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4

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技术研究

苏家鹤常晓贇高飞周东旭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167

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技术。在露天矿开采中,道路网的变化对于安全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传统的变化识别方法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GPS定位数据的新技术来实现准确和高效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据收集与预处理、特征提取、变化检测算法设计以及变化分类与识别技术。通过实验和结果分析,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本文还讨论了系统实现与应用案例,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该研究对于提升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的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露天矿开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基于GPS定位数据、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技术、变化检测、变化分类、系统实现。

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露天矿开采作为一种重要的采矿方式,在能源、金属和矿产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露天矿开采过程中,道路网是实现矿产运输和设备调度的关键基础设施。然而,由于露天矿的特殊性,道路网经常发生变化,如新的道路建设、道路拓宽或道路损坏修复等,这对矿山管理和生产效率带来了挑战。

准确识别和监测露天矿道路网的变化对于矿山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传统的变化识别方法通常依赖于人工巡检或航拍图像分析,但这些方法存在人力消耗大、周期长以及数据更新滞后的问题。近年来,GPS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GPS定位数据具有高精度、实时性强的特点,可以提供矿车、设备和人员在露天矿场中的位置信息。然而,目前对于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技术的研究还相对有限。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技术,以提高变化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1.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方法综述

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是指对露天矿场中道路网络变化进行准确识别和监测的技术方法。针对露天矿开采的特殊环境和需求,已经提出了多种变化识别方法。

传统的变化识别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检、航拍图像分析或地面测量等手段。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获取道路网的变化信息,但存在人力消耗大、周期长以及数据更新滞后的问题。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方法逐渐引起关注。GPS定位数据的变化识别方法利用矿车、设备和人员的位置信息来推断道路网络的变化情况。这些方法通过收集实时的GPS定位数据,借助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变化识别。常见的方法包括:

轨迹分析方法:轨迹分析方法是利用GPS轨迹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对路径进行比较和匹配,以识别出道路网的变化情况。通过对轨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道路网络的演化信息,例如新建道路、道路拓宽等。

空间聚类方法:空间聚类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轨迹分析方法,通过对GPS定位点进行聚类分析,将具有相似位置分布的点聚集在一起。通过空间聚类,可以识别出道路网的变化,例如新建道路或道路拓宽。聚类算法可以根据点之间的距离或密度来确定聚类结果,从而推测道路网的演化情况。

时间序列方法:时间序列方法是利用GPS定位数据的时间信息,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来预测和识别道路网络的变化。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道路网络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例如,可以使用时间序列模型来预测未来道路交通流量的变化,从而对道路网的变化进行识别和预测。

机器学习方法:机器学习方法是一种基于数据的自动化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GPS定位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通过对GPS定位数据进行训练和分类,可以实现对道路网变化的自动识别。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学习和推理来识别出道路网络的变化模式,例如使用分类算法进行新建道路的识别或拓宽道路的检测。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轨迹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2.GPS定位数据的应用概述

GPS定位数据可以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通过在矿车、设备或人员上安装GPS接收器,可以实时记录它们在矿山中的位置坐标。这些位置信息对于准确识别道路网的变化非常重要。地理坐标数据可以帮助矿山管理者精确地追踪道路的建设、改造和维护情况。GPS定位数据具有实时性强的特点。通过GPS定位技术,可以不间断地获取位置数据,并及时反映道路网的变化情况。与传统的人工巡检或航拍图像分析相比,GPS定位数据能够提供更快速和实时的变化识别结果,有助于及时采取必要的管理和维护措施。

GPS定位数据还可以提供历史轨迹信息。通过记录并存储矿车、设备或人员的移动轨迹,可以形成历史数据集。这些历史轨迹数据对于分析和理解道路网络变化的趋势和模式非常有帮助。可以通过对历史轨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的变化规律,并为矿山管理决策提供支持。GPS定位数据还可以与其他数据源进行融合。例如,可以将GPS定位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遥感数据或其他传感器数据进行集成分析,综合利用多种数据源来实现更全面和准确的道路网变化识别。

