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2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浅谈

张宏军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 天津市 300280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油气田的勘探开采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地层压力不断下降,油气田开发产能不断下降,开发成本不断加大生产难度不断增高。我国油气田质量生产管理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管理考验。因此,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以后必须积极采取必要的技术创新措施,推动油气田持续开采技术质量的稳定提升,达到油气田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中后期;增产技术

前言:油气田综合开发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措施才能取得大量合格的油气化工产品,使石油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油气田经济开发在经过综合分析多方面因素后尽可能的做到油气田的开发成本降到最低,经济效益可以达到最高,以最小的开发投入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产出。为了有效保证我国油气田产业资源和利用能源的长期供应应充分考虑我国油气田产业开发中后期的各种困难和重大突发状况,并建立相应的战略规划与决策优化方法,为规划油气田开发过程提供最为科学的规划方法和决策依据。

1、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现状

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下,对油气资源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人们对油气资源的实际需求量也开始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很多油气田的勘探开采都已经进入到勘探开采中后期,油气储量逐渐减少,油田的勘探开采成本不断增高,开采难度不断上升。因此,我们要以最合理的油气开采方式对现有油气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随着全球油气层内部压力的不断下降,许多油气田为了继续增加石油开采量,通常会通过采用注水的方式来继续维持地层中的压力,以此来达到长期增产开采目的。但是随着综合含水量的增加,油气田在开采时的成本逐年增长,许多油气田已经失去了最初开采时的价值。由于早期开采石油活动中过于重视经济上的利益,通常都优先考虑开采高品质的石油气,所以到中后期后油田不仅油气产量少,而且油气品质也达不到人们的普遍要求。在一方面,在老化的油井生产开发建设过程中各类基础设施工具发生老化,也严重影响了油气的生产开发。在油气田开发的中后期,随着老油井产量自然递减率的加快,要保持稳产、增产许多油气田都会采用特殊井,如叙井、定向井及水平井,加大了施工的复杂性,虽然会起到一定的增长目的,但是开采成本会大幅度的增加。

2、油气田开发后期的特点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后,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采油方法。在注水开发油田中,通过注水开发可实现储层生产率。在油气田开发的后期,高渗透率的油层暴露于水中或过早地被淹没。注水开发低渗透油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在某些注水无法到达的区域,出现了死油区。在第三生产阶段,通过注入聚合物等组分,扩大了注入器的扫掠体积,可以产生更多的油流,满足油田连续稳定生产的需要。在油田开发的后期阶段,提高油流生产率和减少油井含水率是关键任务。否则,产量的急剧增加将给油气收集和运输设备带来巨大压力,并增加电能和热能的消耗。这也增加了人工成本,并且合格的油量受到限制。通过采取各种维护,再利用和节能技术措施,提高了油田生产机械设备的维护频率,降低了油田开发后期的生产成本。为了满足生产的经济需求,否则油井的采油量将逐渐减少,生产成本将逐渐增加,导致油田生产效率极度下降。因此,有必要采取最佳的技术措施,以节约能源,减少消耗,并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技术和新设备,以满足油田开发后期的生产需求。当前,我国许多油气田的开发处于中后期。此时,生产能力正在逐渐降低。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增加产量,它将逐渐失去其开采价值。同时,许多油气田的存量正在下降。因此,为了优化油气田的开发,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增产措施,以确保实现增产目的。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有必要加强对增产措施的应用。

2、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措施

为了增加油气井的产能,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采取必要的增产技术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开发效果。各种增产技术措施,各有利弊,依据油气田自身的特点,进行优选,经过现场的试验,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2.1 压裂技术措施

利用压裂液的作用,将井下油层挤压形成新的裂缝,通过支撑剂将裂缝支撑起来,提高油层渗透性的增产技术措施。压裂技术措施的应用,可以增加油流的流动通道,使井下的油流流动起来,达到增产的效果。

2.2 酸化技术措施

利用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将油层岩石中的胶结物溶解,提高油层岩石的孔隙体积,增加岩石孔隙流体的流动状态。酸化技术措施,可以实施基质酸化,酸洗以及压裂酸化技术,实施压裂酸化的效果最好,是将油层压开裂缝后,注入酸液,继续对裂缝进行溶蚀作用,使井下油层岩石的渗透性得到大大的提高,增加井下油层流体的流动,提高油气流入井的动力,降低流动阻力,达到增产的目的。

2.3 堵水工艺技术措施

对于注水开发的油气田,当油层过早地见水或者被水淹后,严重影响到油气流的流动。必须采取必要的堵水技术措施,才能解除出水的影响,恢复油气井的正常生产状态。为了达到最佳的堵水效果,必须通过找水仪的测试,确定出水层的位置,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实施堵水设计。堵水的效果就是改变水流的方向,实现水驱开发的效果,避免由于出水影响到油气流的正常流动。可以应用化学堵水剂的堵水方式,优选化学堵水剂,只堵水,不堵油,达到较好的堵水效果。

2.4 加密补孔技术措施

当油气田的开发进入中后期,对于生产井的井壁和油层之间,补充射孔,增加油流通道,减少油流入井的阻力,从而提高单井的产油量。通过补孔技术措施,能够提高井底附近的渗流能力,使油气井摆脱低压、低产的状况。对水井进行补孔,可以提高注水的效果,达到水驱的开采状态,使油气井达到增产的效果。

2.5 混合气吞吐技术措施

在油井中注入一定数量的蒸汽,依靠蒸汽的热能,使井筒中的温度升高,降低井筒中油流的黏度,提高油流的流动速度。将热的蒸汽或者热载体注入到井筒中,关井一定时间,实现焖井的效果。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情况,通过高压热蒸汽等的循环,使整个油流通道畅通起来,提高了原油的产能。应用混合蒸汽吞吐时,注意混合蒸汽与地层流体的配伍性,不允许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避免堵塞岩石孔隙通道,才能达到预期的增产效果。

2.6 化学防砂技术措施

对于胶结比较疏松的油气层,随着开发时间的延续,油井出砂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到抽油井的效率,使油井的产能下降。为了达到增产的效果,除了采用水力冲砂的技术措施外,还可以利用化学防砂技术措施,有效地防止油层出砂,避免出砂给油气田生产带来的危害。

通过化学防砂剂的作用,将油井的出砂胶结起来,使其沉积于一定的空间,避免由于出砂而影响到油井的正常生产。进行水力冲砂时,是利用高压的冲砂液体,将井底的沉砂冲起来,随冲砂液而带到地面上来,清除砂石颗粒对油井生产造成的影响。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气田的开发难度不断增加,开采成本不断增高问题要引起重视,采取必要的增产增量技术措施,通过多种技术的应用来不断提高油气田油气的产能,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提高油气田的开采量,从而直接达到油气田研究开发的长期经济效益发展目标并推动实现我国油气田研发开采管理事业未来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晴.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13):227-228.

[2]郑莲慧.油气集输工艺技术与节能降耗[J].化工管理,2020(04):176.

[3]谢诚.油气集输工艺技术与节能降耗途径探讨[J].化工管理,2020(03):56-57.

[4]高帅.油气集输工艺技术与节能降耗途径[J].化工管理,2019(28):20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