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初中化学探研性实验教学的有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浅淡初中化学探研性实验教学的有效应用

李小亚

垫江第八中学    重庆垫江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历经不断地新课程改革,愈来愈多的教学方式、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探研性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探研性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验的合理性,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实际中值得探研的课题,并且设计科学的实验探研方案,保证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在这种探研性实验中,学生不仅能强化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学会利用实验结果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研性;实验教学;有效应用

引言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实验是学生形成化学观念、建立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践科学探研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的重要途径,是目前其他方式的教学手段不可取代的。

1探研性实验的定义和特点

探研性实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研规律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与传统的演示性实验和讲述式教学相比,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研能力。探研性实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学生在实验中不仅仅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主动参与和推动整个实验过程,这种自主性的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探研性实验注重问题发现和解决的过程,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现象分析,自主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假设的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和逻辑思维,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探研相关规律。

2初中化学探研性实验教学的有效应用

2.1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是开展化学实验的重要前提,科学、有效的猜想与假设能缩小实验验证的范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在开展探研性实验之前,化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鼓励学生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与经验,对自己即将探研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推理与猜测。在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深入分析,充分应用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推测问题的成因,从而快速找到正确的探研思路,提出科学的猜想与假设。这样才能为之后的探研性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开展项目式实验探研活动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是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进行检验和训练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开展项目式的实验探研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原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和乐趣。因此,在新的时代,初中化学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自己的目标、方向与追求,要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构建出一个现代化的化学实验项目式探研活动。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将开展项目式化学实验探研活动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化学学科中的许多知识点都是相互贯穿的,由这些知识点不断连接起来,组织成了一个知识面。在进行项目式化学实验探研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挖掘出这一知识面,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建立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探研问题,独立思考,并充分激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不同的化学思维有效碰撞,从而使学生更充分、更深入地理解项目式化学实验探研活动的意义所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的探研方向,帮助他们在互动中形成自己的化学思维。通过这种互动,学生将逐渐培养起自己的主动探究能力,并在自主探研中发展出自己的核心素养。

2.3丰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主动思考

思考是人将外界知识内容内化成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在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充分的提升,教师就要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主动思考。对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为了促使实验教学活动开展取得更突出的效果,进一步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进一步丰富实验教学的模式应用,促使学生以化学实验为切入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由此使学生更全面、科学地认识化学知识。落实到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在实验活动中对现有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促使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产生更强的好奇心。

2.4开发生活资源,改进传统实验

初中化学以基础为主,很多化学知识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具体的实例,是与现实生活距离最近的一门学科。有些生活中的资源可以被应用到化学实验中,改善化学实验效果,增加学生探研的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从现实生活中选材,引导学生用化学实验去探研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教师还要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好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实验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更加贴近生活实际,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化学概念和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初中生的理性思维还不够成熟,他们在理解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引出化学反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认识化学知识,将实验教学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教师还可以以生活现象为切入点设计化学实验,引导学生探研生活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化学原理,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动手能力。在传统的实验中,学生所用到的实验仪器大多是玻璃制成的,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用品也是用玻璃制成的,在特征和用途上具有相似性。教师要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实验材料,比如用家中喝茶的玻璃杯取代烧杯,用注射器替代实验室中的集气瓶,用筷子替代实验室中的玻璃棒等,这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智力,还有利于渗透绿色环保意识,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调料,如盐、食用醋、小苏打等作为实验药品,实现实验器材和使用药品的生活化,使实验教学更具生活性,这既增强了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又激发了学生生活探研的意识。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取生活实验资源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选取方法,避免伤害学生的身心。

2.5结合实际应用开展探研性实验

将实验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科技应用和实际问题相联系,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这样的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实验过程,并增强对实验结果和结论的重视。通过将实验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结语

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研性实验活动能够为学生创造实践和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探研性实验中应用化学知识展开科学探究与创新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开展探研性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经历锖想、设计、评价、推理、改进等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逐级进阶。

参考文献

[1]施倩倩.初中化学探研性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智力,2022(21):103-106.

[2]周林.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化学探研性实验教学设计[D].湖南理工学院,2022.

[3]杨艳.初中化学探研性实验深度教学的方法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0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