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规划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小城镇发展规划路径研究

郭姗姗 马亚婷 张维龙

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在当前的经济时代背景之下,实现城镇现代化建设需要促进城乡健康发展,同时满足城镇相关市场发展需求,这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人口的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城镇规划管理发展现状、问题、策略进行分析,为后续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小城镇建设逐渐成为重要的城市发展模式。小城镇建设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是小城镇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了推进小城镇建设,需要采取合理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加强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小城镇发展规划背景

小城镇发展规划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城镇化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但在一些地区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小城镇建设规划需要适应城市化的趋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得小城镇建设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联系工农的桥梁与纽带,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和进步,提高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资源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压力逐渐增大。小城镇建设规划需要考虑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政策支持:政府提出了多项支持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利用等。这些政策为小城镇建设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对于小城镇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为小城镇建设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二、小城镇建设规划现状及问题分析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着重探讨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包括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缺乏有效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和保障以及缺乏有效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小城镇建设规划需要以科学为基础,合理规划和管理城镇的各项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能源等。然而,当前很多小城镇的建设规划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统一的规划标准。很多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标准,导致各个区域和地段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无序性和盲目性。

缺乏专业的规划人才。很多小城镇缺乏专业的规划人才,使得规划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

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很多小城镇只注重眼前的建设,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和趋势,导致频繁的拆建和重复建设。

(二)缺乏有效的管理

小城镇建设规划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还需要有效的管理措施来保障规划的实施效果。然而,当前很多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过程缺乏监督。一些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建设质量无法保证,存在着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很多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导致各个区域和地段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混乱现象。

(三)缺乏有效的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和保障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和政策的有力支持。然而,当前很多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缺乏有效的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专门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很多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没有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导致发展受到限制和阻碍。

政策和制度落实不到位。有些小城镇虽然有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但是落实不到位,导致规划和建设方案无法得到有效实施。

(四)缺乏有效的资金和资源投入

小城镇建设规划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来支持,然而,当前很多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缺乏有效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金投入不足。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实施,然而由于财政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小城镇在资金投入方面明显不足。

资源整合不足。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来支持发展,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渠道,很多小城镇在资源整合方面明显不足。

总之,以上四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可持续性发展,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这包括加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加强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和保障、加强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和整合等方面。

三、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策略研究

针对以上提出的四大问题,小城镇建设规划需要采取以下四大策略:

(一)加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加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是推进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基础。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在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划方案。同时,应注重长远的发展眼光,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需求,避免短视和盲目性。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应建立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管理机制,包括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机制、规划修改和完善机制等,保障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同时,应注重加强各个区域和地段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促进整体发展。

(二)加强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和保障

加强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和保障是推进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重要保障。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制度。应根据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制度,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利用等,支持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实施。

加强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应加强政策和制度的落实,保障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同时应注重落实效果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和制度。

(三)加强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和整合

加强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和整合是推进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重要支撑。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应加大对小城镇建设规划的资金投入,包括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引入等,为规划方案的实施提供重要的经济保障。

加强资源整合。应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所需资源的整合,包括土地、水资源、能源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文化保护

加强宣传教育和文化保护是推进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重要环节。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应加强对小城镇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小城镇建设规划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注重文化保护。在小城镇建设规划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和景观,挖掘和发扬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避免千篇一律的城市化面貌。

小城镇建设规划需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管理和政策支持等措施,实现小城镇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社会各界和当地居民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

结论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管理和政策支持等措施。本文通过对小城镇建设规划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策略和路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加强规划和管理、政策和制度支持、资金和资源整合、文化保护和开发等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瑜、曾鹏、李晋轩、陈雨祺.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天津市武清区王庆坨镇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2):11-12.

[2]张岩、翟国方、宗珂.基于“人—地—产”要素的小城镇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20(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