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优质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薛皓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011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肺功能指标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PPB和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VC、MVV和FEV1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和BM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身体活动和肺功能,提高自理能力,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重症肌无力;应用效果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的慢性疾病,患者的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受损,活动后常出现疲劳无力等症状。重症肌无力患者在休息或经针对性药物治疗后能改善其临床特征,但复发风险高。因此,分析优质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意义重大。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4~61岁,平均(45.93±4.82)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2.88±0.94)年。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3~62岁,平均(46.02±4.91)岁;病程9个月~5年,平均(2.90±0.95)年。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

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心电监护、查房期间健康教育指导、积极心理疏导,以及及时提供翻身、扣背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

①心理护理。根据压力和适应理论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并根据压力源提供针对性护理。a.疾病: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用通俗易懂语言讲解相关知识,并对肌无力知识进行培训和指导。b.医护行为:要求医护人员定期进行知识培训及考核,每天安排具体时间与患者认真沟通,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对一些专业与医学术语进行相应的讲解,为患者提供心理安抚。c.生活环境:要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嘱其多陪护患者,为患者提供充足情感支持,定期召开沟通会,帮助患者与其它病友及周边人员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从而使患者始终保持愉的心情进行治疗。

②用药护理。在用药治疗中,患者易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骨骼肌损伤、肌肉颤动等不适症状,护理人员用药后需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尤其是出现呕血或黑便时,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处理。加强对患者肝肾功能的监测,便于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③饮食护理。在饮食上告知指导患者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根据患者情况从胃管注入食物,患者更易消化,对肠道造成的刺激小,能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对于有必要的患者可经静脉补充一些白蛋白,维持好患者呼吸动力,及早脱机。

④安全护理。a.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时,要检查呼吸机使用是否有异常,并根据患者呼吸情况调整护理模式,同时呼吸机需清洁、消毒、维护;b.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道是否有异物残留,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帮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c.进食过程中,尽量使用坐位或抬高床头,在床边放置吸引器,并指导患者细嚼慢咽,每餐时间应控制在30min内,并做好用餐记录;d.患者长期卧床治疗时,应每2h帮助其改变体位,保持床单整洁,并教会家人肢体活动和按摩技巧,以确保血液流畅。

⑤出院指导。出院前建立微信沟通平台,护理人员需做好出院后健康管理事项的叮嘱。每天定期在群内发送肌无力护理音视频知识,提醒患者保持室内清洁通风,防止细菌感染;叮嘱患者注意休息,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保持良好心态。让患者家属汇报他们每周的体质量,护理人员根据数据制定个性化饮食指导方案,以确保患者每天三餐的均衡饮食;为患者制定合理运动方案,保持充足的日常运动量,包括慢走、太极拳、八段锦、健康操等,使全身肌肉得到锻炼,每月评估一次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并逐渐增加运动量。此外,出院后要加强对患者肺功能训练的指导,包括上下楼梯时调整呼吸时间,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深呼吸训练,以及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训练等,每天30min。在复查前一天发送提醒信息或电话通知,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并调整药量,若出院后身体有不适,需及时就医。

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PPB、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FVC、MVV及FEV1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及BMI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表现为骨骼肌受累后极度疲劳,首发症状是外眼肌受累,之后全身无力,若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和控制,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有效手段,但MG病程长,治疗后易复发,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针对性治疗中,需加强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患者为中心,强调疾病管理和患者心理诉求,以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SPPB和ESCA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应用优质护理能更好地控制患者病情,有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自我效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MG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休息和药物治疗,出现褥疮、肌无力等并发症风险高,生活护理能力低。为此,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护理管理,包括落实呼吸机清洁消毒、保持呼吸通畅、定期排痰、定期变换体位等,能降低并发症风险;此外,治疗时护理人员注意加强患者营养和运动指导,摄入足够热量食物来补充肌肉力量,改善体内营养不良,结合有针对性的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加速骨骼肌血液循环和代谢,增加其力量,确保机体的有效锻炼,显著提高身体素质,降低其它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此外,干预后,观察组的FVC、MVV和FEV1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呼吸状态,有效控制病情进展。MG患者易患呼吸系统疾病,这会使病情恶化并增加治疗负担,所以呼吸肌的改善在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呼吸机治疗时,应注意安全管理,避免呼吸治疗中发生不良事件,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院后加强呼吸功能锻炼,调动呼吸肌群积极参与收缩,增加呼吸肌疲劳耐受性,充分扩张胸廓,改善膈肌功能,增加有效肺泡通气量,坚持锻炼,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再次入院风险。另外,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和BMI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优质护理能改善MG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MG患者易出现胃肠道功能障碍,导致机体营养吸收力差。优质护理能加强患者营养管理、评估营养风险、制定针对性营养计划、量化患者营养需求,科学饮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满足其机体需求,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运动知识健康宣教能促进患者进行持续有氧运动,更好锻炼呼吸肌,增加有效通气量,改善肌无力症状,并逐步调整患者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MG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增强他们的身体活动和肺功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营养状况,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秀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8):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