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2

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行动研究

帅小蓉

犍为县清溪幼儿园  614400

摘要:莎士比亚曾言:不良的习惯会随时妨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其明确阐述了不良习惯的影响。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责任是培育人才,使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幼儿的习惯进行。幼小衔接阶段相对特殊,教师可抓住这段时间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去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学习习惯;习惯培养

引言:幼小衔接阶段的目标之一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应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品质进行分析,通过制定针对性培养策略、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其健康成长、与他人有效沟通提供保障,提高幼小衔接教育质量。

1.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价值

1.1增强自信心

当幼儿懂得如何正确地处理问题、应对困难并取得成果时,他们会感到更有自信,从而更愿意参与各种活动和社交场合,并在其中取得成功。通过对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从而减轻对学习的压力和焦虑感,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又如,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而这对于幼儿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将使幼儿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从容。

1.2增强规则意识的培养能力

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增强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品质,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而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只有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常规,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更好地将各种行为由外向内的转化,逐步形成自律意识。

1.3促进身心健康

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价值之一。例如,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运动,减少身体不适和疾病的发生。又如,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从而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在与同伴和老师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会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的重要品质,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除此之外,良好学习习惯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当幼儿在学习中获得进步和成功时,他们会感到更加自信和自尊,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和沟通。

2.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2.1培养倾听习惯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但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会有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我们需要秉承着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适合手段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由于家长、教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其应该言传身教做出榜样,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养成耐心倾听别人讲话,等别人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多与幼儿进行交谈,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帮助孩子学会倾听。例如在教学与动物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你喜欢什么动物”“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的问题,并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思考。幼儿回答前,教师应强调倾听要求,即:下一个幼儿需要总结前一个幼儿回答的答案,然后再回答自己的问题。比如,小明说自己喜欢小猫,喜欢小猫的原因是它很可爱、会保护自己,小红在回答自己的答案前就需要说出小明喜欢的动物、喜欢这个动物的原因。在该过程中,幼儿可养成倾听习惯,并在倾听的过程中提取重要信息、了解他人想法,从而为幼儿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2制定时间安排表

时间安排表可以通过预先的安排使生活更加井然有序。为了保证幼小衔接阶段的学习的效率,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制定一个简单的时间安排表,将学习和休息时间合理分配。一般情况下,时间安排表的制定需按照如下流程进行:(1)分析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包括日常活动、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等。(2)设定目标和计划:根据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可以将学习时间、休息时间、活动时间等分别安排在每天的不同时间段内。(3)制定时间安排表:根据设定的目标和计划,制定详细的时间安排表。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将一天的学习、休息、活动等时间进行安排,并标注清楚。(4)调整和完善时间安排表:根据幼儿的反馈和实际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时间安排表,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2.3培养整理习惯

整理习惯的形成是幼儿动作协调发展的过程,是良好品质的形成过程。具体而言,整理玩具的时候,幼儿可以学会为自己的东西负责,有助于帮助幼儿建立责任心;物品的整理相对繁琐,指导幼儿整理物品时,可培养父母、教师与幼儿的协作能力;将随意乱丢的玩具摆放整齐后,幼儿可获得自信心。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由于幼儿大多喜欢玩游戏,而游戏活动与整理的有机结合,可使幼儿更乐于接受,可以加强幼儿的印象。所以,可采用拟人化语言、游戏口吻提出要求,并通过示范让幼儿了解如何整理、收纳。比如,可以开展给玩具找家的游戏活动,明确告诉幼儿:

不玩玩具的时候要把它们送回家,并及时引入收纳盒,使幼儿了解收纳盒的作用,使其产生收纳兴趣。此外,可准备物品凌乱和物品整齐摆放在收纳盒中的场景,让幼儿自行对比,引导幼儿说出哪个场景更加整齐、更加好看,并思考其原因。同时,可鼓励幼儿说一说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物品收纳,逐渐帮助幼儿积累收纳经验,减轻整理难度。

结语:综上所述,幼小衔接阶段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对幼儿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由于倾听习惯、整理习惯十分重要,所以,上述以此为例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了制定时间安排表的策略,旨在通过预先的安排使生活更加井然有序,保障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不过,教无定法,教师应关注新颖的教学方法,并从实际需求、教学目标入手选择适合的方法,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戴会.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好家长,2022(05):73-74.

[2]包雅琳.巧妙衔接 赋能成长——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路径[J].好家长,2023(26):11-12.

[3]许翠萍.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现状与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2(08):2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