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护理保健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慢阻肺护理保健知识

彭小容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10041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会导致不可逆的气流受限和肺功能减退。慢阻肺病程较长,会反复发作,且无法有效治愈。其典型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等,早期多表现为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在进行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后出现气促、胸闷等症状,患者体能发生减退。对于体能较差的人群,这种症状并不典型,易被忽视。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使患者失去劳动力乃至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1慢阻肺的典型症状

慢阻肺会导致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和心肺疾病混淆。

慢阻肺在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活动受限和体能减退。慢阻肺在感染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后症状加重,病愈后偶然的咳嗽、咳痰可能被当作轻度的后遗症,难以引起重视。随着急性加重期的反复发作,会发展成无法治愈的慢性咳嗽。慢阻肺的症状通常在晨间最为严重,因此,若在晨间发生咳嗽、咳痰等症状,持续较长的时间,可以当做慢阻肺的前期警兆。

在慢阻肺的基础上合并发生呼吸道感染,会导致慢阻肺病情急性加重。病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会发生呼吸衰竭,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发生。睡眠时,肺部通气量降低,由于肺功能损伤,慢阻肺患者在睡眠中会有缺氧症状,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患者休息不足,且呼吸能力下降,身体缺氧,就会疲乏嗜睡。

由于慢阻肺难以治愈,急性发作会反复发生,会对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随着病程逐渐加重,患者在进行轻度的日常活动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身体疲乏。由于活动能力下降,患者的生活习惯会因此发生改变,社交、工作都会因此减少,甚至影响到自理能力。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因此下降,引起焦虑、抑郁、认知能力减退、社交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呼吸障碍也会导致肺动脉高压,长此以往,会使右心室增大,右心功能不全,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晚期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下肢浮肿等症状。

2慢阻肺的病因和诱发因素

慢阻肺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外界环境变化、接触有害物质、肺部感染和损伤、个人身体素质,都对慢阻肺的发生有所影响。

年龄是影响慢阻肺发生的重要因素。慢阻肺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

吸烟是可以明确导致慢阻肺发生的原因之一。吸烟会使呼吸道黏膜损伤,破坏肺部的细微结构,降低肺部的免疫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吸烟会加重呼吸道症状,能够引起多种肺部慢性病变和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最主要的原因。

长期接触粉尘、刺激性气体和有害化学物质,会显著增加患慢阻肺的风险。有空气污染、环境较差的地区,慢阻肺的发生率更高,发生慢阻肺的平均年龄也会更低一些。

所有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相关的因素,可能都与慢阻肺的发生有关。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是导致肺气肿发生的原因之一,可能与慢阻肺的发病有所关联。

严重或反复发生的肺部感染会导致不可逆的肺功能损伤,有相关基础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人更易患慢阻肺。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身体虚弱的人得慢阻肺的风险更高。

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多是呼吸道发生感染造成的。反复的急性加重会使慢阻肺的病程进一步发展,患者肺功能会受到更严重的损害。

3做好慢阻肺患者的相关护理

根据慢阻肺的疾病病情进展可以将类型分为急性发作期与病情稳定期。不同时期患者所需要的相关护理会有所差别。
3.1日常生活起居护理

配合长期家庭氧疗,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关键,依从配合规范化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呼吸系统症状,延缓疾病病情发展。

急性加重期除了控制原有症状以外,可以使用低流量吸氧,氧浓度的适宜范围约为28%-30%,同时也要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导致二氧化碳潴留,要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可能还需要借助机械通气。而稳定期就建议使用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的鼻导管进行吸氧,长期进行家庭氧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达到延长寿命的治疗效果。

慢阻肺患者可以在生活中着手进行相关呼吸功能的锻炼,常见的有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

前者是患者通过收缩唇部在呼气过程中造成轻微阻力来延长呼气时间,这样也能够帮助患者提高支气管内压,避免小气道塌陷,促进肺泡内气体快速排出。缩唇呼吸的操作方式是患者先闭嘴使用鼻腔吸气,然后再收缩唇部来进行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约为1:2。

后者腹式呼吸通过降低患者呼吸阻力,增加肺部通气量,减少耗氧量,有效提高患者呼吸效率。腹式呼吸的具体操作方式是:患者平躺,双手放于上腹部;做好预备工作后,用鼻腔缓慢吸气的同时感受隔肌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明显突出,手能够感到腹部向上抬起。而呼气时用口腔呼出,同时收缩腹肌,手部能明显到感觉腹部高度下降,这样隔肌可以顺势上抬来帮助肺部气体排出。

以上两种呼吸训练建议患者每天空闲时锻炼3到4次,每次可以重复10次。需要注意的是,腹式呼吸是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的,锻炼要适中,不感觉到疲劳的强度最为适宜,也建议患者在恢复期进行相关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在遵从医嘱的同时要保证自身充足的休息时间,熬夜、通宵等不良习惯不可取,夜间是肺部清除有害物质的最佳时间,长期熬夜会降低免疫细胞作用,加剧肺部病情。在休息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姿势,或是头高脚低的卧位。
3.2饮食方面调理

慢阻肺人群饮食方面建议践行营养清淡的原则,饮食结构尽量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与高纤维的结构,低碳水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患者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减小肠胃负担,防止在消化过程中产生过量二氧化碳,增加患者通气负荷。也要尽量避免食用会大量产气的食物,比如红薯、萝卜等食材。

高纤维食物,例如新鲜的当季时蔬水果,能够帮助病人保持大便通畅,但排便时也不要过度用力,如果有便秘症状可以酌情使用缓泻剂来帮助排便。

高蛋白食物能够帮助患者强壮肌肉与骨骼,提高机体能量水平。可以多选用瘦肉、鱼、鸡蛋等优质蛋白,避开肥腻难消化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可以少食多餐,加强营养元素摄入。食材的烹饪方式最好避开煎炸烤,提倡健康饮食。

3.3做好自我管理

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高危因素,在疾病的任何阶段采取戒烟措施都有利于防止慢阻肺进一步发展,因此一定要尽力做到戒烟,不仅自己避免吸烟,还要避免前往会接触到二手烟的场所。

而且慢阻肺人群对冷空气较为敏感,所以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冬季可以给慢阻肺患者接种相关流感疫苗与肺炎疫苗。如果患者出现痰液粘稠症状,要及时加强水分补充,及时咳出痰液,必要时可以使用雾化排痰。

无论病情轻重与否,都建议患者适度加强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患者免疫能力,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慢慢改善慢阻肺的症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慢阻肺复发概率。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主要是由患者气流受限所导致其出现呼吸困难的一种肺部疾病,属于一种常见且可预防的慢性气道疾病。目前慢阻肺疾病已经跃升为与高血压、糖尿病齐平的重大慢性疾病,会给患者造成巨大身体负担。慢阻肺病的预后是因患者个人身体素质而定的,但是大部分患者通过规范合理的治疗和科学的日常护理,病情都能够得到稳定控制,避免其急性发作,有效延缓病情发展,预防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