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于信息化评估的消防水域救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探索基于信息化评估的消防水域救援

杨光

湖南省消防救援总队益阳支队桃江大队桃花江站政治指导员423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评估在我国消防水域救援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信息化评估能够针对突发性水域救援活动的救援方案以及救援需求能够进行细致化分析,提高消防水域救援工作效率。本文简要阐述消防水域救援特点和信息化评估的具体特点,提出三条消防水域救援领域中信息化评估的应用策略,即建立健全消防水域救援体系、提高救援队员的综合素质、重视救援环节的安全管控工作。

关键词:信息化评估;消防:水域救援

引言:消防水域救援工作是在危险水域开展有效、紧急的救援工作,保证我国水域安全,降低水域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我国幅员辽阔,涉及各类水域,使得我国消防水域救援的需求相对较大。信息化评估能够在消防水域救援中对于救援区域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帮助救援人员明晰救援区域存在的风险,制定个性化消防水域救援方案。

一、消防水域救援和信息化评估的具体特点

一方面,消防水域救援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危险性的特点[1]。我国消防水域救援一般是指洪涝灾害、船舶翻沉等事故救援工作。水域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水域周围水环境的变化、人为因素等造成的,这使得我国水域风险灾害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落水、孤岛遇险等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特点,在这类事故处理过程中,需要注重救援速度和效率,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救援工作,保证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的安全。在水域灾害中洪涝灾害等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且该类灾害的波及面积较广,因此在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自身的处境较为危险,所以在开展这类水域灾害救援时,需要对于救援活动进行合理化设计,保证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顺畅,确保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信息化评估具有系统性、全面性、一致性特点[2]。消防水域救援的信息化评估标准体系建设,需要结合分类合理、层次分明的原则进行信息化评估标准体系建设。首先,系统性。在消防水域救援过程中,信息化评估需要具有系统性特点,对于消防水域救援区域进行系统化分析,并对于救援区域的危险性以及救援活动安排进行细致化分类,完善消防水域救援体系。其次,全面性。消防水域救援工作需要从信息技术和消防救援两个角度切入,保证水域消防救援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兼顾信息化技术发展,实现水域消防救援和信息化评估二者间的高效融合。最后,一致性。在消防水域救援的信息化评估标准体系运用过程中,需要积极结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保证信息化评估中的消防救援信息与相关部门标准体系以及实际救援水域信息相一致,确保水域救援信息的准确性。

二、信息化评估背景下消防水域救援的发展策略

(一)利用信息化评估优势,建立健全消防水域救援体系

借助信息化评估优势能够促进我国消防水域救援体系的完善,提高我国消防水域救援策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对消防水域救援的前期预防、评估等工作进行完善,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基础上,从相关救援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力、救援专业水平等角度进行提升,对进一步提高消防水域救援效率有促进作用。

一方面,强化消防水域救援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消防水域救援人员安全风险规避能力。以学习过往案例以及救援模拟演练等方式,引导救援人员的思维,促使救援人员从思想层面上重视安全,并将安全救援贯穿到实际工作中,有助于提高救援人员的安全防范以及规避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重视理论培训,建立消防水域救援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可通过信息化平台对救援人员常见的救援行动进行理论学习。针对我国水域危险情况以及水域条件等基础知识进行理论培训,在其组织学员进行学习过程中,应该完成《潜水和水下作业规则》《水域灾害救援手册》《消防应急救援规程》《潜水管理办法》《水域救援指南》等相关知识理论培训,提升培训效果。

(二)强化消防水域救援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装备机制

在开展消防水域救援时需要借助信息化评估,对于救援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行细致分析,根据不同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行合理分工。根据区域范围内的水域环境情况,对消防水域救援演练活动进行设计,并从游泳、野外急救、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等角度进行生存技能训练。

第一,重视消防救援人员的日常培训。在训练救援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根据救援工作的实际需求,重点关注救援风险因素,避免出现救援人员损伤的情况。并且,在日常训练结束后,需要开展相应的训练考核,帮助消防水域救援人员进行基础巩固。在日常训练中可以根据公共科目以及岗位分类进行日常训练项目的划分,根据消防水域救援工作的实际需求,对于不同项目的训练内容进行合理划分,保证消防水域救援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例如,舟艇驾驶岗位、野外急救岗位、应急抢险等,在调配训练中,针对消防水域救援的组织指挥、救援技术应用、应急管理、救援装备的携带与应用、应急反应等进行针对性训练,在优化消防水域救援专业水平的视角下,可降低消防水域救援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保证消防水域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强化救援装备。从救援装备应用以及救援装备操作等角度,对救援人员的操作能力、救援装备调配等进行信息化管理,为消防水域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装备保障。建立消防救援装备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的分类管理对于救援装备的数量、状况等进行统一管理,提高消防水域救援的救援效率。并且,在该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对于消防水域救援装备的调用、分配等及新型统一化信息管理。此外,该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根据辖区内水域环境变化,从季节气候、水域救援环境、水域事故类型等角度进行分类,并对救援运输装备、个人防护装备、医疗装备等进行针对性管理,提高消防水域救援的装备调度管理水平。

(三)重视救援环节的管控工作,强化建设安全防范机制

水域救援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科学施救”的救援理念,严格落实水域救援组织指挥程序,牢固树立对自身安全负责,对组织负责的态度。开展水域救援时,必须全面侦查评估水域救援环境,多点设置安全员,合理编组,设置紧急救助组,救援人员不得擅自盲目行动,严格选派熟悉水性的精干人员,双舟行动,团队作业,行动中应警惕高空坠物和山体危险区域,制定救援行动避险措施,防止发生触电、倒吸、击伤、滑坡、滚石、溺水、低温等意外伤亡,压实安全防范制度责任,严格落实议训、议战、议安全,全方位做好水域救援安全防范。

制定队伍水域救援能力培训目标和规划,并重视救援队伍的建设,对提高消防水域救援工作效率有促进作用。因此,结合不同岗位设定与需求,对消防水域救援的人员配备、岗位适用等进行量化分析,并通过能力考核、管理考核、自救考核等方式,对救援队伍不同岗位人员的能力、安全防范意识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考核制度与奖励机制,对消防水域救援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实现消防水域救援综合水平不断提升。

结论:信息化评估在水域救援中的运用能够对于水域救援中存在的多元化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建立水域消防救援的风险评估模型,其中消防救援方案、装备、人员综合素质等都会对于该模型产生影响。为了提高该模型的准确性,可以从消防水域救援体系、救援人员、救援装备等方面入手,提高我国消防水域救援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孙伟楠.基于信息化评估的消防水域救援分析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3,9(1):142-144.

[2]张晓明.基于信息化评估的消防水域救援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8):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