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楔形塞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1

Ⅱ型楔形塞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高蕊

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电子仪表实验所 天津 300210

摘要:楔形塞尺是用于测量间隙和孔径尺寸的量具。本文以测量范围(1~15)mm分度值为0.1mm的Ⅱ型楔形塞尺为例,对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关键词: Ⅱ型楔形塞尺;不确定度;评定

0 引言

Ⅱ型楔形塞尺为楔形块状,具有楔形角度,尺面上有一组有序的标尺标记和标尺数字,标尺数字表示相应标记位置的尺身宽度。下面以Ⅱ型楔形塞尺为例,对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1 概述

1.1测量依据

JJF 1548《楔形塞尺校准规范》

1.2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不大于70%。

1.3标准器

数显千分表MPE=±3μm

平板MPE=±6.5μm

1.4被测对象

测量范围(1~15)mm分度值为0.1mm的Ⅱ型楔形塞尺

2 测量模型及不确定度传播率

2.1测量模型

δi=L0- Li                                      

式中:

δi——示值误差,mm;

L0——测量位置的标称值,mm;

Li——测量位置的测量值,mm

2.2不确定度传播率

引起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各分量彼此独立,依据公式

uc2(δi)=c12u12+ c22u22

式中,灵敏系数ci:

c1=δi/L0=0(因为L0为常数)

c2=δi/Li= -1

3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

3.1楔形塞尺刻线的影响u1

3.2测量读数u2

3.2.1测量重复性u21

3.2.2数显千分表分辨率u22

3.2.3数显千分表示值误差的影响u23

3.2.4数显千分表和楔形塞尺线膨胀系数差u24

3.2.5数显千分表和楔形塞尺线温度差u25

4 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计算

4.1楔形塞尺刻线的影响不确定度分量u1

由于该分量的灵敏系数为0,楔形塞尺刻线影响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不再评定。

4.2测量读数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

4.2.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1

以楔形塞尺15mm点作为测量对象,用数显千分表对其连续测量10次,测得值为15.00415.00615.00515.00315.00515.00615.00415.00615.00415.004。由贝塞尔公式得实验标准差s=1.84μm.

实际测量以单次测量值作为测得值,则:

u21=1.06μm

4.2.2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2

分辨力为0.001mm的数显千分表,其区间半宽为0.0005mm,服从均匀分布,k=,所以

u22=0.0005 mm /=0.29μm

测量重复性和分辨力二者引入的不确定分量有重复,取较大者,故舍去u22

4.2.3数显千分表示值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3

数显千分表最大允许误差为0.010mm,服从均匀分布,k=,所以

u23=0.010 mm /=5.77μm

4.2.4数显千分表和楔形塞尺线膨胀系数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4

数显千分表和楔形塞尺线膨胀系数均为11.5±1)×10-6-1,两者最大相差δα=±2×10-6-1,且环境温度要求(20±5)℃,所以Δt=5℃,服从三角分布,则:

L=15mm时,u24=δα×L×Δt/=0.06μm

4.2.5数显千分表和楔形塞尺线温度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5

数显千分表和楔形塞尺线存在温度差,等概率分布在±1℃之间,服从均匀分布,k=,取最大L=15mm,α=11.5×10-6-1

u25=α×L×Δt/=0.10μm

1 主要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代号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值u(xi)

灵敏系数ci

ciu(xi)μm

u1

楔形塞尺刻线的影响

——

0

0

u2

测量读数

5.87

-1

5.87

u21

测量重复性

1.06μm

u22

分辨力

0.29μm(舍去)

u23

数显千分表示值误差

5.77μm

u24

数显千分表和楔形塞尺线膨胀系数差

0.06μm

u25

数显千分表和楔形塞尺线温度差

0.10μm

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2=c12×u12+ c22×u22= c22×u22

=u212+ u232+ u242+ u252

uc==5.87μm

6扩展不确定计算

取包含因子k=2

测量范围115mm楔形塞尺:

L=15mm时,U=k×uc=2×5.87μm11.8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