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优质护理模式在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庞晨

湖州市南浔区双林人民医院  313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以及影响。方法:样本时间选择在2021年8月到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80例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等问题。结果:研究组护理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病情控制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重症结核;糖尿病;血糖水平

重症结核和糖尿病均有较高的发病率,重症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慢性疾病,且治疗时间较长,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异常所引起血糖上升,两种疾病合并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并且随着疾病发生和发展,使其临床症状不断加重,因此在临床中治疗的同时应该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病情。鉴于此,我院对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进一步分析其效果以及影响,具体做法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8月到202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1~78(64.52±2.53)岁,病程在1~8年,平均病程(4.52±2.23)年;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50~80岁之间,平均年龄(65.12±1.23)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12±1.24)年。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纳入标准:符合本次研究的对象。排除标准;患者存在精神疾病史;患者认知功能有缺陷;患者存在感染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指导合理饮食和睡眠,制定合理生活习惯,并详细观察身体状况。(2)定期给予饮食指导,叮嘱营养支持,使其了解食物的重要性。(3)保持病房内温度和湿度。

研究组——优质护理,(1)向患者讲解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相关知识,并向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加强患者预防并发症发生风险。(2)定期测量患者血糖水平,并做好心理、生理评估,加强对患者病情了解。(3)用药指导,详细向其讲解降糖药物和胰岛素使用方法,注意用药不良反应,并及时监督患者用药。(4)生活干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食谱,并告知患者按时就餐,保持身体营养均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保持每天运动量,避免长时间休息和卧床。(5)心理干预,通过换位思考可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充分理解患者情绪,并给予关爱和尊重,主动与其交流沟通,讲解糖尿病等疾病知识,了解其预防和治疗方法。(6)环境护理,注重病房卫生清洁,并保持病房内环境安静,同时可以给予患者播放一些缓解心情的音乐,使得保持良好心情。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疾病疾病情况,总控制率=(控制较好+控制一般)/例数*100%。评估组间护理后血糖变化,分成空腹血糖、饭后2小时血糖等。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2.0研究,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选择t值和P值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达,当结果为P<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标准。

2 结果

2.1控制率比较

两组间经过对比,明显研究组控制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1病情控制情况(n%

组别

例数

控制较好

控制一般

控制较差

总控制率

研究组

40

25(62.50)

6(15.00)

9(22.50)

31(77.50)

对照组

40

36(90.00)

2(5.00)

2(5.00)

38(95.00)

X2

5.1647

P值

0.0231

2.2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血糖水平有明显下降,差异P<0.05,详见表2.

2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变化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小时(mmol/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0

11.26±4.35

8.42±2.54

14.35±3.26

11.52±2.14

研究组

40

11.24±4.52

6.25±1.35

14.28±3.24

8.34±1.35

t值

0.0202

4.7712

0.0963

7.9487

P值

0.9840

0.0000

0.9235

0.0000

3 讨论

临床中指结核病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疾病,结核菌可以侵入中各个器官组织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生在老年群体中,该疾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2],且患者需要长期以药物进行控制血糖水平,缓解代谢紊乱情况,抑制病情发展。但是因为患者长时间通过药物来治疗,导致患者情绪出现变化,且加快病情发展,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优质护理是临床新型护理模式[3],可以在常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护理措施。可以在明确不同患者治疗期间风险的影响后,通过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和饮食措施,来维持患者治疗时的心理理念以及饮食健康,通过健康教育,分析其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主要表现,可以有效的避免临床并发症风险因素,维护患者生命健康,提高患者综合健康指标,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稳定

[4]。优质护理主要秉承“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可以更准确、高效的护理,从而控制患者血糖变化。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对病情控制率较好,且高于对照组,且该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后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更加证实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整体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总而言之,通过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升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症控制效果,并改善其血糖水平,且护理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毛艳清.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婚育与健康, 2023,29 (14): 178-180.

[2]徐淋红.优质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治疗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3, 27 (18): 77-79.

[3]杨淑媛,李艳鑫,杨柳,王玉玮,曹莹.健康教育联合优质护理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 50 (02): 367-370.

[4]齐朝华,吴彤,胡风侠.优质护理模式在重症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22, 36 (24): 4505-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