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超声可疑恶性征象的甲状腺良性结节诊断误差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具有超声可疑恶性征象的甲状腺良性结节诊断误差的分析

黄祎

西吉县人民医院                  宁夏 固原 756299

摘要:目的:本研究致力于分析在超声检测中呈现可疑恶性特征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旨在识别超声诊断中的误差源,并探讨如何提升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研究涉及一系列在超声检测中显示可能恶性征象的甲状腺结节案例,并对这些结节进行了细针穿刺活检以确认其病理性质。专注于分析那些病理结果显示为良性的结节,在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之间进行对比,以识别超声诊断的潜在误差。结果共分析了368个具有可疑恶性征象的甲状腺结节,其中186个(51%)被病理学证实为良性。这些良性结节的主要超声特征包括微钙化(58%)、纵横比大于130%)、极低回声(10%)和边缘不光整(8%)。这些结节的病理类型主要是结节性甲状腺肿(77%)、甲状腺炎(15%)、甲状腺腺瘤样增生(7%)和甲状腺滤泡性腺瘤(6%)。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时可能存在的误差,尤其是在结节出现复杂病理变化如出血、囊性变或钙化时。超声诊断的主观性和技术限制是造成诊断误差的主要因素。为减少这些误差,建议结合病理学检查,并对超声技术人员进行更深入的培训,以提高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性。此外,对于超声中呈现可疑恶性征象的结节,应考虑进行更多的诊断测试以确认其性质,以避免不必要的临床干预。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结节;超声诊断;诊断误差;微钙化;细针穿刺活检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是内分泌领域中的常见临床问题,其诊断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选择和预后。超声检查作为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首选方法,因其无创、便捷和成本效益高而广泛应用[1]。然而,超声在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方面仍存在诊断误差,尤其是当良性结节呈现出可疑恶性征象时,如微钙化、纵横比异常、极低回声或边缘不光整等。这些超声特征的存在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如重复的穿刺活检或甚至过度治疗。

本研究通过分析超声检测中具有可疑恶性征象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案例,旨在探讨导致这些诊断误差的原因,并评估细针穿刺活检在这些情况下的诊断价值。通过对超声特征和病理结果的对比分析,本研究期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参考,优化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管理,同时为未来超声技术的改进提供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基于对在超声检测中表现出可疑恶性征象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包括在指定时间段内(2020年至2022年)在某医疗中心接受超声检查并随后进行细针穿刺活检(FNA)的患者。资料收集涵盖了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超声检查结果、FNA病理结果等。研究纳入标准包括超声检查显示的甲状腺结节具有可疑恶性征象。

2. 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甲状腺结节进行详细的超声特征记录,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回声特征、血流情况等。随后,所有结节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以获取病理学诊断。对超声所见的可疑恶性征象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超声特征和FNA病理结果进行统计。使用常用的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通过t检验分析不同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以确定哪些超声征象与良性或恶性结节有显著关联。在所有统计测试中,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结节的超声特征和病理诊断结果的汇总

超声特征/病理类型

结节总数

良性结节数

良性结节比例 (%)

t值

p值

微钙化

368

108

58

2.5

0.0130

纵横比>1

368

56

30

1.8

0.0760

极低回声

368

19

10

1.2

0.2300

边缘不光整

368

15

8

1.1

0.2800

结节性甲状腺肿

186

143

77

4.0

0.0001

甲状腺炎

186

28

15

2.6

0.0090

甲状腺腺瘤样增生

186

13

7

1.5

0.1400

甲状腺滤泡性腺瘤

186

11

6

1.4

0.1670

三、讨论

本研究针对在超声检查中表现出可疑恶性征象的甲状腺良性结节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探讨导致诊断误差的原因。以下是对研究结果的专业讨论:

  1. 诊断误差的分析
    • 超声特征与良恶性鉴别的复杂性:超声检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高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即便在使用先进的超声技术时,区分良性和恶性结节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诊断误差可能源于某些超声特征(如微钙化、纵横比>1、极低回声)在良性和恶性结节中均可出现,导致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学诊断之间的不一致。
    • 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复杂病理变化:良性结节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样增生时,可能伴有出血、囊性变或钙化等变化,这些病理过程可能在超声上模拟恶性结节的特征[2]。例如,良性结节中的微钙化可能被误认为是恶性结节的征象。
  2. 超声诊断中的主观性
    • 操作者依赖性:超声检查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判断。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对于某些微妙的超声征象(如微钙化的性质和纵横比的测量)也可能存在主观差异。因此,超声检查的诊断误差可能部分源于医师对结节特征的主观解读。
  3. 提高诊断准确性的策略
    • 结合其他诊断工具:为了减少超声诊断的误差,建议结合细针穿刺活检等更准确的诊断方法。FNA可以提供关键的细胞学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区分良恶性结节。
    • 增强医师培训和标准化流程:加强超声医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对复杂结节的诊断能力,尤其是在识别具有混合良恶性征象的结节方面[3]。同时,建立标准化的超声检查流程和解读指南,减少操作者之间的差异。

总体而言,虽然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在区分良恶性结节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诊断工具、提高医师的专业能力以及利用先进技术,有望显著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患者的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姚珺烜,梁聪聪.不同直径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

[2]钱清富,薛恩生,陈志奎,等.具有可疑恶性征象的甲状腺良性结节误诊原因分析[C], 2018.

[3]纵亚利,吕义贵,李成,等.超声应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及血流情况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