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实际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实际运用

李立俐

身份证号:210203196708271225

摘要:体验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深度体验,旨在通过情感共鸣与创意激发来增强音乐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基于此,本文对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分析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体验式教学法运用的意义,并给出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实际运用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研究,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理解和创造音乐,为音乐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体验式教学法

引言

在传统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教育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学生在被动的接受中对音乐进行理论性的认知。但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魅力远不止于此。伴随着教育方法的创新,体验式教学法应运而生,它重视学生的亲身参与和深度体验,旨在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其创意潜能。当这种教学法被引入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一场关于如何更深入地感知、理解和创造音乐的探索便随之展开。

一、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体验式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传达的不仅仅是声音,更是情感、文化和历史的融合。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审美和批判性思维逐渐成熟,因此,音乐鉴赏课堂对于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欣赏音乐的场所,更是一个培养审美、感知文化和锻炼批判性思维的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与音乐深度互动的学习途径。体验式教学法,正如其名,重在体验。它强调的是将学生从传统的听-记-复述的被动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其真正地沉浸在音乐中,通过亲身体验来深入理解和感受音乐。这种方法的运用,对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具有以下意义:(1)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感。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音乐本身的体验性。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和体验,真正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增强其音乐体验感。(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体验式教学法,学生不仅能够听到音乐,还能够看到、触摸甚至是制作音乐。这样的多模态体验,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和欣赏音乐,从而培养其审美能力。(3)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体验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音乐进行独立的判断和评价,从而锻炼其批判性思维能力。(4)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除欣赏和分析音乐,体验式教学法还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通过亲自制作音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元素,同时也能够培养其创造性。(5)加深学生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音乐是文化和历史的反映。通过体验式教学法,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从而加深其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1]

二、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实际运用策略

(一)实施多模态感知分析

多模态感知,指人们通过多种感官途径,如听、看、触摸等,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和理解。在音乐鉴赏课堂中,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全面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系列多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动画和交互式软件,使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也能看到音乐的视觉表现,甚至感受到音乐的振动。例如,当学生聆听某首交响乐时,可以展示乐队的实时表演视频,或是通过音乐可视化软件呈现音乐的波形和频谱,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动态变化[2]。为加深学生的音乐体验,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通过触摸乐器或感受音响设备的震动,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音乐的能量和韵律。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式的音乐游戏或应用,让学生通过操作和互动,进一步体验音乐的结构和元素。多模态感知分析的关键在于分析和反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途径对音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例如,让学生描述其看到的音乐波形与其听到的音乐之间的关系,或是讨论其通过触摸所感受到的音乐的特点。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音乐作品,还能够培养其多模态思考能力[3]

(二)导入结构主义听音法

结构主义认为,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组合,它是一种结构化的、有深度的语言。与传统的听音方式不同,该方法要求学生深入解读音乐作品的内在结构,从音乐的基本元素到完整的结构形式,透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构建逻辑。为在课堂上实施结构主义听音法,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活动[4]。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在播放作品前,教师可以简要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主题,然后让学生仔细聆听。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其对音乐的初步感受和解读。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教师可以使用音乐分析软件,如Sibelius或Finale,来显示音乐的乐谱,并与学生一起探讨乐谱中的关键元素。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使用音乐软件进行实验,改变音乐的某个元素,如旋律或和声,然后讨论这些变化对音乐整体结构的影响。当学生对音乐的基本元素有深入的理解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音乐的结构形式。例如,教师可以提问:这部作品是ABA形式还是ABA'形式?或者,这部作品的高潮部分出现在哪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渐建立对音乐结构的认知,并学会如何分析和评价音乐作品的结构完整性和创意。

(三)组织批判性思维讨论

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对音乐作品的表面评价,而是深入到音乐的背后,探索其创作背景、文化意涵和技术手法,从而形成对音乐的深入、全面和独立的判断。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批判性思维讨论时,可以从提出开放性问题开始,例如:“这部作品中有哪些元素使其与其他作品区别开来?”或“你认为这部作品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有何意义?”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音乐作品的内涵,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为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案例研究或模拟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两部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比较其创作技巧、情感表达和文化背景,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还能够培养其比较分析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从多种资料中寻找论据来支持其观点。这包括对原始音乐乐谱的研究、相关的历史文献、音乐家的传记或其他艺术作品等。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培养其研究能力,还能够学会如何用事实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和包容的讨论环境。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观点,还要鼓励其自由表达、提问和挑战。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培养出独立和批判性的思维。

结语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的应用,为人们打开一扇探索音乐深度的新窗口。通过实际参与和深入体验,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更能从中培养出独立的审美观点和批判性思维。这种教学方法为传统的音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需求,更有助于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未来,笔者期待体验式教学法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更多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音乐体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陈如意. 体验式教学法实现高中音乐鉴赏课"文化理解"的教学研究[J]. 北方音乐,2020(19):184-186.

[2] 安宏伟.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的运用探讨[J]. 优格,2023(8):142-144.

[3] 江楠.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2022(20):156-157.

[4] 刘越,孙丹.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的运用[J]. 戏剧之家,2022(35):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