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报告审核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7
/ 3

环境检测报告审核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分析

杨玄霜

深圳市政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环境检测报告的审核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需要审查采样方法、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分析等方面的细节,以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和可信度。质量控制分析是环境检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旨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审核环境检测报告时,首先需要关注采样方法的合理性。采样过程应符合标准,包括采样时间、地点、深度和数量等要素。审核人员需要仔细检查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包括样品的处理、试剂的使用和仪器设备的校准等。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准确性也需要得到确认,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环境检测报告审核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分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检测;报告审核;注意事项;质量控制

引言

环境检测报告的审核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合格的环境检测报告能够为环境保护、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提供科学依据。在进行环境检测报告审核时,需要遵循相关原则和注意事项,同时进行质量控制分析,以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

1环境检测报告审核原则

1.1准确性原则

审核人员应核实环境检测报告中所涉及的数据的来源,确认是否从可信赖的渠道获取,并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审核人员应将环境检测报告中的数据与相关数据进行比对,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这可以包括对比历史数据、参考国家或地方政府发布的标准等。审核人员应仔细检查数据记录和处理的过程,确保数据采集、整理和计算的准确性。应注意是否存在数据丢失、错误录入或计算错误等情况。审核人员应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即数据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是否具备足够的支撑和证据。如果数据或方法在学术界或科研领域存在争议,应进行进一步调查和验证。审核人员应核实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否具有准确性。这包括确认方法的标准与要求、设备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情况、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措施等。

1.2公正性原则

审核人员需采取中立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审核过程中,要严格根据事实数据和科学方法进行评估,避免主观偏差对结果产生影响。审核人员应秉持客观判断,基于数据和证据进行决策,而非个人主观意见,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遵循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审核人员应避免与审核对象存在利益冲突,以免影响公正性,如有可能出现利益冲突的情况,应及时声明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回避参与相关审核工作。审核人员应保持透明度,将审核过程和依据清晰地呈现,需记录审核步骤、关键决策和判断依据,并确保报告的信息披露充分、清晰,使用户能够了解审核的过程和结果。审核人员应遵循相关行业规范和标准,在审核过程中参考权威指南和方法,这有助于确保审核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并避免主观偏见对结果产生影响。

1.3合规性原则

审核人员应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与环境检测相关的法规依据,这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环境保护法规、水质、大气、土壤等相关标准,以及其他适用的行业标准和指南。审核人员需核实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否符合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需要查阅相关法规和标准文档,了解并确认所采用的方法是否被规定为合规方法。审核人员需核实环境检测机构或实验室的资质和认证证书,这包括检查是否获得了相关的许可证、认可证书、实验室质量体系认证等,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资质。审核人员应核实环境检测报告中的采样和分析过程是否符合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这包括采样点位的选择、采样技术的合规性、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等。

1.4完整性原则

审核人员应仔细检查环境检测报告中所列的测试项目,确认是否涵盖了全部需要进行检测的因素和参数,这需要与相关法规、标准和监测要求进行对比,确保没有遗漏或误报。审核人员应核实样品描述和标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涉及到样品的采集日期、地点、编号等关键信息,确保样品描述清楚、详尽,以便溯源和参考。审核人员需核实环境检测报告中对检测方法的描述和选择是否完整,这包括检测方法的名称、应用范围、检测原理、仪器设备、质量控制要求等的明确说明。

2环境检测报告审核需注意事项

2.1仔细核查采样方法

检查采样地点是否代表性,能够准确反映所关注的环境因素或污染源。确认采样地点是否覆盖了所有需要考虑的区域。核实采样时间点是否是在某个特定时期或事件之后,以确保采样结果具有参考价值。确保采样时间的间隔合理,能够捕捉到可能的变化和波动。根据需要进行不同深度的采样,并确保采样深度的选择与研究目的相匹配,对于某些污染物,可能需要在不同层次或深度进行采样,以全面评估其分布情况和迁移途径。核实样品数量是否足够代表整个调查区域或目标污染源的情况,样品数量应根据研究需求和统计学要求决定,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统计学意义。确认采样方法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规程和操作手册,特别是一些复杂或精细的采样方法,需要核查其执行是否规范,并结合实际操作记录进行核实。确定采样仪器是否在检定/校准周期内,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2.2检查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核实报告中所描述的样品处理步骤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方法或协议。确认样品的预处理、提取、浓缩、稀释等步骤是否正确执行,并且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核实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和试剂盒的来源和有效期,并确保其符合质量控制要求,同时,对于特定试剂的使用方法,如稀释比例、加样量等,进行核对确认是否符合方法要求。确保仪器设备的校准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并核实校准系数和校准曲线的准确性。对于复杂的仪器操作,确保操作员是否有合适的培训和资质。仔细检查实验过程中生成的数据记录,包括温度、时间、仪器读数、样品编号等信息。确保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避免遗漏或错误的数据输入。

2.3确认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核对数据记录中是否包括了所有需要的信息,如样品编号、采样时间和地点、分析结果、单位等,确保数据记录的完整性,以便后续的回溯和验证。对比不同数据记录之间的相关信息是否一致,如多个实验室之间的数据一致性、重复测试之间的结果一致性等。确认数据记录在不同环节和不同操作人员之间的一致性,确保数据记录的清晰可读,避免模糊、缺失或错误的情况,特别是数字、字母、单位等的记录应清晰可辨,以避免数据解读上的歧义。

