在一起讨论、交流对知识的理解,交流解决的方法等,解决独立思考的困难、瓶颈,也培养学生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习惯。教师要注意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弊端,及时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形成真正的合作。如,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好说的孩子、思维活跃的孩子抢着发表自己想法,一些内向的、不善于表达孩子或学习差一点的孩子不敢说、没机会说。时间长了,这些孩子就会只听别人说,没有自己的思考,如果有也会否定自己的思考或看法,认为别人都是对的,这样时间久了还会产生自卑心理。再是我们要避免孩子产生厌烦心理,认为每次讨论都是那个流程,时间久了不感兴趣,应付了事,所以教师要常换形式,给孩子们新鲜感。

策略一:进行小组讨论前,教师先引导同学们独立思考并留给学生充足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记录下自己的方法或想法。然后教师在要求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并规定组长引导按编号“1号、2号3号4号”依次发言,其他人在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听,要有耐心,特别差生在发言时更要尊重、鼓励、帮助他完成发言,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才真正体现。交流完后形成小组的意见。再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意见时,可以按编号轮流当组内汇报员。

策略二: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教师引导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时也可以抽签决定组内发言的顺序,其他同学认真听完后对他的方法、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及时补充、讨论,让不同的思维发生碰撞,在争论中再次促进思维,进而解决矛盾冲突,对学习的知识有更进一步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为了提倡孩子提出不同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互相交流争辩中学习知识,教师可以在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情况时大力表扬那些提出不同意见和大胆发言的孩子,并及时奖励。

策略三:小组合作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们的质疑能力。在全班交流时,鼓励学生对其它小组的意见,提出自己的问题。提倡学生向别人提出问题,实际是使学生的思维更延伸,对学习的知识更深入的思考好方法。现在孩子们养尊处优,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很弱,创新与探究的主动性也差,认为不会老师会教他、家长会教他。汇报时教师可以示范向“别人提出问题”方法,引导激励孩子们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问题,可以是自己会的或不会的问题,进而在逐渐引导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孩子们讨论能力,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价值。

策略四:按一定的时间,轮流变换小组内成员,保证孩子们的新鲜感。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和意义,不流于形式,对组内学生动态编排,教师要提前编排好几种方案,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安排组内学生,起到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效果,保证组内成员均衡发展,避免好孩子分到一个组,差孩子凑到了一起,小组合作学习会流于形式,。

三、恰当处理合作学习中的几个关系

1、独立学习与集体学习的关系

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时,就要预料到孩子独立学习的困难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要想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的关系,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前提是独立学习要充分,到实处,整理好自己的想法或提出自己在独立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然后去寻求小组或全班同学的帮助。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就没有效果,就没有组内统一的见解,全班交流环节,也不出彩,也体现不了课堂知识的升华。

如,教学“因数和倍数”一课时,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大约要5-7分钟的时间,把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记录下来,然后教师出示小组合作交流的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大约需要6-7分钟的时间,组内统一意见;最后全班交流,再次提出质疑,深化统一。

2、恰当选择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课堂教学最终目的要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所以无论什么形式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为了每个孩子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取的一种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和相应的目标挂钩,采取恰当的合作方法、形式,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在这过程中引导孩子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也能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培养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角色和学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要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真正在合作中解决个体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使思维得升华。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引导、点播。这样以来教师就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式,许多知识按原来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灌输给孩子们,现在老师是引导者、促进者,学生师课堂的主人,主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课堂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更要不断学习、研究教材、把准重难点,科学设计教案,合理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不但能培养孩子“会说、会听、会合作”的能力,也促进了教师的角色转变,更好的适应教学要求。但是,小组合作学习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及时思考、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张素兰.合学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2]胡庆芳.有效小组合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靳书军.数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学周刊2017

作者介绍:韦秀红(1973.10),女(汉族),本科,淄博市张店区兴学街小学,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