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市政道路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探究

刘阳

身份证号:511025198111082534

摘要: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市政道路项目十分重要,项目质量及安全性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息息相关。想要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得以提高,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的技术及工艺进行讨论分析,从不同施工阶段探讨市政道路施工工艺的流程,并从路基施工、路面施工及管道施工几个方面讨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与普通的工程建设项目相比,市政道路具备独特性。对于路基施工工程而言,虽然项目的施工技术简单,但影响因素较多。如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将会严重影响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正因如此,市政道路项目施工期间,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技术标准,全面掌控把握施工的方法和工艺,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优化建设质量管理模式,加强整体项目水平。

一、市政道路施工工艺流程

(一)施工前的准备阶段

首先,工程勘察和设计是整个准备阶段的首要任务。工程勘察主要是详细的勘探考察施工现场的地形及地质情况,了解当地气候条件及地下水位等基础信息内容。以便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和预防措施。根据勘察结果,设计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路面设计、排水设计、交通组织设计等,为施工提供明确的指导。其次,施工许可证的获取也是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施工许可证是工程建设的必备证件之一,它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证明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在获取施工许可证之前,需要进行各种审批手续和文件准备,如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等。最后,施工现场的布置和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平,搭建临时设施,安排施工设备和材料等。此外,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总之,市政道路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设计、办理相关手续和准备工作,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按期完成。

(二)施工阶段。

在市政道路项目中,路基施工很重要。在具体工作期间,注意事项如下:一是要确定合适的填料和碾压参数,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二是要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以保证路基的质量;三是要做好排水设施,防止路基受水浸泡。其次,在路面施工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如沥青、水泥等,还要控制好路面的厚度和平整度,保证路面的使用效果。同时,要做好路面养护工作,防止路面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最后,在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排水管道材料,如铸铁管、PVC管等。保证排水管道的坡度和排水畅通性。做好排水管道的防渗漏工作,防止地下水渗透到管道中。总之,市政道路施工阶段,要充分重视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工程的质量,还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水平。

(三)验收阶段

首先,工程验收是整个验收阶段的基础。在工程验收过程中,需要对市政道路的外观、构造、材料、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记录、检测报告、验收报告等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和核实。工程验收的目的是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安全,同时也可以对工程中的缺陷和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其次,在质量检测与评估过程中,需要对市政道路的性能、使用功能、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这些检测和评估工作需要通过专业的测试机构和技术人员进行,并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质量检测与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市政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为今后的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二、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分析

(一)路基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项目中路基施工直接决定路面的平整度、道路使用寿命以及整体项目质量。首先,土方开挖和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基础。在土方开挖阶段,需要确定合适的开挖方法和顺序,保证施工安全和效率。同时,还需要注意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在回填阶段,需要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实方法,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其次,在遇到特殊地形时,如软土地基、滑坡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方法。举例来说,在软土地基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排水和加固方法处理。对于滑坡可以采用抗滑桩挡土墙等措施进行治理。此外,加固路基是为了使路基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提高,防止路基因强度不足而产生沉降、开裂等问题。常用的路基加固方法包括水泥搅拌桩、CFG桩等。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期间,要充分重视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水平[1]

(二)路面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直接影响到路面的平整度、耐磨性和抗滑性等性能。首先,垫层施工主要起到调节和改善路基和路面结构的功能,可以防止水分和污物的渗透,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控制好垫层的厚度和平整度,保证垫层的排水性能。其次,基层主要起到承受载荷的作用,是路面的核心结构。在基层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选择合适的基层材料,如水泥、石灰等,控制好基层的厚度和平整度,保证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最后,面层主要起到保护基层和提高道路使用性能的作用。施工准备阶段:在路面的粘层以及透层施工后,需要铺筑沥青混合料。在此之前,需要将透油层喷洒在表层面上,直至透油层融合至深肌层之后,可开展铺筑面层工作。在此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注意沥青的用量、压实及摊铺工作。同时,高度注意沥青混合料级配情况,如若混合料级配以及材料用量掌控的不好,将容易导致裂缝或者是车辙等情况发生。在完成摊铺机作业的时候,需要注意均匀缓慢,且连续,确保一次性成型。在处理沥青路面时,避免冷接缝处理,如果需要开展此项工作,需要在此之前乳化沥青涂刷。同时,需要高效操控底层强度以及平坦度。将此作为根基,全面查看沥青资料。运输中沥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2]

(三)管道施工技术。

首先,在沟槽开挖时,控制好沟槽的深度和宽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及时清理沟槽内的杂物和垃圾,确保管道安装的质量。在沟槽回填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并进行夯实。控制好回填的厚度和密实度,避免出现沉降和变形等问题。对回填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避免使用劣质材料导致质量问题。其次,在管道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铸铁、钢管等,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控制好管道的尺寸和形状,确保与设计要求相符。按照图纸和规范进行管道安装,避免出现误差和错误。在管道连接过程中,需要注意要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承插连接、焊接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用合格的连接材料,并进行质量把关。按照图纸和规范进行连接施工,确保连接质量和安全性。总之,市政道路管道施工技术需要从沟槽开挖与回填和管道安装与连接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把控,确保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3]

结语

市政道路施工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组成,对城市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及环境优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进行了讨论和研究。社会在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城市化发展脚步加快。日后,相关部门及应不断创新探索。学习绿色施工理念。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施工理念将成为市政道路施工的重要方向。部门需要学习和应用绿色建筑材料、节能减排技术和可持续施工管理方法,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施工的可持续性。还有全生命周期管理:市政道路施工部门需要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和维护的全过程进行管理。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利用、降低运营成本,并确保道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余启蒙.市政道路施工工艺与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6):139-140.

[2]赵德东.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03):108-109.

[3]唐坤.关于市政道路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19(3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