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疫点、疫区清理消毒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1
/ 2

疫情发生后疫点、疫区清理消毒技术要点分析

高冲

博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省滨州市   256500

摘要:疫情爆发对人类危害较大,因此如何积极应对疫情,也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为捍卫社会公共安全,疾控中心人员必须制定出有效的战略方针,促使疫点、疫区作出相应的举措,最大程度控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减少对公民的伤害。为此,本文主要对疫情发生后疫点、疫区清理消毒技术要点展开探究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疫情;疫点;疫区;清理消毒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我国法定管理传染病的乙类传染病,现阶段还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因此,加强疫点、疫区的清理消毒力度,根据相关条例规范化的进行清理消毒,对阻断疫情发展和保障人类生命安全意义重大。

1疫情发生后疫点、疫区清理消毒技术要点分析

(1)创建清洗消毒团队。根据所管辖范围将团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均由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和监督指导。(2)清理、消毒工具准备:清理工具包括铲子、冲洗水管、清洁车等;消毒工作包括消毒剂、喷雾器,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具:防护服、口罩、胶靴、手套、护目镜等[1]。(3)疫点、疫区公共场所的清理消毒要点: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如公路、公园、公厕、交通工具、医院,以及各幼儿机构、中小学、高校等,宜采取喷洒消毒液方式进行严格消毒。尤其要重点关注交通工具的清洗、消毒。经常出入疫点、疫区的交通要道可设立临时性消毒点,并指定专人负责和监督,对所有往来车辆、出入人员均进行全面消毒。疫区内承担消毒工作的运载车辆必须彻底消毒,包括内部的各个角落、所有物品均需要采用专属的消毒剂清洗。特别是垃圾车辆的消毒更是重中之重,垃圾全面需要做无害化处理[2]。(4)疫点、疫区社区的清理消毒:对确诊者做好隔离和解释工作。做好社区公共场地的清理和消毒工作,同时做好对应的防控知识宣教,避免人口密集。

2提升疫点、疫区清理消毒力度的优化策略

2.1重点区域清理消毒应严格化

(1)外部环境:对外部环境消毒期间,应加强对物体表面予以清洗消毒,如楼梯扶手、门把手,尽量使用含氯的消毒剂。为减少对人体的损伤,选择浓度要适中,以250 mg/L~5000 mg/L为宜,在全面消毒后需要再次用清水清洗,防止对物品造成腐蚀。(2)电梯:对于电梯按钮需用干净抹布沾取消毒剂,然后拧至半干,对按钮表层进行擦拭,并确保消毒彻底。电梯地面需采用84消毒液合理进行配制,进行清洗消毒。(3)垃圾放置处:包括生活垃圾和容器均需要全面消毒,宜采用500 mg/L~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3]。在进行清洁消毒期间,工作者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首先对垃圾箱内的垃圾予以彻底消毒,然后使用专用的垃圾车运载,在全部倾倒后再次予以消毒,保证收储运载安全。

2.2医院清理消毒应规范化

医院是救治病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病原的聚集地,为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加强对医院各区域的消毒力度至关重要。(1)创建清理消毒小组。由组长监督负责消毒是否达标,对不足之处及时提出整顿意见。(2)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组长负责监督组员的工作情况,对医疗器械、各科室的所有设备,以及公共场地,如垃圾桶、电梯的清洗、消毒、灭菌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和不定期抽查,以便发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3)加强人员培训,包括医务人员、后勤人员的培训。每个月组织消毒人员学习1次医疗器械的消毒、杀菌、存储等知识,包括系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不断增强人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操作技能,全力保证消毒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对后勤人员做好防控知识普及,确保公共区域消毒工作的全面性、规范化。如停车场、电梯、扶梯、茶水间、卫生间等出入人口较多的地方消毒工作一定要彻底,最大限度减少传染率。(4)终末消毒:对出院患者的病房及所用过的设备,采用2000 mg/L有效氯溶液或过氧乙酸、30 g/L过氧化氢水溶液按10 mL/m3使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的方法进行终末消毒[4]

2.3手卫生工作应细致化

手卫生主要是针对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5]。通过手卫生,可以有效的降低院内感染。手卫生高频率的出现在医务人员的诊疗过程中,如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和血液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和物品后,在这些重要操作时期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来进行清洗,还要保证质量,以有效阻断细菌的传播,进而减少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标准的七步洗手法:(1)取适量洗手液,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交换进行;(2)手心对手背,沿着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指缝相互揉搓;(4)弯曲手指,使关节放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一手握住另一只手,另一手拇指揉搓,交换进行;(6)将指甲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一手握住另一只手,手腕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2.4疫情防控知识宣教应全面化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防控知识的宣导:在公共场所张贴相应的宣传页或放置宣传册,方便人民群众及时阅读,提升公民对疫情防控的认知水平。指导人们关注疫情防控相关的公众号,并由专人负责文章的编辑和视频的剪辑,让更多的居民积极了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出入公共场所时正确佩戴口罩,返回住处后应第一时间进行个人消毒和洗手。

2.5社区管理应人性化

对于确诊者应居家隔离,社区工作者应做好居民的安抚工作,帮助隔离者做好日常所需用品的购置工作。对居民做好对应的防控知识宣教,提升居民的认知度,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和共同维护公共安全责任意识,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政策。

3结语

疫情属于公共卫生事件,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各疫点、疫区负责人应加强对本区域内的清理消毒工作,并确保消毒工作的全面性和规范化。尤其是公共场所应加强消毒力度,而医院作为救治新冠肺炎的重要场所,更要建立监督机制,着重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进一步控制疫情的扩散。同时加强社区居民防控知识普及力度和人性化管理,使之加入到疫情防控管理当中。

参考文献:

[1]王金梅. 疫情发生后疫点、疫区清理消毒技术要点[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5):289.

[2]苏建忠,秦璐,侯轲楠,等. NCP疫区消毒方法与注意事项探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20,38(1):114-115.

[3]段正波. 疫区消防应急救援器材洗消技术装备分析[J]. 国际援助,2021(14):7-8. 

[4]周嫱,樊照鑫,郑大海,等. 新冠疫情防控中血透室空气消毒机的应用效果检测[J]. 中国医学装备,2021,18(5):179-182. 

[5]蒋学美,宋艳,陈艳,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下消毒供应中心的防控策略[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22,7(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