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结构设计与管理系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2

送电线路结构设计与管理系统

赵德彦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 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电力系统的送电线路开展结构设计和管理系统规划,需要全面掌握相关资料,同时结合先进技术和适用软件,针对当前的各种系统问题进行优化和深化设计,保证方案的切实可行性和图纸精准度。本文全面总结送电线路结构设计的现状以及当前问题,提出结构设计与管理系统的功能以及总体框架设计思路,就系统模块设计的优化完善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在千头万绪中厘清设计思路,找准设计方向,提高设计和管理成效。

关键词:送电线路;结构设计;管理系统

引言:目前,电力系统送电线路开展结构设计及其管理系统建设,虽然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且相关专用软件业已出炉,但是仍然存在不同专业以及软件无法高效数据共享,设计成果保护不力且利用率不高,没有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等问题。设计期间要体现结构设计与管理系统数据共享、软件联通以及设计和管理等功能,同时对原始资料分类模块、基础设计模块以及计算与施工图模块等进行持续优化改进,提高设计水平。

1.送电线路结构设计现状及当前问题

电力工程中的送电线路开展结构设计,目的在于为基础和杆塔施工出台设计方案和图纸。目前送电线路进行结构设计期间以已经大量引进计算机辅助设计,国内主要大型设计院所在开展分项设计期间,对铁塔计算和出图以及基础设计等关键内容,基本都可以拿出专用计算机系统或软件。虽然送电线路结构设计已经非常先进,但是当前仍然暴露出很多现实问题,第一,不同软件无法实现数据共享,软件之间基本没有任何内在联系,即便已有联系也非常松散,没有统一的共用平台;第二,不同专业无法实现数据共享。送电线路开展结构设计,需要建立在地质勘测、水文资料以及电气信息等基础之上,但是当前没有任何一种软件能够把所有专业进行有机结合,无助于结构设计的高效开展;第三,过往设计成果没有进行完善地保护,不仅技术和方式都落后,内容也存在散佚现象,残缺不全;第四,设计成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现有的利用方式传统而落后。原因在于文件归档时的手段为传统方式,只提供人工方式的检索和阅读;第五,负责设计的专业人员不能实时高效信息共享,未就数据信息共享构建统一的综合性平台,信息孤岛和不对称现象时有发生。

2.结构设计与管理系统构建思路

本次设计在数据库基础上进行管理系统设计,不同设计软件全部经由数据接口连接在一起,好处是所有软件都能得到高效利用,各种专业软件可畅通无阻地互联互通。这个系统还能管理送电线路的整个结构设计过程,相关数据信息以及专业文件,均可借助先进的现代方式完成归档保存,数据信息以及最终的设计成果可以得到高效利用,省略了重复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利用率实现最大化。管理系统设计方案中的功能设计主要体现在3点:第一,数据共享。送电线路开展结构设计的同时。也完成了管理系统设计,包括水文以及地质资料在内的所有相关数据都实现了有机连接,提供高效共享服务,且数据信息在数据库内是以分类方式储存的,保证设计过程方便快捷地查询和使用;第二,软件联通。送电线路的结构设计及其后续的管理系统设计。其根本的基础支撑都是数据库,所有数据以合理方式有机联通,保证高效共享,而且此类设计方式实现设计人员与专业软件的有机连接,在数据信息共享上更进一步,设计效率大幅提升。而且这种系统专门设置了交流平台,设计人员可以在平台上畅所欲言,无阻交流,一改传统交流过于单调的专用程序方式,所有设计人员可在统一平台上便捷沟通;第三,设计和管理。这个系统含有送电线路开展结构设计所需的所有分项软件,全部施工图纸以及杆塔设计方案一网打尽,能够为所有工程相关资料进行统计管理。

3.系统模块设计的优化完善

3.1.线路结构原始资料分类模块

目前国内在送电线路开展结构设计以及应用管理系统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是不同专业之间难以高效数据共享。针对此类问题,在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完善期间,对全部原始资料的专用分类软件实施了集成,打造全新的分类模块。就是搜集结构设计涉及的不同专业资料,和汇总到一起后进行符合设计要求的整理,为设计过程提供数据基础。第一,新模块对自动对比记忆技术以及智能辅助输入技术进行了合理利用,可清晰读取所需数据,利用杆塔编号顺序进行数据匹配,顺利录入全部数据资料;第二,结合结构设计以及杆塔需要对涉及的数据实施分类,每个杆塔都会匹配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第三,新模块支持数据输出,施工图纸设计所需的数据资料可以生成数据包总汇文件提供支持。而且新模块借助数据互通技术应用,实现各种专业资料之间的整合互通。

3.2.基础设计模块

①水泥杆基础设计。本次设计是与改进管理系统设计联合进行的,新系统导入了水泥杆基础设计和相关制图软件的总集成,经由数据接口与原始资料分类模块实现精准对接,数据信息可高效利用。第一,本软件提供与水泥杆有关的全部计算功能,涵盖各类适用计算法,计算结果经由验证优选,筛出最佳数据。计算过程可便捷地从原始资料分类模块查询所需数据,给出精准结果支持图纸绘制;第二结束计算可借助专业适用软件绘制图纸,期间可便捷取用计算结果,无须二次数据输入和计算;②铁塔基础设计。这个系统也对铁塔基础技术和相关的制图软件进行了集成,经由数据接口接收原始资料分类模块对外传输的相关数据。第一,利用分项软件研究铁塔具体塔型,结合研究结论由数据库提调适用施工图纸;第二如果施工图纸找不到适配文件或系统不支持提调,就要查询详细的工艺参数以及基础数据,导出后完成软件升级,在此基础上设计施工图纸;第三本系统支持计算结果及其相关施工图纸分类归档保存到数据库中。

3.3.计算及施工图模块

这个模块在系统中占据的地位非同小可,它的内容涉及水泥杆和铁塔的基础计算和施工图纸,这个模块由原始资料分类模块得到所需的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自动生成相关施工图纸。而且利用这个模块能够精准分析施工指标,但是目前存在一些缺陷,未来需要持续优化改进。第一,PZB生成施工图模块。这个模块的组分包括材料量统计和基础配置表CAD等,这些分项模块具备自动生成功能,其中基础配置表CAD的功能是对数据进行检查和匹配,一旦塔型数据库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数据,系统自动提示用户需要纠正以及完善;第二,PZB利用CAD进行制图。这个模块需要联合AutoCAD软件共同使用,通过CAD完成图纸图上操作,并且填报与杆塔有关的数据,同时完成统计材料量的任务,自动输出一揽子相关图纸、计算书还有基础目录等,方便快捷,非常准确高效是送电线路开展结构设计的有力帮手。

结束语:总而言之,送电线路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千家万户送去电力能源,它是电网系统的一部分,与发电厂、变电站、用户以及其它线路共同组成电力网络,达到电能和功率传递的目的。送电线路的安全高效运行,建立在结构合理设计以及先进高效的管理系统基础上,目前国内的送电线路虽然在结构设计以及管理系统上都有专用的先进软件,但是存在等问题也相当突出,电力系统还须对送电线路加大结构设计力度,同时配置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促进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社会经济建设和民生发展,建设富强国家。

参考文献

[1]王翔宇.浅谈送电线路结构设计技术现状[J].信息周刊,2018(15):2.

[2]梁伟峰.分析影响送电线路杆塔结构可靠度的参数[J].全文版:工程技术,2015,000(014):238-238.

[3]肖雨桐.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结构设计[J].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