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苷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AchE,Aβ,MAP和BDNF表达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2
/ 3

槲皮苷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AchE,Aβ,MAP和BDNF表达的影响

薛小燕

赣州市人民医院                 药剂科         江西赣州  341000

课题名称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编号202212518

【摘要】目的:探讨槲皮苷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AchE,Aβ,MAP和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4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100只,雄性,同时选择相同月龄转基因阴性小鼠20只(雄性),购自实验动物科学中心。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模型组、槲皮苷低剂量组、槲皮苷中剂量组、槲皮苷高剂量组、阳性药(多奈哌齐)对照组,转基因阴性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相关指标水平。结果:(1)槲皮苷组(低、中、高)入水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及穿越平台次数均分别优于模型组(P均<0.05),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P均>0.05);(2)槲皮苷组(低、中、高)Aβ, AchE, MAP-2, BDNF均分别优于模型组(P均<0.05),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P均>0.05)。结论:槲皮苷能够有效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组织AchE, BDNF及MAP,降低Aβ相关,但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关键词】槲皮苷;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AchE;MAP;BDNF

0引言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引起老年人痴呆的最常见原因,目前无特效药治疗,因此亟待寻找新的经济有效的防治策略。槲皮苷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人群、动物和细胞实验均提示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近期多项针对Aβ途径的Ⅲ期临床试验均告失败,如靶向Aβ的单克隆抗体bapineuzumab等,尽管可以轻微降低Aβ聚集,但不能显著改善AD患者的认知障碍。这些失败的临床试验提示,病情太过晚期,靶点不够准确等,可能是失败的原因。鉴于AD致病因素的多样性

,阻断单途径单靶点不能明显的减少神经元全面的功能障碍和损失,利用中药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治疗AD,对改善AD患者的症状,调理脑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近年研究表明,槲皮苷具有抗炎症,抗氧化、抗凋亡等功效,对早期AD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前期体外研究已证实槲皮苷通过激活下游的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发挥神经营养作用。因此,本课题结合前期研究成果,通过构建APP/PS1转基因小鼠,探讨槲皮苷对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AchE, Aβ, MAP和BDNF表达的影响,明确槲皮苷多靶向治疗AD的体内疗效,并明确其作用机制,为槲皮苷治疗AD提供实验依据,为开发治疗AD的多靶标药物提供新的思路。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4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100只,雄性,同时选择相同月龄转基因阴性小鼠20只(雄性),购自实验动物科学中心。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模型组、槲皮苷低剂量组、槲皮苷中剂量组、槲皮苷高剂量组、阳性药(多奈哌齐)对照组,转基因阴性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前期预实验结果,从10月龄开始,给予小鼠每天灌胃给药,每24h给药一次。给药8周后开始行为学测试。

1.2 主要检测指标

①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检测(学习记忆能力测试):水迷宫适应性训练、定位航行试验、空间探索实验等测试。

② 胆碱能相关指标:脑内AchE的活性:将分离的脑组织加入预冷的生理盐水,超声裂解,离心15 min,吸取上清至试管中储存于-20℃备用。分别按AchE测定试剂盒说明操作。

③ ELISA检测脑中 Aβ1-40 和 Aβ1-42 的水平:将分离的脑组织加入预冷的生理盐水,超声裂解,离心15 min,吸取上清至试管中储存于-20℃备用。分别按 Aβ1-40和Aβ1-42 ELISA 试剂盒说明操作。

④ RT-PCR检测脑中MAP2的水平:将分离的脑组织加入预冷的生理盐水,超声裂解,离心15 min,吸取上清至试管中储存于-20℃备用。提取总RNA,按 RT-PCR试剂盒说明操作。

⑤ RT-PCR检测脑中BDNF的水平:将分离的脑组织加入预冷的生理盐水,超声裂解,离心15 min,吸取上清至试管中储存于-20℃备用。提取总RNA,按 RT-PCR试剂盒说明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对比      槲皮苷组(低、中、高)入水逃避潜伏期、游泳速度及穿越平台次数均分别优于模型组(P均<0.05),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P均>0.05),见表1。

表1 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x±s)

组别

入水逃避潜伏期(s)

游泳速度(cm/s)

穿越平台次数(s)

正常对照组(n=20)

29.56±2.51

126.04±11.87

6.03±1.35

模型组(n=20)

50.89±5.12①

102.45±11.03①

3.45±0.98①

阳性药(多奈哌齐)对照组(n=20)

32.34±3.92②

120.11±11.25②

5.68±1.12②

槲皮苷低剂量组(n=20)

34.11±3.37②

119.03±10.98②

5.63±1.29②

槲皮苷中剂量组(n=20)

33.25±3.32②

121.67±11.32②

5.68±1.25②

槲皮苷高剂量组(n=20)

34.91±2.96②

122.00±12.77②

5.75±1.31②

注意:①②,分别表示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比较,P<0.05.

