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污染物检测采样技术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室内空气污染物检测采样技术的研究

孔洪涛1 张燕2 舒伟3

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室内空气质量(IAQ)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室内空气污染物可以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准确、快速、便捷地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采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室内污染;采样技术;质量控制

1 引言:近年来,随着装饰技术的发展和装饰材料的多样化,室内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室内空气环境中需要解决的物质和问题越来越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室内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而由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主要反映在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的损害,以及诱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他疾病。如“甲醛门”等一系列室内环境污染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室内环境健康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室内空气检测市场越来越活跃,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数量爆炸性增加,同时,如何保证室内空气检测活动的质量和数据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2 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

室内空气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污染物的存在是主要的质量指标。了解室内主要的污染物种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采取预防措施和进行准确的检测。

2.1 挥发性有机物 (VOCs)

挥发性有机物,通常简称为VOCs,是一类具有高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它们主要来自油漆、清洁剂、家具、建筑材料、打印机油墨和许多其他常见的室内产品。部分VOCs是已知的健康危害物质,可能导致头痛、刺激,甚至是长期健康问题。

2.2 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病毒等,都可能存在于室内空气中。湿度和温度是影响室内微生物增长的主要因素。过多的微生物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等健康问题。

2.3 颗粒物 (PM2.5和PM10)

颗粒物是空气中的微小固态或液态颗粒,按照其直径大小分为不同的类别,其中最为关注的是PM2.5(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和PM10(粒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它们主要来源于烟雾、尘埃、燃烧过程、烹饪等。吸入过多的颗粒物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尤其是细微的PM2.5,能深入到肺部并进入血液。

2.4 有害气体

室内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甲醛、二氧化碳、氡气等。例如,甲醛主要来源于新家具、地板或刚粉刷过的墙壁;而二氧化碳主要是人呼吸产生的。持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导致头痛、乏力等症状。

3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监测采样技术

3.1 传统采样技术

3.1.1 吸附/脱附技术

吸附/脱附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样的方法。这一技术首先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或其他多孔材料,捕集空气中的VOCs。然后,采集到的样品会通过脱附过程释放,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尽管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且经济,但它需要繁琐的前处理步骤,并且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VOCs。

3.1.2 滤膜采集技术

滤膜采集技术通常用于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如PM2.5和PM10。这种方法涉及使用滤膜对流经的空气进行过滤,以截留颗粒物。这些滤膜随后可以进行重量分析或与其他分析技术结合,以确定颗粒物的种类和数量。但是,这种方法可能需要定期更换滤膜,并且对于非常小的颗粒,其效率可能会降低。

3.1.3 冲洗技术

冲洗技术是通过将空气引入液体中,以捕获污染物,尤其是那些可溶于水的气态污染物。采集到的液体随后可以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对溶解在液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但其缺点是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气态污染物,且涉及的设备可能较为复杂。

3.2 现代采样技术

3.2.1 传感器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感器技术已经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与传统传感器相比,新型传感器更为精准、轻便,成本更低,并且具有出色的实时性。例如,电化学传感器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测定如一氧化碳和氨等有害气体。而半导体传感器,经过高度优化,可以准确地检测VOCs等污染物。这些传感器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们的小型化和集成能力,使得其能够被轻易嵌入到手机、智能家居设备或其他便携式监测仪器中,实现对室内外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控。

3.2.2 在线分析技术

在线分析技术带来了传统实验室分析的现场版本。先进的技术如气相色谱和质谱可以在现场迅速进行,提供准确和实时的结果。这种技术不再需要将样本发送到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从而大大减少了响应时间。特别是在紧急情况,如化工事故泄漏或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中,这种快速、高效的分析手段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3.2.3 微型化分析仪器

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和纳米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分析仪器也经历了一场深度变革。大型、占地面积大的实验室设备正逐渐被微型化、高效和用户友好的仪器替代。MEMS技术的微型传感器不仅可以实时精确地检测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其设计还使其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同时,许多这类仪器还配备了现代无线通信模块,允许用户远程接入,轻松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分析。

3.3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空气质量监测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当前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的发展背景下。这一技术集成了传感器、无线通讯和数据处理能力,为现代的环境监测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3.3.1 基本概念

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集成了多项功能的先进技术体系,由众多分布在不同位置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不仅可以检测和记录其所处环境的各种参数,还具备数据初步处理和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数据的能力。每个传感节点就如一个微型的数据中心,集采集、处理与传输功能于一身,为环境监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3.3.2 室内应用

无线传感网络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和有效。通过布设在大型建筑或复杂空间中的多个传感器,这些节点能够精确检测各个特定区域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CO2浓度、VOCs等。这种多点、高密度的监控方式,不仅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细致的室内环境视图,而且为明确指出问题区域并快速部署解决方案提供了实证支持。

3.3.3 数据传输与分析

数据的获取和传输是无线传感网络的核心功能。利用先进的无线技术,节点可以轻松地将所采集的数据实时上传到中央数据库、云端平台或个人移动设备。这种即时的数据流不仅使得监测结果实时可见,而且为数据的深度分析、长期跟踪和高效存储提供了强大支撑。通过各种应用程序或平台,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接触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3.3.4 优势与挑战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中持续受到欢迎,主要得益于其显著的优势。首先,它提供了卓越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允许监测系统快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且无需复杂的布线工作。其次,实时性的数据获取和相对低廉的成本使得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然而,伴随其广泛应用,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挑战。电池寿命问题意味着无线传感器可能需要频繁地维护;同时,无线干扰可能会影响数据的传输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数据安全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无线数据更容易受到外部攻击。此外,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其管理和维护也变得更加复杂。

4 结论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了确保室内空气质量,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采样技术,并定期进行检测。通过持续地研究和技术革新,我们可以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健康、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屠腾,刘洋赈.浅析室内空气污染物检测的质量控制[J].广东化工,2019,46(15):182+186.

[2]郑光亚. 室内空气污染物检测诊断—治理一体化技术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

[3]单作刚.室内空气污染物检测分析[J].检验检疫学刊,2019,29(0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