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实施科创教育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新工科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实施科创教育策略

孟耘楼张梦

睢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河南省商丘市  476900

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实施科创教育策略对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建设工程管理专业需要将科创教育策略融入到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中,以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业意识的激发。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提升竞争力,也为行业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工科;建设工程管理;科创教育策略 

在新工科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科创教育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建设工程管理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必须积极探索和实施科创教育策略。本文将浅谈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实施科创教育的策略。

1.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开展科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对科创教育认识不足

教师水平与经验不足:可能是由于教师在科创领域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无法深入了解和理解科创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这使得在教学中无法给予学生充分的科创教育指导和培养。

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设置可能过于注重传统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科创教育的实践性与创新性。缺乏与科创教育相关的课程,使得学生无法接触到科创教育的真正内涵与方法。

学生意识不够:部分学生可能对科技创新和创业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意识。可能更关注工作就业的实际需求,对于科创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足。

缺乏实践机会:科创教育需要学生有机会参与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实践和创新实验。如果学校缺乏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合作的平台和机会,学生将难以得到真正有意义和深度的科创教育[1]

1.2开展科创教育举措不够

师资力量不足:科创教育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来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和创新活动。如果学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师资队伍不够强大,就会限制科创教育的开展,无法提供足够的指导和支持。

实践环境不足:科创教育需要良好的实践环境来进行项目研究和开展创新实验。如果学校没有充足的实验室设备和科研资源,学生在科创教育中会面临困难。

学生意识和能力不足:科创教育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如果学生对科创教育缺乏兴趣和认识,或者缺乏相关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就无法有效地参与到科创教育中去。

课程设置不合理:科创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设置创新实践和科研导向的课程,但如果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无法满足学生的科创需求,就会影响科创教育的开展。

1.3科创教育实施缺乏实践

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学校在开展科创教育时,可能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科创教育需要有一支具备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实施。如果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就难以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资源,限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条件不完备:科创教育需要提供适宜的实验条件和设备设施,以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然而,由于投入不足或者设备老化等原因,很多学校的实验条件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无法满足科创教育的需求。

课程设置不合理:科创教育需要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然而,一些学校在科创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存在问题,可能偏重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企业合作不深入:科创教育需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将学生的实践教学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然而,一些学校在科创教育中与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无法提供真实的项目实践机会给学生[3]

2.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开展科创教育策略

2.1创新人才模式,培养科创素养

科创导向的课程设置:在专业课程中增加科技创新和工程管理领域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研究新兴技术、工程管理方法和前沿领域等,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科创实训基地建设:建设具备一定规模和条件的科研实训基地,提供科创研究平台和实验设备,使学生能够参与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实践,锻炼创新实践能力。

科创竞赛与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如创新设计大赛、工程项目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创导师制度:建立科创导师制度,从校内外专家中选拔一批具有丰富科技创新经验的导师,为学生提供科研指导和实践支持,在项目研究和学术交流中与学生深入合作。

科创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开展科技讲座、学术报告等活动,邀请知名科技专家和成功企业家进行交流与分享,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2完善课程体系,递进培养科创素养

完善课程设置: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可以增设有关创新创业和科技前沿的专业课程,包括创新思维方法、科技创新管理、科技项目管理等,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科创教育。

建立实践培训基地: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科技创新项目实践机会。学生在这些实践项目中,将能够锻炼科创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师指导制度: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可以引入导师制度,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提供专业指导和培养。导师可以是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或企业高管,经验和指导将对学生的科创素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研与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科研与创新活动,如科技竞赛、项目申报等,这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专业学校也可以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创素养,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

融入跨学科教育:科创教育应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例如与工程设计、市场营销、创业管理等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建立科创实验室和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创实践环境,建立科创实验室和创新创业中心,配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2.3强化实践技能,促进培育科创素养

开展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实际工程项目,例如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从而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创新实验室:建立一系列符合行业需求的实验室,提供各类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为学生提供进行科技创新实验和开发项目的平台。

设计创新课程:开设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要素的课程,如创新设计、科技创新与创业等,通过理论和案例学习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提供创新创业支持:为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相关支持,如创业培训、创投资金等,帮助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引进科技专家和企业导师:邀请业界的科技专家和企业导师参与教学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实际经验和指导,使更加了解科技创新的实际应用和市场需求[3]

结语

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对于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培养科创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实施科创教育策略是适应新工科背景和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提供支持,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建设工程管理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段春云,丁晓欣.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对外经贸,2023(08):87-90.

[2]蔡济众.新工科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实施科创教育策略[J].安徽建筑,2023,30(08):89-90+130.

[3]黄歌,倪燕翎,王舒琪.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3(0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