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师规范化培训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1
/ 2

双导师规范化培训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张雯静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   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采取双导师规范化培训的应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30名手术室新护士,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15)、实验组(n=15)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带教指导及双导师规范化培训,并对比应用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6月。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方面的带教成绩更高;实验组较对照组新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导师规范化培训应用于手术室新护士可中,能够防止出现经验式带教,更关注新护士理念的培植,获取高质量的带教效果,使其对临床护理操作知识的掌握更为扎实。

【关键词】双导师;规范化培训;手术室;新护士培训

近年来,临床医疗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使得护理队伍愈发壮大,新入职护士数量不断增多。新护理人员是由护理专业毕业,进入临床工作时间不足一年的护生。新护士因为工作经历少,工作水平不高,心理成熟程度也不高,为新护士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现有研究表明,在采用传统教育方式的新护理人员中,新护理人员存在着专业认同度较差、研究水平较差、整体素质较低等问题[1]。对于新护士来说,手术室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部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操作多,服务要求较高,护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特征。因此,怎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新护士的专业技能,让他们在短期的实习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好的训练,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是手术室带教教师需要进行深入探究的重要工作[2]。故本次研究将双导师规范化培训应用于手术室新护士培训的效果展开深入研究,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30名手术室新护士,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15)、实验组(n=15)两组,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3年6月。其中对照组男2例13.33%),女13例(86.67%);年龄20-25岁,均值(22.08±1.81)岁。实验组男1例(6.67%),女14例(93.33%);年龄19-25岁,均值(21.82±1.74)岁。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带教指导

对照组按照手术室新护士的培训流程,给予常规带教指导,比如由科室护士长与带教组长安排资深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带教。

1.2.2 双导师规范化培训

实验组采取双导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带教教师分别包括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年资老的护士作为主要责任教师,另一名选择上进心强、工作热情高的护士为辅助教师。责任教师需要负责新护士的专业知识,指导监督整个带教过程,辅助教师要进行护士思想指导,负责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教学。两位导师均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带教计划,进一步完善带教指导方案,在手术室实习中,辅助教师要耐心的引导新护士讲解相关知识,与其共同形成讨论组,指导学生准确地完成学习目标,并适时的调节学生负面的情绪。责任教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要帮助其总结遇到的问题,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两名教师就需要耐心解答新护士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新护士的想法,并积极的加以干预指导实习,顺利完成整个实习带教过程。

1.3 指标观察

1.3.1 比较两组新护士的理论成绩、技能考核成绩。

1.3.2 使用护士职业认同感调查量表,对其职业自我概念、职业获益感、职业动力感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其职业认同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变量资料以“t”计算,定性数据用x2核实,分别以(±s)与(%)表示,P<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带教成绩对比

实验组理论成绩、技能考核成绩较对照组呈现更高显示,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带教成绩对比(±s)

组别

例数

理论成绩

技能考核成绩

带教前

带教后

带教前

带教后

对照组

15

76.82±5.21

85.63±4.47

75.36±5.48

85.45±4.21

实验组

15

76.65±5.38

92.26±3.16

75.52±5.43

93.23±3.11

t

-

0.088

4.691

0.080

5.757

P

-

0.931

0.000

0.937

0.000

2.2 职业认同感对比

实验组较对照组职业认同感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各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职业自我概念

职业获益感

职业动力感

对照组

15

5.41±0.45

5.36±0.52

5.41±0.48

实验组

15

6.62±0.36

6.64±0.33

6.59±0.36

t

-

8.132

8.049

7.617

P

-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在护理人才培训中,实习是护理人才培训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是使护理人才从理论到实践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位带教护士的责任所在

[3]。医院运用“双师型”教学模式,拉近了带教老师和护士的关系,并针对学员的具体特点,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利用双导师的方法,不仅为学员们创造了一个充实的理论知识的氛围,也为学员们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员们充满激情地投身于工作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习操作能力,培养出一种良好的责任感,从而对护士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该方式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带教老师过于繁杂的问题,使师生之间产生良好的交流方式,使学员产生一种更强的归属感,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4]。本次研究将双导师规范化培训应用到实验组手术室新护士中,并以常规带教指导的对照组为参照,结果发现实验组理论成绩、技能考核成绩、职业认同感较对照组更高(P<0.05),说明双导师规范化培训可为带教提供可靠指导,提高新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其专业实力。

综上所述,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对护士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通过双导师规范化培训,手术室新护士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指导和支持,提升其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这种培训模式不仅有助于新护士快速适应手术室环境,还能够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手术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徐青微,吴孔威,刘丹等.双导师联合以Carolina照护模式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对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效果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2,20(8):727-730.

[2]刘颖,沈红丽,金静.双导师方式在新护士产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12):108+118.

[3]郭娜,李真,王巍等.双导师制联合巴林特小组法在提升新护士培训体验及核心能力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6):808-812.

[4]黄葶,李洁琼,温绣蔺等.医学人文理念下双导师制带教对新入职护士心理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9):1155-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