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策略研究

李欣欣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摘要:体教融合为高职体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新契机,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教学形势发展变化,对高职体育教学进行针对性地安排及设计,建立起理想型的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工作有一个更高的效率及质量。本文探讨了体教融合视角下高职田径教学的方法,对传统的田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使田径课程教学有一个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体教融合;高职体育;田径教学

引言:体教融合理念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形势,注重将体育和教育进行结合,这种结合并不是简单地资源相加,而是在教学理念方面的变革。在体教融合视角下,高职田径教学工作开展,注重对体育育人的功能及作用进行把握,凸显出综合功能和价值,从而使体育教学的效果、质量得到针对性的提升[1]。高职田径教学中渗透体教融合的理念,教师要把握好体育教学的价值,在功能和目的方面做好融合,强化田径教学的质量,促进高职生体质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体教融合引导,对高职田径教学理念、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对高职生参与田径学习及锻炼进行有效指引,实现高效、高质的教学目标。

一、转变田径课程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在体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田径教学工作开展,应注重对传统的课程教学理念进行转变及创新,重视对体教融合理念进行把握,对高职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使田径教学有一个更高的效率及质量[2]。高职院校田径教学应紧随时代形势的发展变化,注重对课程改革的内容、要求做好分析,以此对教学工作进行针对性地安排及设计,对课程做好有效安排,以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兴趣,助推高职田径教学工作高效、高质地开展。

例如,结合体教融合视角,田径教学改革对于高职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结合高职生的实际情况,对田径教学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安排,把握高职生的身心特点、学习特点,以因材施教的方式对高职生进行引导,使高中生在田径学习和锻炼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实践锻炼当中,使田径教学效率、质量得到针对性的提升。在教学中,体教融合,教师要注重将体育和教育工作进行结合,引导高职生能够对体育理论知识内容加深理解,以理论指导实践锻炼活动的开展,使高职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学习能力、身体锻炼能力,在体教融合视角下,深入地参与到田径学习及锻炼当中,使高职生的身体能力、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以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及创新,将体教融合理念渗透于高职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进行针对性地引导,以优化田径教学,促进高职生体育能力、素养的培养及发展。

二、优化高职田径教学模式,促进体教融合发展

在高职田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体教融合理念的融入,教师要注重对田径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优化,以体教融合发展,对高职体育田径教学工作进行优化,确保田径教学有一个更高的实效性[3]。对此,联系当前高职田径教学形势的变化,建立起“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专项技能”的教学模式,推进体教融合与田径教学的结合,使高职生在参与田径学习和锻炼中,把握学习和锻炼的关键点,以保证田径教学有效开展,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素养培养[4]

例如,在体教融合视角下开展高职田径教学工作,教师要注重在体育健康教育、田径运动技能教育、专项技能教育方面,对田径教学工作进行针对性地安排和设计。在体育健康知识教学方面,结合田径知识教学,注重引导高职生对田径运动对于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进行学习,培养高职生形成健康意识。接下来,联系田径运动基本技能进行教学引导,引导高职生对基本运动技能,如跑、跳等基本要求进行学习和练习,掌握好基本技能。在基本技能掌握之后,教师要注重围绕专项技能的教学引导,组织高职生围绕专项技能、技巧,引导高职生参与到专项技能的学习及锻炼当中,使高职生的运动能力、专业素养得到培养及提升。在田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高职生之间做好互动交流,在“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专项技能”的引导下,使高职生深入地投入到田径课程学习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及掌握,以建立起高质量的田径教学课堂。

三、加强学生督促引导,促进体教融合发展落实

在推进体教融合发展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田径教学活动的开展,注重对学生参与田径学习、锻炼的情况做好把握,分析高职生参与田径学习及锻炼的表现、取得的效果,评估田径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及质量。高职田径教学活动中,立足于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学生体质健康达标,学生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针对这一情况,深化体教融合,应注重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对高职生参与田径学习、锻炼的情况做好把握,并对高职生的学习表现做好评估分析,对学生做好监督检查[5]

例如,在对高职生参与田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时,教师应注重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对高职生参与田径学习、锻炼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在田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高职生在田径学习和锻炼中的表现,以全面性的评价视角,分析高职生的学习表现,对高职生学习、锻炼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把握,反思教学行为。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高职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引导高职生反思在参与田径学习及锻炼中,自身存在哪些优势?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及不足?通过有效地开展教学评价工作,使高职生进行自我反思、相互学习,对自身学习中的问题、不足进行改进,以提升高职田径教学的效果及质量,使体教融合理念在高职田径教学中得到渗透及落实,实现高职田径教学工作得到高效、高质地开展。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高职田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立足于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以高职生为教学中心,分析高职生在参与田径学习、锻炼中的表现,并联系学生学习及锻炼中的问题、不足,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针对性优化,以充分地发挥高职生的主观能动性,使高中生的学习能力、锻炼能力、价值观得到有效的培养。通过加强体教融合,对高职田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地优化,以促进高职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晓东. 探究高职院校田径运动训练方法[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23):146-149.

[2]陆莉,裘友凤.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关键技巧[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22):151-154.

[3]江忠海. 高职院校业余田径队中长跑训练的策略分析[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18):137-140.

[4]徐浩凯,张静怡. 郑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特长生培养的机遇与挑战[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15):185-188.

[5]盛杰.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策略研究[J]. 体育视野,2022,(03):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