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情志状态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9
/ 2

中医情志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情志状态的影响研究

韦婉嫡,覃兰嵋

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5308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情志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情志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治疗期间分别接受中医情志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SDS抑郁和SAS焦虑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SDS及SAS评分均较高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两组SDS及SA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情志状态,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情志康复护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情志状态

0.引言

脑卒中是全球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老年人是其主要患者群体。在脑卒中后,老年患者可能会遇到许多心理和情志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恢复和生活质量[1]。具体来说:其一,情绪问题。脑卒中后的情绪问题是常见的。这些可能包括沮丧、焦虑、恐惧、易怒、混乱甚至可能有自伤的想法。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所谓的“情绪失禁”,这是一种情绪反应不适当或无法控制的状态,例如突然大笑或大哭。其二,认知问题。脑卒中可能导致记忆、注意力、理解和判断力在不同程度上的丧失,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独立性。其三,自尊和自我形象问题。身体功能的丧失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自尊和自我形象,使他们感到无能和无价值。其五,社会隔离。因为身体功能的丧失和情绪问题,患者可能会遭受社会隔离,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心理问题。其六,精神障碍。某些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障碍,例如幻觉、妄想或精神分裂症。总体来说,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将护理重点放在“情志状态恢复”方面。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医情志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情志状态方面产生的影响,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综述

从本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中选取80例,以此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纳入标准:(1)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患者;(2)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经过抢救后恢复思维意识,无生命危险的患者。

排除标准:(1)合并重症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2)脑卒中发病前便存在精神异常情况的患者。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

(1)观察组:40例患者。男女比23∶17,年龄区间62~76岁,平均(69.13±2.14)岁。

(2)对照组:40例患者。男女比22∶18,年龄区间63~77岁,平均(69.25±2.35)岁。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1.2研究方法简析

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时,为其提供常规护理,包括监测血压、简单的心理干预等。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中医情志康复护理,要素如下:

(1)平衡饮食。根据中医理论,食物对于身体的健康有深远影响。护理员应鼓励患者摄取平衡的饮食,包含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杂粮和优质蛋白质,以保持身体的营养平衡。

(2)情志干预。心理因素对于康复也十分重要。中医普遍认为情志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管理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3)中医体验疗法。这包括针灸、拔罐、按摩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进一步促进康复。

(4)运动疗法。包括太极、气功等温和的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功能,增强免疫系统,有助于恢复。

(5)生活习惯的调整。包括保持充足的睡眠,定期进行适度的运动,避免过度的工作压力。

1.3观察指标界定

在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向其发放SDS抑郁和SAS焦虑量表,比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情志状态,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情志状态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的有关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均数+标准差)”表示;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n(%),即例数(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表明比对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SDS及SAS评分均较高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两组SDS及SA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对比(±s

组别(n)

SDS

SA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40)

45.13±3.52

13.36±1.42

43.42±4.15

14.52±1.33

对照组(40)

44.97±3.45

26.28±2.25

43.25±4.07

27.01±2.28

t值

0.205

30.712

0.185

29.927

P值

0.838

<0.001

0.854

<0.001

3.综合讨论

中医情志康复护理是指运用中医理论和治疗手段,结合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因情志因素引起的疾病进行心理疏导、康复训练和护理的一种方法。情志,通常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绪

[2]。中医认为,正常的情志活动对人体健康无害,但是过度的情志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从而导致疾病。中医情志康复护理的要素包括心理疏导、传统中医治疗、情志调理、生活照顾、康复训练、养生保健等。其中,传统中医治疗是指为患者提供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治疗,可以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疗法、艺术疗法、舒压疗法等方式,帮助病人调节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情志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能够极大地改善患者的情志状态,故可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珊珊,孙凤,刘莉. 中医情志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情志状态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5):152-154.

[2]王海燕,米磊,孟莉. 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的价值分析[J]. 心理月刊,2022,17(13):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