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防治科普知识——乙肝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病毒性肝炎防治科普知识——乙肝篇

张书志

乐至县人民医院 四川资阳  641599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如果肝脏系统存在一些疾病,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显著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说过一些肝脏疾病,比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等。其中,肝炎是肝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乙肝也是肝炎范畴中的多发类型。说到乙肝,很多人都只是听说过,但是并不了解其具体传播途径和症状。那么,到底什么是乙肝呢?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怎样防治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乙肝的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什么是乙肝?

想要了解什么是乙肝,首先要知道肝炎以及肝炎的不同类型。肝炎是一种肝脏系统的常见炎症疾病,具体是指特异性炎症发作于患者的肝脏部位,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肝脏系统症状的疾病。一般来说,根据其致病因素的不同,可以将肝炎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其中病毒性肝炎是指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系统炎症。在病毒性肝炎范畴中,由于病毒类型的不同,可以将病毒性肝炎分为戊型肝炎、丁型肝炎、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和甲型肝炎,其中乙肝就是乙型肝炎的简称。由此得知,乙肝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的传播风险。一般来说,乙型肝炎根据其病程持续时间和起病速度,可以将其分为慢性乙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而急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中较少,我们所说的乙肝主要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所谓慢性乙型肝炎,就是指乙型肝炎起病时间较慢,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的类型,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持续性损伤。

乙肝有哪些病因?

乙肝的直接致病因素就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HBV”感染,而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因此,乙肝传播途径就可以称之为乙肝的病因。

  1.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乙肝患者的血液中会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如果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进入了正常人的身体内,即使血液量非常少,那么也会导致感染乙肝病毒。

  1. 体液传播

    体液传播与血液传播类似,都属于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体液主要包括脑脊液、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等,如果不慎导致乙肝患者的体液进入身体中,可能会传播乙肝病毒。

  1.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这也是很多乙肝妈妈非常担心的原因。因为如果母亲患了乙肝,那么其分泌的乳汁会携带乙肝病毒,其羊水同样会携带乙肝病毒,从而传染给宝宝,导致宝宝感染乙肝病毒。

  1. 性接触传播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性接触传播也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其阴道分泌物和精液、前列腺液都会携带乙肝病毒,如果与乙肝患者发生未保护的性关系,可能会导致乙肝随着性接触传播。

怎样预防乙肝?

乙肝属于一种传染类型的疾病,对乙肝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降低患上乙肝的风险。

  1. 接种乙肝疫苗

在早些年,由于医疗设施的落后,我国乙肝的患病率持续升高,并且对乙肝传播难以进行有效控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研制出了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接种也是预防乙肝的最主要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积极接种乙肝疫苗,从而有效预防乙肝。

  1. 乙肝暴露预防

想要预防乙肝,暴露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暴露预防,就是存在患上乙肝的高风险因素,比如与乙肝患者进行无保护的性交,或者母亲感染乙肝病毒并顺利分娩新生儿等等。对于这些高风险因素患者来说,需要即使进行乙肝暴露预防,尽快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让乙肝病毒在身体内的繁殖和生长受到阻断,从而有效预防乙肝。

  1. 提高预防意识

想要预防乙肝,首先要提高人们对乙肝的预防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虽然听说过乙肝,但是并不了解其具体症状和危害,对乙肝的预防重要性有所忽略,导致乙肝预防的效果一般。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医院、卫生所等单位一定要积极宣传乙肝预防,加强人们对乙肝的认知和预防意识,从而有效预防乙肝。

  1. 良好卫生习惯

想要预防乙肝,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乙肝病毒并不会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是通过血液、体液、性接触、母婴等方式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涉及到血液或者体液的,大家都应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与他人共同毛巾、牙刷等物品,防止出血传播乙肝;男士也不要与他人共用剃须刀,从而有效预防乙肝。

  1. 注意安全性交

性接触传播也是乙肝的主要病因之一,想要预防乙肝,也要注意安全的性行为。比如,大家尽量选择固定的性伴侣,不要频繁更换性伴侣,在发生性关系之前也要确定对方是否属于乙肝患者,并在性交过程中合理配搭安全套,从而预防乙肝传播。

乙肝怎样治疗?

药物治疗是乙肝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主要可以分为抗病毒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包括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类药物,核苷类似物主要包括丙酚替诺福韦、替诺福韦酯以及恩替卡韦,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在体内的繁殖;干扰素类主要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都属于注射类药物,同样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但是可能会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抗纤维化药物是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活血化瘀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大多数乙肝患者都不需要手术治疗,仅凭药物治疗即可,但是如果患者属于乙肝末期,出现肝功能衰竭或者肝硬化,可以选择通过肝脏移植手术进行治疗。肝脏移植手术属于开放式手术,医生需要先将受损的肝脏切除,并用健康的肝脏替代,再配合排异药物进行治疗,让健康的肝脏能够有效融入在患者体内,从而实现乙肝的手术治疗。

以上就是乙肝的相关知识,你都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