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管育结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管育结合研究

姓名:洪利平

单位:濮阳市油田第十中学邮编:457001

摘要:在现代班级管理中建议实施管育结合观念,与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相符合。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严格秉承管育结合观念,应做到管中有育,管中促育,以促使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得以大大提升。为了能够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及质量,应合理运用管育结合理念,使班级管理效果及质量得以显著提升,以此来达到班级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班级管理;管育结合;心理疏导;师生沟通;管育环境

前言:初中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中,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尤为关键。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班级管理中承担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各种条件及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班级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班级管理成效。针对这一现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优化管理方法及策略,不能一味地强调“管”,还要突出“育”,既要管理好学生,还需要重视教育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及学习环境,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班主任需要承担起班级管理的重任,做到管育结合,使管育有效性得以显著提高。

一、注重心理疏导,管育结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班主任在班级进行德育教育的开展中,总会遇到难以管教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通常特立独行,个性鲜明,其主要原因在于原生家庭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单亲家庭,缺少一方的关爱,形成孤僻的性格,还有的是父母过度溺爱,导致其目中无人,做任何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都是具有一定的人格缺陷。基于上述学生班主任应加强做好心理疏导,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对自己的关爱[1]。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作为管理工作的中心,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制定自我管理的目标。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班主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同时要设定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对于进步明显者给予奖励再接再厉,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进行自我改善,提高自身能力[2]

二、热爱教育事业,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在班级的管理和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若想实现对学生的良好管理,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良好发展。班主任自身要足够热爱教育事业,具备极强的责任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多关心热爱学生,成为他们未来道路上的引路人。在教学中能够有效解答学生们学习的困惑,在课下可以和学生成为朋友,这才是一名人民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班主任要做到对学生积极正向引导和鼓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也要不断提升自我,学习更多的知识,博览群书,掌握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充分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内心,这样在接下来的班级管理活动和教学开展中,视野才能更加广阔,教学内容也不会局限于书本之上,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将“管”和“育”有效结合,切实提高班级管理的整体水平[3]

三、加强师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一定是充满爱心,有责任心、有担当,对学生的成长非常关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性格特点,具备一定的管理策略和方法,在遇到调皮捣蛋、不受管教的学生不要一味地谩骂和责怪,而是要找到问题的本质,用爱心去感化学生,找出更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期间教师应尊重学生,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及想法应予以倾听,不断改进班级管理策略,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为有效,多理解和宽容学生,搞好师生关系是促进高效班级管理的核心[4]

四、优化管育环境,凸显以生为本

在班级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之后,班主任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进入特定的管理氛围中,同时要观察制度落实的效果。教师在班级中需要将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中心,对于学生提出的诉求班主任应充分予以尊重,并以此为依据对相关的制度进行设计及执行,以此来确保能够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符合,并关心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发展。班主任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学习环境,影响班级环境的因素比较多,包括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心理调查、各种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如何做好各项制度和活动的落地,赢得班级管理的主动权,是每一个班主任重点探究的课题。班主任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纳入管育结合观念,如黑板报制作、文体活动开展、班级卫生保持等都需要全面渗透管育思想,这对于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5]。例如,班主任可与学生共同参与到班训设计中来,邀请学生一起参与设计体现了人人平等,学生会有被重视的感觉,一起参与设计的班训,学生也会更愿意遵守,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班级管理意识,提升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另外,教师需要在班级中组织学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有助于活跃班级氛围,这也是环境育人的重要手段。班主任要根据教学计划和目标合理安排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活动类型包括诗词大赛、朗诵比赛、读书交流会等,使管育环境更为优化。

、升级管育评价,实现以管促育

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管育评价作为一项主要内容。在以往班级管理中,仅实施“管”评价,而忽略“育”评价,进而导致班级管理工作水平处于一种低下状态。学生处于班级管理制度中,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造成心理扭曲等问题会日益严重,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与管理评价有直接关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随之班级管理策略也发生改变,在班级管理中管育结合是必然发展趋势,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对各方意见进行综合,对于学生的表现需要做出客观的评价。在每个学期结束之后。班主任需要对患者实施结论式评价,这也是家长比较关注和看重的地方,往往多数教师评价的参考核心,都是以考试成绩和平时课堂表现作为评价的指标,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成长评价,不能发现学生思想上的进展,进而导致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全面,无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6]。因此,班主任需要从管育两方面内容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给予学生最为合理的评价,班主任在与家长诉说学生情况时,也要将学生的思想成长如实告知。

结论:初中班主任在当前现代化教育背景下,不仅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注重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这也是新课改的基础要求。在班级的管理中要明确管理标准,在德育教育中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在管理中还要注重管理的创新,以满足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主任还要注重管育结合,使学生愿意接受管理,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顾维祖. 初中班级管理"管""育"结合的实现途径[J]. 甘肃教育,2021(12):76-77.

[2]朱振芳. 初中班级管理"管""育"结合实现途径[J]. 中学教学参考,2017(18):77.

[3]廖凤荣. 初中班级管理要"管"、"育"结合[J]. 当代家庭教育,2018(2).

[4]王付良. "管育结合"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J]. 中外交流,2018(19):53.

[5]单士军. 管育并重理念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实践[J]. 山西青年,2020(7):166.

[6]禹方留. 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