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理论、实践与挑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理论、实践与挑战

鲁晓瑞1 张贵珍2

1准格尔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010300

2准格尔旗民政局内蒙古鄂尔多斯010300

摘要: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其对于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档案信息化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形式,并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的存储、检索和共享。数字化转型则更加注重数字技术的应用,包括档案数字化转换、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运用,以及档案存储与备份等方面的实践。本文将探讨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理论;实践;挑战

引言

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是现代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形式,并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应用与实践,可以大幅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节约存储空间和资源,便于档案的检索与共享,推动档案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档案管理和利用的需求,推动档案事业的现代化建设。

1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理论

档案学强调档案的逻辑结构和功能,研究档案的生命周期管理、编目分类、鉴定保管、利用传播等方面的问题。在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中,档案学理论明确了数字化档案需保持与原始纸质档案一致的逻辑结构和完整性,注意档案的不可篡改性和长期保存等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数字化档案转换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关键技术工具,如扫描仪、图像处理技术、OCR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字化档案的存储、检索和共享,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档案管理与利用方式。将档案学理论与信息技术理论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档案学理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规范,指导着数字化档案的转换和管理。信息技术的理论则为数字化档案管理提供了技术实现和支持。两者相结合,能够推动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2.1技术和设备问题

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挑战。数字化转型需要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设备,如扫描仪、图像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然而,这些技术和设备存在着不同的限制和问题。例如,扫描仪可能无法适用于特殊格式或尺寸的档案,图像处理软件可能在处理复杂档案时出现识别错误,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能面临容量限制。此外,技术的更新速度快,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档案管理机构需要持续跟进和更新技术设备,增加了投入和维护成本。

2.2法律与政策问题

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还面临着法律和政策方面的挑战。数字化档案涉及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其中可能包含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隐私保护法律和政策,确保对档案信息的合法使用和保护。然而,由于数字化档案涉及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隐私保护的标准和规范尚不明确,在实践中可能出现合规性难题和法律风险。此外,数字化档案的跨部门和跨地区共享也面临着障碍,需要建立更加开放和合作的法律框架。

2.3组织和文化变革问题

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还需要涉及组织和文化层面的变革,而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传统的档案管理机构往往以纸质档案为主,档案管理的方式和流程也较为传统和保守。数字化转型要求机构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业务流程的重构,引入新的符合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这可能需要进行组织文化的转变和人员的培训,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适应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需求和方式。然而,组织变革和文化转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管理者的积极推动和员工的参与度,才能顺利完成。

3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实践

3.1系统规划与设计

确定数字化档案转型的具体目标,例如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加强档案信息共享等,并明确适用的档案范围,如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或混合档案等。根据现有档案管理情况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制定具体的操作计划,包括项目时间表、资源投入和预算安排等。明确项目的阶段性目标和里程碑,并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机制,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并能及时调整与监控项目进展。在设计阶段,需考虑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的设计。根据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需求,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设备的选择、网络架构的设计等。此外,还需制定详细的功能模块,如档案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和共享等,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各项档案管理需求。确保系统设计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如信息安全标准、数据存储和交换格式的规范等。这将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便于与其他系统的互操作性。将来可能会有新的需求和功能的增加,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方便后续的功能增加和业务协同。确保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互操作性,便于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提升档案信息的价值与利用效率。

3.2数据整理与转换

在实施数字化转型之前,需要进行档案数据的整理和转换工作。进行数据清理,包括去除重复和错误数据,清理无效的文件和文件夹。进行数据归类和整理,根据档案的属性和主题进行分类和编目。这包括建立统一的档案编码体系和元数据规范,提高档案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检索性。企业进行数据的数字化转换,包括纸质档案的扫描、图像处理和文本识别等过程。这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软件工具,并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数字化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

3.3系统实施与运营

实施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需要建立相应的系统,并进行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测试。在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确保系统能够满足档案管理的具体需求,并适配组织的业务流程。在系统上线之后,还需要进行培训和知识传递,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和相关工具。此外,还需要建立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权限管理、备份与恢复等,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在系统运营阶段,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新,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需求进行系统改进和优化,提高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4文化宣传与培育

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还需要进行文化宣传和培育工作。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涉及到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的改变。因此,需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引导,提高他们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还需要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宣传工作,向各级管理层和档案用户说明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此外,组织内部需要倡导档案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的理念,推动档案工作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同和互动,形成良好的档案文化和管理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需要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数据整理与转换、系统实施与运营以及文化宣传与培育等一系列策略。只有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加强技术、管理和文化的整合,才能顺利地推进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转型,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档案事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徐昕.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黑龙江档案,2022,(04):223-225.

[2]卓小柳.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N].山西科技报,2022-07-25(B07).

[3]吴光.档案信息化和移动网络智能终端结合的实践探索[J].数字通信世界,2022,(06):7-9.

[4]刘保定.数字化背景下SXD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3.

[5]黄静,闭线林

,黄凡珏.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J].兰台内外,2022,(1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