2.2 各组小鼠相关基础指标水平对比      槲皮苷组(低、中、高)Aβ、AchE、MAP-2、BDNF均分别优于模型组(P均<0.05),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接近(P均>0.05),见表2。

表2 各组小鼠相关基础指标比较(x±s)

组别

Aβ(pg/mL)

AchE(U/mgprot)

MAP-2(pg/mL)

BDNF(pg/mL)

正常对照组(n=20)

0.79±0.21

123.09±13.44

0.35±0.0.15

511.21±55.98

模型组(n=20)

2.90±0.41①

68.02±10.25①

0.16±0.06①

340.20±32.77①

阳性药(多奈哌齐)对照组(n=20)

1.10±0.24②

110.01±11.25②

0.27±0.09②

490.02±39.23②

槲皮苷低剂量组(n=20)

1.05±0.20②

108.22±10.95②

0.26±0.14②

468.89±53.46②

槲皮苷中剂量组(n=20)

1.00±0.21②

109.39±12.23②

0.27±0.09②

481.23±52.22②

槲皮苷高剂量组(n=20)

1.06±0.16②

109.60±14.22②

0.28±0.16②

485.77±53.33②

注意:①②,分别表示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比较,P<0.05.

3 讨论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以不可逆的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最终导 致生活能力的丧失为特征。根据2019年国际AD协会的报告,2019年估计全球有超过5000万人患有AD,到2050年 ,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52亿。截至2019年,中国有1000多万AD患者,预计2050年中国将有2800万患者,中国拥有 世界最大AD 群体,并且这个群体还在急速扩大[1]。

在过去的近20年间,胆碱酯酶抑制剂一直是治疗AD的首选药物 [2-4],包括他克林(Tacrine)、多奈派齐[Donepezil,商品名:安里申(Aricept)]、重酒石酸卡巴拉汀[Rivastigmin,商品名:艾斯能(Exelon)]、毒扁 豆碱(Physostigmin,商品名:synapton)、美曲膦酯(Metrifonate)、石杉碱甲(huperzine A,商品名:双益 平)等。神经营养药、抗自由基药、促智药、钙拮抗药、抗炎药、降血脂药等也在临床用于治疗AD。正在研制的AD治疗药物还有Aβ生成抑制剂、SP清除剂、AD疫苗等。但总的看来,以上药物对早期AD尚有一定疗效,可延 缓AD进程;对中期AD部分有效,可控制AD部分症状;对晚期AD,基本无效。AD是多因素的复杂疾病,目前临 床上较难治愈,迄今为止被批准的只有AchE抑制剂和美金刚,但均只治标不治本。随着人们对AD研究的深入 ,治疗和预防该病的新方法、新药物不断涌现,并且更加注重针对AD病因药物的研究,如抗Aβ药物就是研究治 疗AD药物的一个主要方向 [5],但近期多项针对Aβ途径的Ⅲ期临床试验均告失败,如靶向Aβ的单克隆抗体bapineuzumab等,尽管可以轻微降低Aβ聚集,但不能显著改善AD患者的认知障碍。这些失败的临床试验提示 ,病情太过晚期,靶点不够准确等,可能是失败的原因 [6-9]。鉴于AD病理和生理的复杂性,单纯依靠某单一靶 向药物只能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取得一定效果,要有效控制疾病症状和病程的发展,必须采用多靶位点的综合治 疗法。因此,AD的多靶向药物治疗应运而生,并被给予厚望。

综上所述,槲皮苷能够有效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组织AchE、BDNF及MAP,降低Aβ相关,但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Bayen E, Possin KL, Chen Y, Cleret de Langavant L, Yaffe K: Prevalence of Aging, Dementia, and Multimorbidity in Older Adults With Down Syndrome. JAMA Neurol 2018, 75: 1399-1406.

[2] Winslow BT, Onysko MK, Stob CM, et al. Treatment of Alzheimer disease[J]. Am Fam Physician, 2011, 83: 1403-1412.

[3] Aisen PS, Cummings J, Schneider LS. Symptomatic and nonamyloid/tau based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for Alzheimer disease[J].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Med, 2012, 2: a006395.

[4] Olivares D, Deshpande VK, Shi Y, et al. N-Methyl D-Aspartate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s and Memantine Treatment for Alzheimer's Disease, Vascular Dementia and Parkinson's Disease[J]. Curr Alzheimer Res, 2011.

[5] Salloway S, Sperling R, Gilman S, et al. A phase 2 multiple ascending dose trial of bapineuzumab in mild to moderate Alzheimer disease[J]. Neurology, 2009, 73: 2061-2070.

[6] Schott J M, Aisen PS, Cummings JL, et al. Unsuccessful trials of therapi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J]. Lancet, 2019, 393(10166).

[7] Anita S. Aβ-Clearing Drug Fails to Slow Alzheimer Disease[J]. Jama, 2018, 319(24): 2470-2476.

[8] Linnarsson S, Bjorklund A, Ernfors P. Learning deficit in BDNF mutant mice.EurJ Neurosci, 1997, 9(12): 2581-2587.

[9] 李熙. p38MAPK信号通路在逆灸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中的作用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课题名称: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编号:20221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