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1
/ 2

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研究

刘铁湘

武汉晴川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20

摘要: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新能源汽车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逐渐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建设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产业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协同发展

引言

在新能源汽车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需要加强实践训练,与汽车行业合作开展项目实践,提供创新实验室和实习机会。同时也需要开设多样化、前沿的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输送足量的高素质人才。

1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内涵

岗课赛证分别指的是工作岗位、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课程体系作为岗课赛证融通的核心与载体,不仅能够有效衔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还能够将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并且能够以职业技能比赛促进专业课程教学开展,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够为以后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校企应重视新能源汽车专业“岗课赛证”人才培养工作,充分认识“岗课赛证”人才培养内涵,充分做到以岗位定目标、以课程为根本、以竞赛促教学、以证书为依据。首先,校企要以岗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新能源汽车相关岗位要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及学科课程,并购置相关实训设备,严格按照岗位需求开展相关教学实践。其次,校企要以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结合新能源汽车相关岗位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同时需要将学科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专业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衔接,并且需要重视教学内容设计,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职业思想道德等方面融入课堂教学,以便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再次,校企应通过技能竞赛方式促进学生精益求精岗位精神培养和提升,教师应围绕新能源汽车专业岗位主要技能及要求设计竞赛项目,通过竞赛比拼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学上的缺陷以及学生有待提升地方,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好完善课堂教学设计,也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最后,校企要以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依据,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职业资格的考核不仅需要考核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对学生专业实践进行考核,将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到底,使学生能够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2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2.1设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行业需求,培养专业的高技能人才至关重要。设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培养具备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核心。首先需要明确新能源汽车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包含培养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以应对不断更新换代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培养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人才,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训和现场实习,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组织学生开展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或是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举办讲座和实践指导,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2.2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在设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具备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以下是具体的课程及体系方案,旨在培养新能源汽车专业的高技能人才:第一,基础课程。主要包含数学基础和物理基础课程,其中数学基础课程包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物理基础课程涵盖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础物理知识,为学生理解汽车工作原理打下基础。第二,专业核心课程。(1)新能源汽车原理: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电池、电机、控制系统等内容。(2)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深入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等。(3)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重点学习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各种电池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以及电池的选型、充放电管理等。(4)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介绍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电控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及故障诊断等。(5)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充电桩的设计原理、充电模式以及快充、慢充技术等。(6)新能源汽车安全与维修: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和维修技术,包括事故处理、高压电安全措施、故障诊断等。第三,实践课程。设计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操控新能源汽车相关设备,了解实际操作过程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此外,也需要安排学生到汽车厂商、研究机构或相关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第四,行业热点课程。(1)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与政策: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法规,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方向。(2)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介绍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增加学生对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的了解。

2.3健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为有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助力学生早日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将能力考核为核心,不断优化、不断创新工学结合考核方法与考核方式,突破传统考核模式与考查方式的限制与制约,适当增加项目考核、技能考核以及过程考核所占的比例。在此基础上,要将形式各样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纳入到评价体系中,重点针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情况进行评价,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和客观。具体而言,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师需要加大力度研究体现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课程考核标准,选择笔试形式、口试形式、论文形式、作品制作形式、项目设计形式以及实践操作形式相融合,通过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融合,将第一课堂考核、第二课堂考核有机整合,将企业考核评价结果与学校考核评价结果、社会考核评价结果相融合,将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评价相融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确保考核评价结果更加精准、更加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成效,为后期更深层次的新能源汽车检修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以及新能源汽车检修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指明发展方向。

结语

综上,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关系。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完善教育模式与实践环节以及加强评价与监测体系建设,可有效促进产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伟豪.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研究[J].时代汽车,2023(07):98-100.

[2]卢玉芬.新能源汽车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时代汽车,2023(05):37-39.

[3]何永康.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教学中实验教学平台的应用探索[J].汽车维修技师,2023(05):108-109.

2020年度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项目号:B20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