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景观探析——以兰州瑞德摩尔屋顶花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2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景观探析——以兰州瑞德摩尔屋顶花园为例

殷地迟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宿迁公司 江苏省 宿迁市 223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屋顶花园不仅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开拓绿化空间,提高人居环境。以兰州瑞德摩尔屋顶花园为例,运用文献查阅、实地考察、分析设计等方式运用环境心理学对屋顶花园园路、植物、景观节点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以人为本的屋顶花园设计方案。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屋顶花园、以人为本

引言

环境心理学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以及行为的关系,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尚红,2019)。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我国居民已基本实现物质满足,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屋顶花园景观规划设计,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将环境心理学与景观设计学相结合,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心理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 瑞德摩尔屋顶花园的概况

瑞德摩尔屋顶花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深居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冬季漫长、春夏不明、光照充足、温差大,屋顶花园建在商务层楼顶开阔的平台上。屋顶花园呈左右对称式结构,分为5个景观区域:戏水区、观赏区、休息区、小广场与展示区。并通过景观园路相连接,有助于居民与游客的游览与观光。

2 景观规划的原因分析

2.1主观原因

此花园有四个出入口,分别对应居民、游客出入口。不同的景观节点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不同人群对于景观要求有所差异。其中两个居民楼出入口,以老人和儿童人数较多。另外两个出入口是太平洋电影院,游客年龄以18-40岁为主,游客的心理体验不同于附近居民,环境认知理论认为面对新的环境变化时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来形成认知地图。

为了满足不同的人群心理体验,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整体分析法和观察法,结果表明,16:00-20:00是屋顶花园流动高峰期,这与兰州气候环境以及人们的作息有关,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能够缓解疲劳,放松心情。

2.2客观原因

2.2.1水体

屋顶花园运用喷泉、小水池打造舒适的亲水平台,喷泉位于屋顶花园的中心位置,在设计水景时,综合考虑实际功效的同时更要加强个体的主观体验。设计水深50cm的水池,既满足承重需求,又解决亲水心理。根据心理学研究景观设计将喷泉与水池相结合打造出人性化的水景。并且做到浅显的静态水、细长的动态水相结合(李泳青,2013)。

2.2.2 植物

屋顶花园植物多以低矮的常绿灌木作为主要的植物类型,缺乏色彩丰富性,植物配置单调,杂乱无章。根据环境心理学在植物选择方面要满足安全性、多样性、舒适性、观赏性等特点(张皓,2020)。在不同功能区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充分利用各色植物,营造生动灵活的色彩环境,加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色彩的感受(徐艳芳,2020)。研究表明芳香植物有助于舒缓压力,有益自我认知(徐秋耒,2020)。

2.2.3 功能区

屋顶花园注重强调观赏以及游览的重要性,却忽视了附近老人与儿童的休闲娱乐,在设计过程中通过铺装、植物等景观小品分隔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展示区、观赏区、休息区等。儿童活动区中要加强儿童天性的引导,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出发,使儿童的活动更加丰富与精彩(韩润成,2020)。

2.2.4 园路

园路是屋顶花园行动的基本设施(晏云林,2020),屋顶花园园路设计以曲线为主,各个景点之间缺乏联系,缺乏导向性与趣味性。出入口设置较为隐蔽,缺乏可辨别性。因此将园路设计为二级道路,一级道路连接各个景点,二级道路以汀步为主。园路以曲线为主,曲线会形成流畅,并且产生无限可能(刘俊辉,2019)。

2.2.5 铺装

屋顶花园整体铺装以石材做铺贴,形成硬质铺装。依据不同景观使用不同铺装材质,形成不同的质感与色彩,打造不同的心理体验。老人活动区采用塑胶作为铺装,为老人提供安全感。休息区运用暖色调作为铺装材质,以暗示安静休息,提升愉悦情绪。展示区以自然柔和来表现放慢脚步,欣赏身边的景色。

2.2.6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按功能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实际功能为主的实用小品如座椅、指示牌,亲水设备、照明等;第二类是观赏类的如雕塑、景观墙等。因屋顶花园的特殊性,在运用照明系统时考虑灯型与景观节点相匹配,亮度照明需满足基本要求,更要考虑居民的安全性,有研究表明,夜间照明达到20瓦时,犯罪率只有3%,当照明低于5瓦时,犯罪率将达40%,但因距离居住区较近,因此设置5-30瓦照明既能够满足夜间监控的要求,又不会影响居民休息。

3 屋顶花园的规划建议

屋顶花园设计过程中遵循环境心理学的基本要素“以人为本”,环境与人具有相互作用,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心理需求(王玉杰,2020),避免因过度追求美观而忽视使用价值,将美与功能有机结合,物质功能与精神层面相结合,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屋顶花园。

3.1 安全性

安全性是任何设计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屋顶花园位于高空,要避免高空坠落的可能性,并且为了更好的服务恐高症人群,屋顶花园全面采用四周封闭,但同时为了丰富人们的视觉体验,将围墙四周种植攀援性植物。

3.2 私密性

屋顶花园属于公共空间,满足人们社交的同时,运用绿植为人们划分私密空间,将私密性与社交性相结合,将人际交往距离划分为公共距离、社会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

3.3 体验性

体验性是人们更高的层次追求,丰富的景观节点、舒适的座椅、静谧的流水、灵动的花卉等都是美好的自然体验,自然景观的存在不仅是为了欣赏,更是为了人们去亲自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4 宜人性

景观的设计不仅是为了满足功能性,更是为了人们能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自然体验有利于缓解疲劳,减少压力,增加人们与大自然的联系会在日后帮助人们获得心理接触大自然的好处。              

结语

通过环境心理学探究心理与环境的关系,屋顶花园作为居民和游客游玩的场所,较好的将环境心理学和景观设计相结合,基本符合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特征,受到居民和游客的喜爱。当今社会生存环境充满挑战性,在城市密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建设屋顶花园,分析不同人群在屋顶花园中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更大程度的满足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稳定情绪,减缓压力,有助于注意恢复,促进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尚红,赵宁,高含笑,等.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景观浅析——以山东建筑大学映雪湖景观为例(2020).陕西林业科技(01),75-78.

[2] 李泳青(2019).屋顶花园水景设计探析. 中华民居(下旬刊)(10),59-60.

[3] 张皓(2020).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花卉(10),70-71.

[4] 徐艳芳(2020),刘福彩,孔德汀,等.红色系观花植物在校园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 现代园艺(15).

[5] 徐秋耒(2020).环境心理学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研究.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70-75.

[6] 韩润成(2019).环境心理学视角下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研究.城市建筑(07),148-151.

[7] 晏云林(2020).浅谈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现代园艺(03),152-154.

[8] 刘俊辉(2020).综合性公园设计中心理因素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宁夏大学).

[9] 王玉杰(2020).心理学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建筑科学(03),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