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对金属零件加工的影响和控制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2

机械加工技术对金属零件加工的影响和控制措施分析

薛建军,张军峰。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621907

摘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有部分零件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对机械设备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文章详细探讨了机械加工技术对金属零件加工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如选择恰当的加工刀具、进一步优化加工设备、采取精细先进的检测手段,以及严格控制加工温度等,以期减少误差并提高产品质量。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关键词:机械加工技术;金属零件加工;影响

前言:金属零件加工在机械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就机械加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而言,仍有许多因素会影响金属零件的精度,例如刀具的磨损、内应力作用以及温度的变化等。这些因素不但难以完全避免,还会相互叠加,严重影响了零件加工的工艺效果。为此,应当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误差。

一、机械加工技术对金属零件加工的影响分析

(一)机械加工技术对金属零件加工的内部影响

所谓的机械加工,就是相对固定的预设条件下,不断地执行加工程序,以确保同批次金属零件严格遵循工艺流程,并最终实现标准化产出。从正向意义上讲,该方式使零件生产的规范性与高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如果预设的工艺流程自身存在问题,或者是生产设施与环境不过关,就必然会对金属零件加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导致零件精度降低。比如,有关人员在安装刀具、架设机床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造成了刀具不稳定、与原有位置不匹配的情况,就会使得刀具在进行机械加工时,偏离既定的切削轨道,这样就会使金属零件加工精度出现很大的偏差,无法满足相关质量标准。

(二)机械加工技术对金属零件加工的外部影响

1.受力变形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金属零件会受到多种力的作用,如刀具削切力、夹具夹紧力等。这些力会不可避免地使金属零件发生形变,进而影响设备使用效能。

2.残余应力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当工艺步骤完成、发力来源撤出后,一些牵拉力、收缩力等力仍会作用于金属零件,从而形成残余应力[1]。一旦将带有这些应力的金属零件直接用于后续加工环节,这些残余应力就会扮演初应力的角色,与加工应力共同作用,从而导致一系列不良现象出现。具体而言,可能会导致金属零件疲劳强度锐减、刚性降低,从而影响零件的可靠性。

3.温度影响

在对金属部件进行切削、抛光等作业时,会使刀具,机床,工件等作业工具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整个加工系统出现发热现象。当工件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工件的体积就会增大。与之对应的是,在冷却之后,工件体积也会随之变小。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发热问题,将会导致金属零件精度下降。

二、机械加工技术对金属零件加工影响的控制措施

(一)选择恰当的加工刀具

1.选择具有较强可靠性的刀具

金属零件加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危险系数较高。所以,为了确保操作人员安全以及加工精度,在进行加工刀具的选择时,必须以可靠性和耐用度为首要考虑因素。特别是数控机床,所使用的刀具必须具备高耐用度,以此确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磨损现象,从而有效避免对加工进度造成不良影响。在挑选过程中,除了可靠性和耐用度这两个关键指标外,还需确保刀具能与其他附件完美配合,这样更能保证金属零件加工的顺利进行。

2.选择具有高切削性能的刀具

无论是加工何种类型的零件,选择切削性能高的加工刀具都是至关重要的。高切削性能的刀具能够承受高进给量,使加工过程更为流畅。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维持较高的背吃刀量,这有助于提高难加工材料的加工效率[2]。另外,为了更好地管理刀具,同一批次刀具的切削性能应当保持一致。比如在面对不锈钢、钛合金零件的加工时,需要选择具有出色切削性能的转位硬质合金刀具,这样可以实现更高效、精准的加工。

3.选择具有较强排屑性的刀具

在金属零件加工过程中,仅仅依靠人工操作,并不能快速、高效地清理断屑和排屑。如果切屑没有经过恰当的处理,很容易缠绕在刀具上,长期下去,极易对刀具使用寿命造成影响。所以,为了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在金属零件的精加工过程中,选择具有出色断屑和排屑性能的刀具是至关重要的。这些高性能刀具能够迅速、有效地清理切屑,从而确保加工的顺利进行。

(二)进一步优化加工设备

通常来说,在出厂时,设备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几何误差。所以,为了满足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精度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机械设备工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严谨地分析设备运行误差,并在此基础上,及时、准确地减少误差。在机械加工期间,尽量选择合格、优质的生产设备,以确保生产效率和精度。在设备投入使用前,需展开误差测定,确保其精度符合生产标准。在机床装配期间,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应选派经验丰富、操作能力较强的专员负责设备组装与调试工作,以免影响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应当注意的是,就机械加工而言,设备运行磨损是不可避免的损耗。为了及时掌握设备的磨损情况,必须对设备展开经常性的检验,有效评估机械加工的磨损情况,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措施,以减少设备的损耗。

(三)采取科学先进的检测手段

1.超声波检测技术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该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零件性能指标的精确检测,但是对仪器性能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一般来说,探测仪器的频率应控制在2-2.5赫兹的范围内。并且,晶片的直径必须高于28mm[3]。只有达到这些要求,超声波检测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从而确保检测的可靠性。

2.无损检测技术

在机械设备零件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该技术加以灵活应用,有助于及时发现设备零件存在的缺陷,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举措,从而防止设备在检测中出现进一步的损坏。与此同时,在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合理应用此项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维修的规范性、有效性。

(四)有效控制外界因素

技术人员必须定期检查机械设备,以免设备故障而影响加工效果。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夹持零件是否有松动的现象,以防止机械故障的发生。与此同时,为确保机械加工的精准度,还需要对机械设备表面进行经常性的打磨,以提高设备运行的流畅性。此外,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加工水平,进一步优化操作工艺,认真学习如何消除外界因素干扰,从而切实提高零件加工质量。

(五)严格控制加工温度

数控机床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会出现能量转换,从而产生许多的热量,进而导致机械零件出现内部膨胀和形变。这种形变不但会使零件精度大大降低,并且可能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缩短其使用寿命。对此,工作人员应有效采取多种控温措施。如采取正火或退火工序。又比如采用冷水冷却法,对机械加工温度进行合理控制。或者是借助冷却机给设备降温,此方法不仅降温效率极高,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水资源。

结论:总的来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行业正朝着智能化应用的方向大步迈进。为了确保机械零件的精准度,有关人员必须在事前对可能影响零件精度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并进行周全的保护工作。此外,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积极采取先进的检测手段,从而有效地减少工作失误,实现金属零件的高质量加工生产。

参考文献:

[1]蔺代永.机械加工技术对金属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J].科学咨询,2019(29):26-26.

[2]赵训峰.机械加工技术对金属零件加工的影响[J].中国金属通报,2023(7):91-93.

[3]韩齐峰,陈聪聪,王玲奇.机械加工技术对金属零件加工的影响[J].中国金属通报,2022(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