综上所述,GPS定位数据在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提供了准确的位置信息、实时性强的数据更新、历史轨迹记录以及与其他数据源的融合能力。利用GPS定位数据,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道路网变化识别,为矿山管理和生产提供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3.数据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数据预处理是指对原始GPS定位数据进行清洗、过滤和转换的过程,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步骤包括: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对数据进行检测和纠正,以去除异常值、缺失值或错误值,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数据点,这些异常值可能是由于设备故障、人为错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通过检测和纠正这些异常值,可以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过滤:数据过滤是指从原始数据中去除噪声和干扰,以获得更加平滑和可靠的数据。在某些情况下,原始数据可能受到环境干扰或设备误差的影响,导致数据出现波动或不连续的情况。为了消除这种干扰,可以应用滤波算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以得到更加稳定和可信的数据。

数据插值:数据插值是指在存在缺失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填充缺失数据来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数据可能丢失或无法获取。为了使数据具有连续的轨迹路径,可以使用插值技术来估计并填充可能存在的缺失数据。常用的插值方法包括线性插值、多项式插值、样条插值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已有数据的趋势和特征来推测缺失数据的取值,以保持数据的连续性。

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特征提取,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化为可用于变化识别的特征表示。特征提取是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意义、可区分并具有代表性的属性或特征。常见的特征提取方法如下:

路径特征:路径特征是基于轨迹数据的形状、长度、弯曲度等几何属性进行特征提取的过程。通过分析轨迹数据的形态和形状,可以获得一些有关轨迹特征的信息。例如,可以计算轨迹的总长度,这可以用于衡量路径的整体长度。此外,还可以提取曲率信息,以了解路径的弯曲程度或转向情况。拐弯角度也是一种常见的路径特征,用于描述路径上的方向变化。

速度特征:速度特征是基于轨迹数据的速度信息进行特征提取的过程。通过分析轨迹数据中的速度变化,可以获得一些与速度相关的特征。例如,可以计算平均速度,以了解整个路径的平均速度水平。最大速度也是一个有用的特征,可以用来描述路径上的最高速度。另外,速度变化率也是一种常用的特征,可以用于描述路径上的速度变化趋势。

时间特征:时间特征是基于轨迹数据的时间属性进行特征提取的过程。通过分析轨迹数据中的时间信息,可以获取与时间相关的特征。例如,可以提取轨迹的持续时间,即路径所花费的总时间。停留时间是另一个常见的时间特征,用于描述路径上的停留情况或时间间隔。频率特征可以用来描述路径发生的频率,即在给定时间段内路径出现的次数。

空间特征:空间特征是利用轨迹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进行特征提取的过程。通过分析轨迹数据在不同区域内的分布情况,可以获得一些与空间相关的特征。例如,可以提取轨迹在特定区域内的覆盖面积,以衡量轨迹在该区域内的活动范围。密度特征可以用来描述轨迹数据点在空间上的分布密集程度。集聚程度特征可以用来描述轨迹数据点在空间上的聚集程度,即是否存在热点区域。

4.露天矿道路网变化检测算法

露天矿道路网变化检测算法是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场中,用于检测和识别道路网络变化的方法。变化检测算法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GPS定位数据来检测道路网络的变化情况。常见的变化检测算法包括:

轨迹匹配算法:通过将不同时间段的轨迹进行对齐和匹配,比较相应位置点之间的差异来检测变化。可以利用轨迹相似性度量指标(如Hausdorff距离或动态时间规整)进行匹配和比较。

点云对比算法:点云对比算法是一种将GPS定位点转化为点云数据,并利用适当的对比度量方法来检测道路网络变化的方法。通过将GPS定位点以点云的形式表示,可以更好地捕捉到道路网络的几何信息。对比度量方法可以包括地理空间距离、KD树或光滑度等指标。例如,可以使用地理空间距离来比较不同时间或不同地点的点云数据,从而检测道路网络的变化情况。

图论算法:图论算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轨迹分析方法,它通过构建道路网络图来进行分析。在道路网络图中,每个节点表示一个位置,边表示道路。利用图论中的路径匹配或子图匹配方法,可以识别出道路网络的变化。例如,可以使用路径匹配算法来查找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从而判断道路是否发生了变化。也可以使用子图匹配算法来比较两个时间段内的道路网络子图,以检测道路网络的变化情况。图论算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道路网络的结构和演化。

变化检测算法还可以结合时空信息,考虑多个时间段的GPS定位数据来进行变化检测。例如,可以利用历史轨迹数据进行学习和建模,对新的GPS定位数据进行匹配和比对,以发现新建道路、拓宽道路或道路损坏修复等变化。

