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煤炭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影响煤炭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祝仰建

大唐黄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煤炭检测是煤炭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煤炭的质量、安全和贸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本文主要从采样、制样和化验环节以及环境因素等方面,探讨影响煤炭检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提高煤炭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煤炭检测;准确性;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Abstract

Coal testing is a crucial link in the coal industry, and the accuracy of its testing resul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quality, safety, and trade of coal. However, in practical testing processes, errors often occur due to various factors.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coal tes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sampling, sample preparation and analysi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oal testing.

Keywords: coal testing; accuracy; influencing factors; preventive measures

引言

在目前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煤炭成本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煤炭进行质量检验时,需要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法,然而在检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煤炭化验质量,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1]。化验人员要能够正确认识化验室条件影响化验结果的因素,并结合各项因素指定合理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安全生产稳定提供可靠的数据。

原煤由多种元素组成,可通过化验分析确定其煤质质量,这需要按原煤自身的复杂性来确保其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原煤煤质的构成通过相应方法进行多种测试,划分煤种性质的过程,使得煤炭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在测试中需对原煤进行工业分析,对煤灰成分进行分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包括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误差,通过对环境因素的控制,减少误差的产生,实现对煤质化验的准确性分析。

1影响煤炭化验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采样环节

采样是煤炭检测的第一步,也是误差产生的重要环节之一。采样过程中的误差主要包括采样点选择不当、采样深度不够、采样方法不规范等。例如,采样点过于单一或者过于集中,就会导致采样的代表性不足,不能真实反映整体煤样的质量[2]。此外,采样深度不够也会影响采样的代表性,特别是在煤堆表面的采样,由于受到氧化和风化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反映煤堆内部的真实情况。

(二)制样环节

制样是煤炭检测的第二步,也是误差控制的重点之一。制样过程中的误差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主要由仪器缺乏精准的校准、制样过程中粒度不符合标准、煤样干燥处理时温度控制不当等引起。随机误差则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难以预测和控制。例如,在制样过程中,若粒度不符合标准,就会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偏差,甚至影响后续的分析结果。

(三)检测环节

检测环节是煤炭检测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误差控制的关键点之一。检测环节中的误差主要包括试剂干扰、仪器设备、人员操作不当等因素。例如,在化学分析过程中,如果试剂纯度不够或者存在干扰物质,就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在仪器分析过程中,如果仪器存在故障或者操作不当,就会导致分析结果失真。此外,化验人员也是分析环节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化验人员缺乏责任心、专业知识或操作技能,都可能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准确。

(四)环境因素

实验室环境中存在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如噪音、温度、湿度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例如,实验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影响实验设备的稳定性和精确度,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同时,实验室周围的噪音也会影响实验人员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判断能力,从而影响实验结果。此外,地震、雷击等自然灾害也可能对实验设施和实验数据造成不利影响。

2预防措施

为了提高煤炭检测的准确性,需要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下是具体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采样管理

针对采样过程中的误差,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制定科学的采样方案,明确采样点数量和位置、采样深度和采样方法等参数。在采样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方案执行操作,避免随意更改方案或参数。采样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避免过于单一或者过于集中。在煤堆的不同部位、不同深度进行采样,能够更全面地收集煤样信息。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氧化和风化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煤堆表面采样时,应尽可能将表面氧化部分剔除掉,并深入煤堆内部采样。采取后煤样应妥善保存和管理,避免样品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受到污染或损失。

(二)规范制样操作

针对制样过程中的误差,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制样前应对制样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且精度符合要求。对于长期使用的制样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制样过程中应遵循标准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粒度要求进行破碎、缩分和干燥等操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粒度,应进行重新破碎或筛选处理。煤样干燥处理时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因干燥处理不当引起误差。此外,可以采用标准化样品进行校准和验证,提高制样环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提高化验环节的准确性

化验环节是煤炭检测的核心环节之一,需要通过加强人员培训、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规范操作方法等措施来提高其准确性。首先,化验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术和专业知识。同时,化验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规定。其次,应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验分析。对于化验环节中使用的标准物质和试剂,应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控制,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符合要求。此外,应规范操作方法,采用标准化的实验流程和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分析。对于存在不确定性的实验结果,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采用标准化样品进行校准和验证等方法来降低误差。

(四)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室是煤炭检测的主要场所之一。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加强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例如,建立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估等措施,以确保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五)燃料智能化建设

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煤炭化验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化验作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加快进行化验设备技术性改造,使化验机器人尽早投入到生产中去,全面消除人为因素对化验结果的影响,从而使煤炭验收结果更加趋于煤炭的真实指标,为安全生产、配煤掺烧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提高煤炭检测的准确性,需要从采样、制样、化验环节和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误差,提高煤炭检测精确度,为入厂验收、配煤掺烧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维护好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安全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丽, 刘芳. 煤炭化验误差分析及控制[J]. 现代矿业, 2019, 35(4): 67-70.

[2] 李明, 王雪. 煤炭采样和制样对化验结果的影响及控制措施[J]. 中国矿业, 2020, 29(6):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