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与优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2

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与优化措施

蔡加斌、邓珺、张梦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绿色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建筑行业在给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和物质基础的同时,带来各种的环境污染问题,延缓了社会可持续发展DE步伐。绿色建筑技术的出现及应用为有效降低了建筑行业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从技术、材料、施工管理等方面入手,采用多种措施让建筑体现出良好的绿色节能效果,从而实现对材料的高效利用。本文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与优化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技术;优化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这使得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许多不合理因素的存在,导致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对我国建筑业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建筑行业需要加强对绿色建筑的重视,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对社会与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建筑,而且要想充分发挥出建筑技术优势,就必须加强对绿色建筑意识的培养。

1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研究

相对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能耗大大降低,更加注重周围生态系统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没有明确的建筑规则和模式,讲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不影响自然环境健康发展的情况下,满足人们需求,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都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地域性、自然性、高效节能性、健康性、经济性等,需要充分了解当地情况,体现出区域特色,并且尽量保留或利用原本的自然条件,减少生态破坏,积极引入可再生能源,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另外,充分考虑人体工学的舒适要求,优化调整建筑室内外环境,营造出对人们身心健康有益的居住空间。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关系,满足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要求,通常情况下,需要组建专门的绿色建筑设计团队,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进行优化设计,包括环境综合调研分析以及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针对性设计。

2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应用实践

2.1建筑气候设计

建筑的气候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建筑所处区域的气候和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保证其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这是实施绿色建筑技术的关键。为达到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气候设计最优,避免气候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应根据其区域特点,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优化,以充分地发挥其技术和功能上的优势。在设计规范体系中,也可以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明确技术应用的关键,增强建筑在各种气候环境下的适应性。

2.2建筑规划设计

采用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建筑规划和设计,应充分考虑工地的气候特征,提前组织测量,以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在实际中,通常采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清晰地看到大楼的朝向、建筑内部的各种资源状况,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增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同时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比如,建立电脑系统,专门进行平面设计的调节,与建筑的平面布置结构相结合,可以调节阴影,确保室内空间的通风和光照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对空调等设备的依赖,提高居民的舒适度,同时也能达到对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规划的最优化。

2.3照明设计绿色节能措施

建筑电气设计中,照明设计应结合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条件、建筑物自身的特点、照明要求等因素,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或选择合理的导光技术。在符合国家标准及规范的条件下,根据照明场所选用高效节能的照明灯具,严格禁止选用国家淘汰产品。对视觉要求高的场所需满足眩光(UGR)值以及照度均匀度的要求,对长时间工作、停留的房间或场所中灯具的色温、显色指数、色容差等指标应满足国家规范相应的要求,除此之外,对灯具的闪变指数(PstLM)也应符合相关规定。另外,每个场所照明功率、密度限值也是照明节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对其进行控制。各场所照度标准设置的好坏是照明质量控制的体现,也是需要有效控制的。除照明节能除灯具的选择外,还应对供电质量、照明控制等措施提出相关要求。供电质量需要在有效的供电范围内,供电电压应在额定电压的-10%~+5%范围,对潮湿场所还需要求安全电压供电(交流电不得大于50V,直流电不得大于120V,水下照明需要安全特低电压12V供电)。同时,对照明配电系统在每个回路所带灯具数量不宜大于25盏以及回路电流不宜大于16A作了相应要求。不同的场所以及不同的功能区域应进行分区分控,对公共走道等区域需进行声光控制或红外感应等自动控制;对酒店客房等区域采用钥匙开关控制、床头灯采用调光控制。对地下车库及室外道路照明分区、分时段进行控制,对景观照明需设置平时以及节假日的多种控制模式;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有的地方已经实现了人机对话控制并对大空间的场所实现可视监控。

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措施

3.1加强与先进技术的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绿色建筑技术也处于动态完善过程中,其应用范围在逐步拓展,技术越来越成熟。目前绿色建筑技术中应用时,很多环节都是用机械进行操作,实现了建筑的机械化发展,体现出较高的现代化水平。这就为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我国需要进一步提升绿色建筑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建筑材料尽量选用更加节能环保的材料,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推动绿色建筑技术不断的进步。

3.2构建可再生能源应用体系

当前,随着我国建筑节能与资源的日益增长,对节能环保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可更新能源而言,目前可供人类使用的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表地热等。在建筑的光电功能系统中,要考虑到其特殊的电力要求,并密切联系其自身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提高其适时、自适应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建筑物的表面上进行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使照明时间得到充分的使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电池的释放效果。在空间较少时,也可以采用聚光式太阳能组件,依托于所需的光电装置或太阳能装置,来增加对太阳能的最大使用,以节省能源。

3.3推广绿色材料与节能技术

传统建筑中部分材料不仅性能差,还包含有害物质,这些材料的使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建筑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绿色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使用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应关注新型绿色材料与节能技术的发展与使用,提升绿色施工材料与节能技术的使用比例,保护环境不受破坏,避免使用包含有害物质与具有污染性质的建筑材料。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可以降低工程造价,增加工程效益,对建筑物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保护。绿色建筑技术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要求熟练运用科学的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钱豪.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与优化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20:30-31.

[2]段海涛.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与优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9:98-99.

[3]余正华.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优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26):247-248.

[4]张剑.智能城市中绿色建筑与暖通空调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