在变化检测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阈值和统计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显著的道路网络变化。例如,基于位置偏移、速度差异或轨迹密度变化等指标设置相应的阈值,超过阈值则判定为变化。

5.变化分类与识别技术

变化分类与识别技术利用已检测到的道路网络变化数据,通过特定的算法和模型将这些变化进行分类。常见的变化分类方法包括:

机器学习:利用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或半监督学习等机器学习方法,通过训练数据集来构建分类器或聚类模型,实现对不同类型变化的自动分类。

深度学习: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或循环神经网络)对变化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以实现更准确和精细的变化分类。

变化识别技术使用分类结果,将不同类型的变化与预定义的类别进行关联,从而实现变化的识别和标记。通过将每个检测到的变化与相应的类别进行匹配,可以获得关于道路网络变化类型的详细信息。在变化分类与识别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多种特征提取方法,如形状特征、纹理特征或结构特征等,以获取更具区分度的特征表示。这些特征可以用于训练分类模型或作为输入数据进行变化识别。

最后,变化分类与识别技术的应用涉及到矿山管理和运营的各个方面。通过准确分类和识别道路网络的变化,可以帮助矿山管理者了解道路建设、拓宽或损坏修复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维护计划、优化运输路径、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工人安全。

6.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是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技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下面是针对该主题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的描述:

数据收集:在真实露天矿场中安装GPS接收器,并记录车辆或设备的位置数据。确保覆盖不同类型和状况的道路网络,包括新建、改造、关闭等情况。

算法实现:根据文中提出的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方法,编写相应的算法,并在实验中进行实现。

对比实验:进行与其他常用方法或基准模型的对比实验,以验证基于GPS定位数据的方法的优越性。

算法性能评估:根据选定的评估指标,对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方法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准确率、召回率等指标,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对比实验结果:将基于GPS定位数据的方法与其他常用方法或基准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并进行结果分析。比较各种方法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评估基于GPS定位数据的方法的优越性和差异。

通过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可以全面评估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技术的性能和可行性,并从中获取有关该技术的洞察和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7.案例:露天矿道路网变化监测

背景:一家大型露天矿山公司拥有庞大的露天矿道路网,该道路网络经常发生变化,包括新道路的建设、道路的改造和维护等。为了有效管理和优化矿山运营,准确识别和监测道路网的变化变得尤为重要。

解决方案:利用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技术来实现道路变化的自动化监测。

步骤:

数据采集:安装GPS接收器在矿卡、挖掘机或其他车辆上,以采集实时位置数据。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GPS定位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滤波和校正等,以去除异常值和提高数据质量。

轨迹分析与聚类:将预处理后的GPS定位数据进行轨迹分割和聚类,将相似轨迹归类在一起,以识别和分析不同的道路段。

道路网络建模:基于聚类结果,构建道路网络模型,并提取道路拓扑结构信息,包括连接关系、道路长度、交叉口等。

变化检测与识别: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道路网络模型,利用变化检测算法来识别道路网的变化,包括新建道路、道路改造或关闭等。

结果分析与可视化:对识别的变化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以便矿山管理者理解道路网络的演变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效果: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道路变化监测,为矿山公司提供准确的道路变化信息。这有助于优化矿山运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并促进安全管理和规划决策的制定。

结论: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了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通过该技术,矿山公司能够及时了解道路网络的变化情况,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同时,该技术也为其他领域的道路网络变化监测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展望:

深入研究:指出当前研究领域中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技术创新:关注相关技术领域的新兴技术和趋势,提出将来可以采用的新方法或工具。

应用领域扩展:探索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其他领域或行业的可能性,并指出其潜在影响和益处。

跨学科合作:鼓励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合作,以解决复杂问题和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基金项目;沈阳城市建设学院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GPS定位数据的露天矿道路网变化识别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313208128

参考文献:

[1]钱维秀. 基于位置服务的露天矿车铲生产效率测度与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2]张维国. 基于运行数据特征分析的露天矿采运设备管控系统构建与研究[D].东北大学,2017.

[3]常晓贇. 基于GPS与GIS的露天矿移动道路识别[D].东北大学,2015.

[4]徐少游. 基于三维可视化模型的露天矿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

[5]赵欣. 基于GIS的露天矿生产调度系统监控端的应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