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救生设备的发展与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2

航空器救生设备的发展与改进

王宁 崔坚 郑毅

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汉中市 723000

摘要: 总结了航空救生发展历程,阐述了其技术特点,根据其特点,概述了航空救生装备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我国航空救生装备的现状。

关键词:航空救生;特点;发展

如今,航空救生技术应用广泛,其特性可以挽救无数生命并减少事故。随着现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技术融入到航空救生技术中,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国,航空救生技术对于各种事故都至关重要。复杂性的航空救生技术、各种技术的现代化和集成带来了这些独特的优势,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推动救援产业的空间。

一、航空救生技术的特点

航空救生工作充满了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目前,航空技术快速发展,飞机机动性、灵活性以及其他性能都得到极大提升,尤其是飞机航程的增加,大大促进了航空救生技术的发展。军民飞行的主要区别是民用飞行航线相对固定,而军用飞行航线相对多变,且通常不会飞入人口稠密的地区。由于飞行的特殊性、不确定性和突发性,航空救生可能涉及一系列险情,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地理上,航空救生技术的应用都是困难和危险的。

航空救生工作是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根据其现状,在应用航空救生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航空公司的规章和标准,航空救生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定位、破拆、救援等相关工作,这些工作就需要相关部门互相配合协调,而救生设备的应用通常也需要不同部门的通力协作。

乘机营救是航空救生的主要手段。在飞行过程中,如飞机遇险,此时救援手段必须及时高效,因此应用航空救生时,通常乘机营救作为第一选择。救援后,飞机可在最短时间内将伤员直接运送到最近的医疗机构,整个救援过程相对较短,效率较高。在军用飞机事故中主要是单机事故,当需要救助的伤员较多的情况下,要迅速对伤员进行分类,才能迅速处理伤情,要求救援人员要有较强的地面处理能力,且救援飞机总有较强的运输能力,特殊情况下可以允许采用降落伞,索降等方式到达待救援区域。当前,航空救生的搜索和救援技术以及乘员搭载数量都非常有限,需要目视搜索、辅助伤员登机功能,不足以应对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大范围救生。救生手段。针对飞行机组乘员自救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飞机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喷气时,飞行员无法离开驾驶舱并使用降落伞自我拯救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战争后期,德国空军发明了弹射座椅,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战后,航空救生系统的设计借鉴了许多弹射跳伞经验,这些信息为航空救生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8年研制了火箭弹射座椅,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灾害管理和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卫勤装备在航空救生环境中的特殊要求。在航空救生技术的具体应用中,航空救生因其特殊的环境对卫勤装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保证相关人员的高素质和各种救援设备的先进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如果救援飞机有噪音和振动,不正确使用某些医疗设备可能会干扰患者之间的沟通,并妨碍正常的急救。飞行期间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非常高,机载医疗设备必须符合规定,以避免干扰,在特殊区域进行救援时,设备必须符合地理要求。

二、航空救生的主要发展趋势

1.敞开式座椅。未来座椅敞开式应充分利用其高速的适应性和救援能力,应具有良好的弹射推力、弹射轨迹、程序变化和座椅立姿能力,在实践中适应不同的弹射、飞机的航姿和速度,满足广泛的安全和救生要求。

例如,英国弹射座椅MK-16L具有超轻、高科技、高性能等优点,是双火箭弹射,可在应急情况下为机组提供完全自主的全自动弹射离机系统,并在座椅加速度,稳定性,路径可预测性和座椅负荷的特性都得到了优化和调整。在航空救生时引入了补偿双弹射筒新的质量/g,以通过快速移动和绳式连接来保持伞的稳定性。

例如,美国的ACES-II座椅结构对航空救生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ACES-II座椅控制系统也得到了改进,可连续控制多种模式,并且具有自我评估和记录功能。更广泛的功能包括优化稳定性,减速伞、限臂机构和电子控制软件,以确保座椅控制的稳定性。在这些先进弹射座椅的基础上,未来的自动弹射座椅必须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航空救生能力,并提供设备等基本辅助工具。这些设备可以在应急情况下快速部署,使飞行员能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生存。目前,随着航空救生技术的不断提高,在总结其他国家技术发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军研制出符合我国救援体系的弹射座椅,在航空救生中发挥了良好的救援能力,能够满足各类飞机的需要。该项目结合了定制和自动化等新技术,以满足航空救生的实际需求,实现自动化、分散化、整合和转型。

2.营救搜索设备。航空救生工作随着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搜索也越来越困难,我们必须努力开发能够应对各种天气条件、超远距离、地理复杂性以及飞行条件的先进搜索救援设备。提高被搜救人员与定位设备的关联性,还需要搜救设备能准确识别多个目标。美国陆军航空部队正在为空中勇士开发一种新的救生设备系统,可以提高其在陆军航空服役期间救生能力。

3.求救装备。如直升机通过安装适当的救生设备,美国在一些飞机上安装了无线电和定位系统,以便跳伞人员在救援期间能够更便捷地掌握飞机位置并向飞机发出信号。无线导航系统结合了自动定位和搜索功能,以快速准确地引导救援,实现目标抵达。由于求救装备的先进性和多功能性,对于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救援速度至关重要。我们的设计技术相对落后,今后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不断提高先进性。

近年来,航空救生领域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很难更好地实现航空救生技术的应用来应对空中危险,因此制定科学的航空救生计划的同时也必须加强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雄.浅析RFID技术在航空救生衣维护管理的应用及发展[J].科学与信息化,2021(14):157.

[2]张立.浅析直升机救生装备发展[J].科学导报,2022(10):119.

[3]郭晅.军事飞行人员海上航空救生能力情况分析[J].空军医学杂志,2022(6):68.

[4]郑华.航空救生装备支前保障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22(23):242,245.

[5]李瑞.RFID技术在航空救生衣维护管理的应用及发展[J].科学与信息化,2021(14):157.

[6]李笑.探讨军事飞行人员海上航空救生能力情况分析[J].空军医学杂志,2022(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