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刘少良

武汉武钢绿色城市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建筑工程建设来说,应用频率最高,且能对施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材料即为混凝土,在实际应用混凝土时,如果不能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把控,将有可能出现凝土裂缝,并使施工质量严重下降。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然后对具体的使用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技术要点

1混凝土结构定义及其特征分析

混凝土结构,也就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再配合其他材料混合而制成的结构,混凝土结构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混凝土作为一种在建筑领域中,被大量应用的建筑工程建设材料。首先具有良好的可运输性,并且材料保存能力较好,有着良好的耐久性。在混凝土结构建设完毕后,在一般环境下,不会发生腐蚀或者毁坏问题。环境变化或气温骤降时,混凝土也不会遭遇到非人为的破坏。其次,混凝土结构具有优秀的耐火性,由于混凝土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对高温有一定耐受性。此外,混凝土结构的可塑性较高。混凝土尚未凝结时,可以根据相关建筑领域的需求或设计需要,来使用模板或通过施工人员,塑造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从而满足建筑领域的实际需求。最后,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通过内部搭建钢筋等材料固定,从而使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对于防震、减灾、抗爆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用途。在混凝土结构的组成材料上,大部分都是沙石。并且便于取材,材料出厂的产地较多,方便制作,运输便捷,这都是混凝土结构的有效优点和相关特征。

2建筑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2.1模板安装技术

模板主要分为木模板及钢模板两类,具体操作前需先将其完全处理干净。尤其是木模板,在正式安装前需要先用清水将其完全清洗和充分湿润,但不能留置积水,并确保所有模板缝隙被拼接完全,可以应用塑料条、油毡条、水泥砂浆、纤维板等完全堵严实。浇筑时需重点对模板、堵缝和支架等实际状况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有走动问题,需要立即停止浇筑,并在砼凝结之前完全修整好。拆除时间可以根据承重模及不承重侧模的情况确定,其中前者是在砼强度超过70%之后则可以拆除,后者则是砼强度达到2.5MPa之后拆除,坚决不能出现过拆模的问题。

2.2浇筑技术

对于混凝土而言,必须在其初凝之前浇筑,如果已经产生了初凝现象,还需要再实施强力搅拌,在恢复基本的流动性之后再进行入模。如果浇筑前出现了离析问题,还应再次拌合,为防止浇筑过程产生离析问题,砼的自由倾落高度不能大于2m,倘若浇筑高度超过这一标准,还需要应用溜槽或者串筒的方式下料。实际浇筑时必须分层开展,一边浇筑一边搅拌。一般柱的浇筑需要在梁模板安装完成且钢筋还未绑扎之前开展。如果是整排浇筑,还应从两边同时向中间推进,不能从这头推向那头。防止浇筑后模板因为吸水膨胀产生了横向的推力,导致边缘柱体出现弯曲变形。柱需要沿高度一次性浇筑完成。其截面超过40cm×40cm并且没有交叉箍筋,同时柱高小于3.5cm,则可以直接从柱顶进行浇筑;如果超过这一高度还应该分段浇筑,或者应用竖向串筒输送。如果其截面不超过40cm×40cm并且有交叉箍筋存在,则需要在柱模侧部开一个超过30cm高的洞作为浇筑口。在对柱和板墙进行支模之前,需要在边模板下口设置8cm宽的找平层,且嵌入板墙或柱体小于1cm。当实际浇筑的时候,需要先给底部填筑5~10cm和浇筑砼配置一致的水泥砂浆,但砂浆不能应用料斗之间灌注到模内。砼的塌落度需要进行有效控制,底层振捣也要完全认真操作。浇筑结束后,需留置1~2小时,确保其初步沉实,再把渗水完全排出去之后进行梁板浇筑。

2.3振捣技术

在捣实时,插入式的振捣器必须应用垂直振捣的形式,也就是说振捣棒和砼表面需保持垂直或者斜向。如果是斜向振捣,振捣棒与砼表面角度还应控制在40~50°范围内。振捣器的插点也都必须保持排列的均匀性,通过交错法或者行列式的模式进行移动,但绝不能混用,避免产生漏振问题。每次移动间距不能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如果是轻骨料,则不能超过作用半径的一倍。振捣器到模板的距离不能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一半。为使上下层砼能实现充分结合,振捣棒必须完全插入下层砼5cm深度。整个过程必须遵循快插慢拔的基本原则

2.4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相关施工方及技术人员,要对混凝土进行有效养护,禁止出现不管不顾的施工行为。混凝土结构的后期施工养护作业,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针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也需要讲究时间点,不能在施工完毕后,随意挑选时间进行养护。例如,要在混凝土浇筑工程结束后,在混凝土凝结之前的12h之内,进行有效的浇水覆盖。此外,针对混凝土结构养护的时间,也有一定限制,最佳的养护时间是在15~24h之内。并且在温度控制上,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不能超过20°。所以浇筑混凝土的最佳作业时间是夜间,并且可采取保温法,与内部降温法来进行协调解决。最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养护期限为6d,如果出现养护不到位等问题,则会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出现裂缝、裂痕,甚至发生断裂风险。此外,在没有到达设定规定期限内,不能够拆除模板支架,从而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其次,等到混凝土结构达到合理强度及设计需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的开展,从而保障后期整体施工工序的质量和稳定性。

3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规范施工材料使用

(1)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是混凝土,如何有效地利用混凝土是技术性问题。混凝土由水泥、石料等材料构成,所以,必须严谨、认真地选择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构成材料不仅要达到合格认证标准,还要经过严格的测评,以对建筑企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在给建筑企业带来基础利益的同时,给其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2)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国家建设标准,还要符合建设项目方向,以保证建设项目质量。(3)为了达到预期的节能目标,需要合理利用可用资源,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因此,应加强对民用建筑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其工程量大、工艺复杂等特点,能源消耗较高,采用科学、高效的环保技术,能够转变传统能源消耗方式,实现优化目标。

3.2科学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确定施工项目各方面工作任务和相互关系的主要依据之一。施工组织方案作为技术文件,对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和整个施工过程具有指导作用,其内容因项目性质、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和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各不相同,其可以为工程施工提供明确、可靠的依据,使工程建设顺利开展,保证工程质量。一个优秀的施工设计方案,可以把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匹配与使用。所以,在施工前应组织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及部门、资料制备部门一起,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反复推敲,优选论证,形成施工实施方案,并在建设中严格执行。

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来说,无论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选择,还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要从控制混凝土材料起,从多个角度控制,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选择是正确的,从各个环节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盼盼.建筑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2(11):250-252.

[2]安志龙.浅析建筑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居舍,2022(10):58-60.

[3]许广平,许宇琛.建筑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对策[J].居业,2022(1):13-15.

[4]尚美珺.建筑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12(2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