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第一杀手”——产后出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孕产妇“第一杀手”——产后出血

冷月

古蔺县人民医院 四川泸州  646500

产后出血是孕妇在分娩期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但是,虽然所有的孕妇都有产后出血的可能,但产后出血导致的死亡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避免的。那么,你了解产后出血吗?为了远离产后出血的影响,孕产妇又该做怎样的准备工作呢?

IMG_256

什么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孕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出现的失血过度的一种情况,当顺产产妇产后24小时内出血超过500毫升或剖腹产妇出血超过1000毫升都属于产后出血。作为我国孕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产后出血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与产妇分娩后的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胎盘影响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产妇年龄偏高、怀孕次数过多以及未能定期接受产检等原因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但事实上任何孕妇在分娩之后都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只有加强对产后出血这一状况的了解,在孕妇分娩之前进行适当的诊断与预防,并且在发生产后出血之后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医护人员才能有效避免孕产妇因产后出血而死亡!

产后出血如何治疗?

1.保守疗法

在对产后出血的孕产妇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保守治疗的方式是相当常用的,但具体的保守治疗措施却会因为产妇出血的原因不同而存在区别。例如,对于产后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出血的孕产妇,医护人员通常会使用一些药物促进患者的子宫收缩,比如缩宫素、卡贝缩宫素、麦角新碱等都是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常用药物。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会采取子宫压迫或是子宫按摩的方式按压孕产妇的子宫,直到孕产妇的子宫能够恢复正常收缩的状态并保持收缩为止;而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出血的孕产妇,医护人员则会借助凝血药物或是输注凝血功能正常的血液以及血浆等方式改善产妇的凝血功能,促进产妇的产道创口逐渐愈合。而在进行保守治疗之前,医护人员通常需要先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监测并查找产妇失血的原因,而如果保守治疗无法改善产妇的出血状况,那么医护人员则需要及时对产妇进行手术治疗。

2.手术疗法

与保守治疗一样,手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同样需要先明确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只有根据产妇的出血原因进行手术才能更有效的止血。其中,对于子宫收缩乏力且药物无法恢复子宫收缩的产妇,医护人员通常会使用压迫或是填塞物体的方法止血,比如在产妇的子宫内置入球囊并充水使其膨胀来堵塞产妇的子宫内创口,或是在产妇子宫内填入纱条止血,必要的情况下医护人员还需要对产妇的子宫进行压迫缝合,借助缝线对子宫的压迫效果促使产妇子宫壁之间的血管受挤压关闭血窦止血,这种方法被称为B-Iynch缝合术;对于产道发生损伤导致出血的患者,医护人员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就是将产妇产道内的创口缝合并清除血肿;而因胎盘因素导致出血的患者则需要通过人工剥离胎盘、盆腔血管结扎等方式止血。如果产妇的产后出血经过各方案治疗后仍然无法控制,那么医护人员就需要采取最终的治疗方式——将产妇的子宫切除,这样虽然会导致产妇从此失去生育能力,但却能够有效的保护产妇的生命远离产后出血的威胁!

IMG_256

怎样才能预防产后出血?

1.积极控制体重

为了有效的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女性朋友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孕前以及孕期当中加强对体重的控制。在老一辈的观念当中,孕妇要想生个“大胖小子”需要在怀孕期间多吃少动,但孕产妇在孕期增重过度很容易导致难产、剖宫产以及妊娠期高血压、高血糖等情况的发生,而这是很容易导致孕产妇在分娩期间出现产道损伤等可能引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的。不仅如此,孕妇体重过高还容易导致婴儿发生肥胖的风险增加。因此,在孕前以及孕期控制体重对女性朋友们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2.治疗基础疾病

上文提到,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影响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而这些因素往往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与孕产妇自身的一些基础疾病有着一定的关联。比如,当孕妇在孕前就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时,孕妇在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就远高于健康女性。因此,女性朋友们应当注意在怀孕前做好婚检与孕检,并且积极采取措施治疗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基础疾病,才能更有效的在分娩后远离产后出血的威胁。

3.缓解紧张情绪

根据医学研究分析,产后出血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孕产妇本身的精神状态也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初产妇很容易因为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而在分娩过程当中发生意外并导致产后出血的状况。因此,孕产妇以及陪产家属应当在孕晚期开始加强对分娩相关的知识与问题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孕产妇对于分娩的陌生感与未知的恐惧,避免孕产妇在分娩期间精神的高度紧张。另外,孕产妇家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聘用专业助产士为孕产妇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适当的分娩镇痛服务来提升孕产妇的分娩舒适度,避免孕产妇在分娩过程当中产生过大的精神压力。

4.详细告知病史

在医院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医护人员对于患者具体状况的了解直接决定了发生意外状况时的反应速度与治疗效果,而这对于孕产妇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也不例外。为此,孕产妇需要在入园之后向医护人员提供自己与子宫相关的手术资料与病史,比如是否做过宫腔镜手术、是否做过剖宫产术、是否做过人工流产等等,这样才能有效的帮助医护人员对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在产妇真的发生产后出血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IMG_256

作为产科临床上最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出血对于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影响。只有加强对产后出血这种情况的了解,并且在产前就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才能更好的帮助孕产妇远离产后出血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