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2

抓好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高源

国家电投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国企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升国有企业员工文明素养和道德素质等,为保障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动力,当前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为此,国有企业应该直面问题、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发扬创新精神,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精神保障。

关键词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策略

引言

对于企业来说,其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尤为关键,是现代化企业得以优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能够对人员自身工作职责的完善形成切实有效的督促,使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因此,企业务必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为自身的健康、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框架

1.1价值维度

价值维度是分析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根本要求的重要视角。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首先要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处在正确的发展轨道上。一是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整合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企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企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在多元杂陈的意识形态或社会思潮中画大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同心圆,需始终彰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中更加巩固。二是突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导向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其蕴含的价值导向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必须贯穿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无论是在理论分析中,还是在实践推进中,都要牢固树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正确方向,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整合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基础作用,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导向作用,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2交往维度

交往维度是分析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核心内容的重要视角。企业交往是衡量企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始终受到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规约,其行为规则的倾向性决定了企业文明的形态。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往往代表着企业的正面价值取向,发挥着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我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制度,传统礼俗和道德规范在企业长期发挥着主导作用,企业常被定义为礼俗企业。与此相对应,由于市场化、城市化的强力影响,现代契约精神和法律制度在商业活动频繁的城市企业发挥着主导作用,城市企业的现代法治特征更加突出。企业交往制度规约的差异既不利于企业交往,也不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分析框架中确立交往维度,旨在推进形成互融共通的道德规范,排除企业交往的制度隔阂,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企业条件。

2探究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策略

2.1抓好精神文明各项工作,汇聚干事创业精神力量

首先,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深入挖掘企业历史中蕴含的精神特质,结合国家、省市规划和企业长项优势,以建设企业文化体系为主体,制定实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长期规划。其次发挥好活动的凝聚导向作用。开展活动是抓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要创新形式与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持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抓好“四史”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建设主题活动,推进文明风尚行动和公益广告宣传,深化诚信、质量主题实践活动,抓实“道德讲堂”建设,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先进集体和个人、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推荐宣传活动。三是加强普法教育。落实国家普法规划,开展普法教育,举办知识手册发放、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推出一批优质的宣传作品,打造普法样板和精品。

总之,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需要通过长期性、连续性坚持进行,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向,抓住国有企业的特点,以人为中心,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载体,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力量,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合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为做好国有企业物质文明提供持久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2优化完善制度,积极落到实处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性企业,必须要将未来发展作为当下的重要动力,然后在日常发展进程中对相关制度加以优化并完善,积极建设自身的精神文明,做好对企业文化渗透的全面掌握,确保每一位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都能够具备强烈的获得感。所以,企业需要将具体的制度落实到位,并将其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相挂钩,因为不论是任何时候,对于制度措施的建立与完善都能够对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实践与落实进行完善,使工作能够有理可依,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获得更多新的成就。对于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来说,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的诸多利益,所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所有员工的高度配合,以相关制度为依据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与培养。只有建立起兼具科学化、有效化、针对化的制度体系,才能够保证在实际的落实与监督环节形成更为完备的基础形态,以此来保障企业的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融合工作的实际执行与落实,从而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任务与要求的高质高效完成,以期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服务与帮助。

2.3强化思想宣传工作,为统一共识打好基础

强化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应从思想观念上转变,俗话说:上行下效。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与生产经营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在具体工作中发挥好示范表率作用,主动抓、亲自抓,确保两项工作实现同部署、同挂钩、同责任、同考核、同奖惩。其次要强化宣传引导。国企应加强媒体建设,通过内刊、报纸、电视台、网站等传统媒体以及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扬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典型做法、先进经验,既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提高,又可以在潜移默化提高对精神文明的重视。三是资金上给予支持。在人员培训、企业文化宣传品制作、设备购置、先进奖励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培养和吸引更多的力量加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中来。

结束语

诚然,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国有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对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国有企业要通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度发掘人的精神力量,传承优良作风,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出来,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彰显公有制经济的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先进性。

参考文献

[1]陈慧娜.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践与创新探究[N].科学导报,2023-07-14(B03).

[2]武文道.浅谈新形势下强化国有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为例[J].四川有色金属,2020(04):60-62.

[3]化汝.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23(04):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