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检查:如何为疾病诊断提供线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1

病理学检查:如何为疾病诊断提供线索?

裴谦凤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病理科  四川成都 610100

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创始人之一,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William Osler)说过:“病理乃医学之本”。在我国,凡是二甲及二甲以上的医院几乎都会存在一个普通而又神秘的科室,它一般位于医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这个神秘的科室就是病理科。绝大多数的患者(即使是部分的临床医生)可能从来都没有踏入过病理科,甚至有些的患者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这个科室对部分的疾病诊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这么说,病理科的医生是具有“最高权威”的法官,只有他们做出判决以后,临床医生才能明确患者的诊断,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治疗。那么,病理科到底是做什么的?什么是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有什么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

一 什么是病理学?

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病因(etiology)、发病机制(pathogenesis)、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病理学又是许多疾病的诊断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的最可靠方法。

二 什么是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pathologic diagnosis)是通过对活体组织、细胞病理学标本和尸体解剖进行病理学检查,根据临床表现、手术所见、肉眼变化以及镜下特征甚至分子免疫与遗传标记等综合分析,有时还需结合特殊检查、随访检查,最后对患者的疾病做出确切的诊断。病理学诊断为临床确定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和总结诊治的经验等提供重要依据,并且在疾病的预防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 病理学诊断的任务是什么?

病理科在现代医疗诊治过程的主要任务是:提出明确的病理诊断;提供可能的病因学证据或线索;提供有关的预后因素。在日常的病理诊断工作中,病理科医生主要通过包括活体组织学检查、脱落细胞学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特殊染色检测、免疫组织化学甚至分子(基因)水平检测,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或相关诊断依据,确定疾病的性质或用药指导。

四 病理诊断如何分类?

目前病理诊断主要分为四个大类: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免疫组化病理和分子病理组织病理。

1.组织病理:将肉眼可见的病变组织取材后,以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和石蜡包埋成组织切片,经过不同的方法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通过分析、综合病变特点,可作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

2.细胞病理:采集病变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和诊断。样本有以下来源(1)口腔、食管、鼻咽部、女性生殖道等病变部位的(如乳腺、甲状腺、淋巴结等)所吸取的细胞。(2)自然分泌物、体液及排泄物中的细胞;(3)通过内镜采集的细胞或用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病变部位所吸取的细胞。细胞病理除了用于临床诊断外,还用于肿瘤的筛查。操作方便,患者可接受,但是最终确诊仍需活检证实。此外,细胞学检查还可用于激素水平筛查(如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3.免疫组化病理:免疫组织化学(IHC)和免疫细胞化学(ICC)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以检测定位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由免疫学和组织化学结合而形成。IHC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同时可将形态学改变与功能即代谢变化相结合,直接在组织切片、细胞涂片或培养细胞爬片上原位显示某些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并可精确到亚细胞结构水平,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等,可被检测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4.分子病理:分子病理则是将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于病理诊断中,以组织学/细胞学标本为载体,从基因水平上检测细胞和组织的分子遗传学变化,以协助病理诊断和分型、指导靶向治疗、预测治疗反应及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