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午睡环节流程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浅谈幼儿午睡环节流程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刘凤丹

东莞市清溪镇荔横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中,午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睡眠对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增强幼儿体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园通过流程化管理,有效地改善了幼儿午睡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将午睡活动的实施步骤用幼儿感兴趣的图示呈现,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与经验,而正确良好的午睡流程能有效提高午睡质量。

关键词:幼儿;午睡;流程化管理;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教育建议明确指出:“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每天午睡。”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正处于一个意识和逻辑比较模糊的阶段,对于这些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他们做事的逻辑性,先后排序的认知性,还需要成人帮助梳理和自我在生活中感知与体验中发展起来。为此我园开展以幼儿生活活动流程化的实践研究课题,旨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生活活动的流程化管理,给幼儿带来生活体验,是幼儿感知做事的逻辑性、发展幼儿的认知水平、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以及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幼儿园午睡环节的现状与分析

(一)幼儿午睡行为欠规范

在幼儿园经常能听到老师们谈论在组织幼儿午睡中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刚入园的幼儿。每到午睡环节,班级的常规总会被打乱,有的幼儿进到睡室后跟同伴在追逐打闹,有的在床上玩枕头,有的躺下睡觉了又起来要上厕所等行为,影响其他幼儿入睡。在午睡起床后的整理环节中,忘记叠被子、换鞋子也是时常发生的,诸如此类行为,幼儿的睡眠时间以及睡眠质量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会对幼儿在园的活动造成影响。

(二)幼儿午睡行为缺乏认知性

3-6岁的幼儿对于做事的逻辑性是模糊的,需要成人不断地引导、梳理、强化训练。我园的午睡环节是:餐后散步→如厕→换拖鞋→午检→回床位→脱衣服→盖被子→入睡。但在幼儿生活活动环节中,教师没有对午睡环节流程给予太多的认知,幼儿对午睡流程不清晰,对于这一环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没有太多的认知。例如,幼儿午睡时常常会忘记铺开被子或是脱掉衣物再睡觉,所以良好的午睡流程会有效提高午睡质量及幼儿的常规。

二、幼儿园午睡环节流程化管理的价值

(一)流程化管理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通过感知事物、思考问题、推理发展、构建知识的过程中,认知水平也随着提高。这时教师要规范幼儿的逻辑思维,根据实际情况与幼儿共同探讨、制定午睡环节的流程图。流程化管理要从细微处着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么做,比如:午休起床后要先穿衣服,然后叠被子,穿鞋子如厕,整理仪容等等。借助流程图让幼儿在活动中无意识地接受思想熏陶,并渗透到幼儿的每一个行为中。

(二)流程化管理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午睡环节的流程化管理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知道午睡前要先排尿再换拖鞋进入睡室进行午检,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熟悉午睡环节的流程,从而获取经验。幼儿在午睡环节流程化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提醒、亲身实践、反复强化自己的行为,形成肌肉记忆,使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有意识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流程化管理促进幼儿日常生活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习惯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幼儿园午睡环节的流程化管理也是体现生活管理教育理念的其一,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亲身体验、社会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别人欣赏、信赖的人。因此,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生活活动进行流程化的管理,让幼儿形成有秩序、遵守规则的良好社会行为。

三、幼儿园午睡环节流程化管理的策略

午睡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用。良好的睡眠质量能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保证幼儿的稳定情绪。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营造安静、舒适、安全、卫生的午睡环境。因此,我们开展了午睡前、午睡后流程化管理的组织策略,从而促进午睡管理质量。

(一)午睡前的管理策略

午睡前的流程管理策略中,我们与幼儿共同梳理并制定了以下的午睡流程环节:如厕排尿——更换拖鞋——教师午检——回床铺——穿脱衣服——盖被子——安静入睡,并将此流程图张贴在睡室门口处,让幼儿直观、清晰的了解入睡前的每一个步骤与要求,也确保幼儿午睡环节有序进行。

观察发现很多幼儿午睡前没有小便的习惯,直接回床铺睡觉。不及时排尿会影响其午睡质量,有的幼儿在午睡期间会拉在床垫上或裤子上,有的会睡眠中途起来上厕所,不仅影响自己还影响其他幼儿的睡眠质量。基于此情况,教师利用晨谈时间与幼儿商讨后,我们在厕所显眼处张贴了如厕流程图:入厕——冲水——洗手——擦手,幼儿进入睡室后知道要先上厕所排尿,做好睡前准备,同时让幼儿掌握如厕的正确流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班采用的是幼儿实操视角的照片来呈现,而中大班是以幼儿作画的形式呈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不同方式呈现,更利于幼儿理解,激发幼儿模仿、学习的兴趣。在脱衣服时,幼儿也会按照脱衣服流程:拉拉链——扯衣袖——叠一叠——摆摆好,学习自己脱衣服的顺序和方法,用简单、生动的图示,教会幼儿穿脱衣物的技能。

(二)午睡后的管理策略

午睡结束后,使用轻柔的音乐唤醒幼儿起床,让幼儿在愉悦的氛

围中醒来。按照起床流程图:开心起床——穿衣服——叠被子——穿鞋子,将此流程图张贴在睡室里。

进入幼儿园后,幼儿各方面的生活技能也需要深层次的提高,如在起床叠被子时,时常能看到幼儿乱叠一通或随意卷起便离开床铺,不仅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还影响睡室的整洁性与美观性。为此,我们开展了叠被子的生活技能,教师讲解叠被子的要领及示范,幼儿实践操作,师幼共同整理了叠被子的流程:被子铺铺平——中间对对折——被头、被脚向中折——折好放床边,营造浓厚的生活学习环境,我园还开展了“幼儿自理能力大赛”、“我会整理”等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穿衣服、穿鞋子、叠被子等基本自理能力,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后,幼儿已经养成了起床后能自己叠被子的好习惯。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纷纷表示孩子的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结语

实践证明幼儿睡眠时身体的各部位和脑部系统都在进行放松,身体的能量消耗比较少,有助于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提高记忆力。我园通过进行幼儿园午睡活动流程化管理的有效策略,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质量,有效促进幼儿秩序感的形成。利用流程图使幼儿在此环境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为其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Z].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

[3]冯丽霞.幼儿园幼儿日常生活步骤流程化的精细化管理与指导策略探究[J].教学研究与管理,2017,(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