2.4验证数据分析的科学性

确认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核实分析方法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样品前处理、仪器选择和校准等步骤。检查数据分析中所使用的统计方法是否正确应用,确认统计方法是否适用于所研究的环境问题,并确保统计假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检查数据处理和计算过程中使用的公式、算法和软件程序是否正确,确保数据处理和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并进行必要的复核和验证。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解读分析结果。对比结果与相关研究或环境标准,评估其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注意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3环境检测报告中质量控制策略

3.1正负对照实验

正负对照实验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实验,用于评估环境检测中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这种实验涉及使用已知浓度的目标物质进行分析,以确定分析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正对照实验是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目标物质来进行分析,以验证分析方法是否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目标物质的存在并测量其浓度。正对照实验的结果应与事先已知的目标物质浓度相匹配,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值接近,说明分析方法的准确性较高。负对照实验则用于验证分析过程中是否存在假阳性结果。在负对照实验中,使用未含有目标物质的样品进行分析,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存在目标物质的存在,即使不应该存在,那么可能是由于样品污染或其他技术因素导致的。负对照实验可以帮助排除这些干扰因素并确认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3.2空白对照实验

空白样品应当与待测样品具有相同的处理过程,包括采样、保存和处理等步骤。空白样品通常与待测样品同时采集,使用相同的采样容器和采样条件。在分析过程中,空白样品需要经过与待测样品相同的预处理和测定过程。通过空白对照实验,可以确定环境样品中的背景污染水平,如果空白样品在待测分析中显示出目标物质存在的信号,那么说明可能存在外部污染,可能是来自实验室环境、仪器装备或其他来源,这时需要进一步排查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空白对照实验在环境检测报告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帮助确认分析结果是否受到潜在污染源的干扰,从而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空白对照实验的结果通常需要记录并报告,以提供给审核人员或相关利益相关方作为质量控制的证据。

3.3加标回收率实验

加标回收率实验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实验,用于评估环境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检测准确性和仪器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该实验旨在确定分析系统对目标物质的恢复率以及分析方法的精确性和恢复能力。在加标回收率实验中,已知浓度的目标物质被向样品中加入,并进行与待测样品相同的预处理和测定过程。加标回收率是指加入的目标物质与待测样品中原有目标物质的浓度比较,通过计算回收率来评估目标物质在样品中的恢复率。加标回收率实验可以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如果加标回收率接近100%,说明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并能在样品中准确测定目标物质的含量。如果回收率偏离太大,可能意味着分析方法存在系统性误差,或者样品存在干扰物质或其他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调整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4标准物质实验

标准物质是一种已经确定了具有一个或多个足够均匀的特性值的物质或材料,作为分析测量行业中的“量具”,在校准测量仪器和装置、评价测量分析方法、测量物质或材料特性值和考核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控制等领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证标准物质是经权威部门认证的标准物质,其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值通过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并可溯源到准确复现表示该特性量值的计量单位。我国有证标准物质由国家标准计量主管部门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标准物质是对于实验分析的首选,通过标准物质的对比,可以更好的判定实验室的准确性何可靠性。

3.5定期校准仪器设备

定期校准仪器设备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措施,用于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定期校准意味着按照一定时间间隔进行仪器设备的标定和调整,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根据仪器设备的类型、功能和生产商的建议,确定合适的校准周期。不同类型的仪器可能需要不同的频率进行校准,有些可能需要每天、每周、每月或每年进行校准和标定。根据仪器设备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校准方法和标准物质。标准物质通常是经过精确测量的已知浓度物质,可以用来比较和校准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根据仪器设备的校准方法和厂家提供的操作指南,按照规定的校准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校准过程的正确性和可追溯性,并记录下校准结果和校准日期。在校准过程中,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评估,以评估其准确性和稳定性。根据校准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如果校准结果超出了规定的精度要求,可能需要进行维修、更换部件或重新校准。

3.6重复测量和数据复核

重复测量和数据复核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用于评估环境检测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发现测量误差、异常结果或潜在问题,并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重复测量是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测量,以评估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通过重复测量,可以计算出测量值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等指标,进而评估测量方法的精度和可重复性。如果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相差较大,则可能存在实验误差或不确定性,需要对实验进行进一步调整或重复测量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数据复核是指由不同的人员,或同一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点对原始数据进行独立的审查和验证。通过数据复核,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及检查数据记录中是否存在错误或异常值。复核人员可以对关键数据进行复查,比对记录的正确性和一致性,识别可能存在的错误或异常情况,并及时纠正和调整。重复测量和数据复核是确保环境检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依据。在环境检测报告中,记录重复测量的数据和复核的结果,可以为审核人员或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证明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依据。

结束语

环境检测报告审核是保证环境监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通过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审核,并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能够确保环境检测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这对于环境保护和政府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秋路.浅谈生态环境检测报告审核要点及质量提升[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6):161-163

[2]孙爱琴,张帅.环境检测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1):51-53.

[3]陈凤声.浅析生态环境检测报告审核要点及质量提升[J].清洗世界,2022,38(04):125-127.

[4]朱观良.浅谈生态环境检测报告审核要点及质量提升[J].广东化工,2021,48(22):180-181.

[5]刘丽.如何提高环境保护检测报告质量[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