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创新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4
/ 3

基层党建创新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张补才

内蒙古自治区土左旗委党校  010100

摘要

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促进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要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就需要科学有效的基层党建创新。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方式,是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为起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指引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事关基层现代化,甚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基层党建;创新;基层治理;现代化

一、基层治理现代化牢牢把握两大重点

(一)要想进行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明确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衡量一个基层党组织是否能够实现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引导,关键在于三个方面:第一,能否高效地破解基层发展的难题;二是是否能够引导各方共同构建多元化的管理体制;三是是否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果三个条件都能满足,那么,基层党组织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二)应当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助力破解基层发展难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创新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新上。

二、基层党建创新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是齐头并进,紧密依存的关系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和现代化治理不是独立的两个个体,而是一个密切的、互相依赖的整体。也就是说,必须以党建创新为先导,以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目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要担负起引导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必须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找准党建创新的着力点

首先,要把党的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支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好、干劲足的党的领导班子。要坚持正确的用人标准,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选好能管理、会管理的基层干部。二是要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次,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一个坚强的、有战斗力的党组织。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大抓基层,坚持“大抓基层”,坚持“民主管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切实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头雁”作用。此外,还必须强化党支部的凝聚力,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从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切实为群众办实事。最后,各级党组织要敢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以新情况新问题为推动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使其发挥更好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调适和角色定位

在我国改革深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基层组织的现代化的趋向,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其职能调适与角色定位。基层党组织要在现代化的基层治理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调整和优化党组织与社会组织、群众之间的利益诉求与职能定位。在新常态下,基层党组织应加强利益协调与融合的职能与职责,自觉做好各种组织与群体的引导与协调工作。一是要畅通群众诉求的渠道,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群众中的作用;如果没有适当的利益表达渠道,人民的诉求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将为社会安定埋下隐患。为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合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尽可能地为他们的问题解决。二是要处理好社会各方的利益。政党的现代化进程也是政党回归社会并在社会中生根的过程。要想保证基层治理中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将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与关系进行协调,这也是衡量和评判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第三,要以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一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和带动作用。在基层治理结构中,党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既不能与普通的社会主体相联系,又不能将其与普通的社会主体混为一谈。基层党组织及其领导干部在基层治理中所起到的作用要比普通的社会团体和普通民众大得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法治素养、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也关系到法治的秩序与权威是否能够在基层建立起来。只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尊法、守法、执法、护法,以身作则,树标杆、做表率,才能使整个社会都建立起对管理秩序、法治的尊敬与信仰。要充分发挥党内法规的作用,发挥好党内法规的引导作用。二是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因此,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带动作用,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治理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对危机的管理能力,对突发事件进行适当的反应和处理,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测、监测和应急处置的能力。第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职能。作为国家政权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基层党组织在党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多种职能的交错。以基层党建的创新为引领,不是片面的、孤立的、多个功能的简单累积与叠加就能完成的。基层党建必须要把统筹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利益整合功能、示范引领功能等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这就需要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把重点放在沟通与协商上,充分利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主动充当各类社会团体、社会力量、社会利益的引导者与协调者,以此来获得民众内心深处的、长久的支持与认可。

(三)基层党建创新要突出制度化和民主化的创新方向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方法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制度治理和制度治理。国家治理方法的现代化意味着国家治理主体的多样化。为此,必须坚持以民主、制度化为基础,以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目标,以实现党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设想。本文认为,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是一种参与性的管理。“参与型治理”是指“为解决现实中的公共管理问题而构建的、面向社会公众的、为解决现实中的公共管理问题而构建的一种制度和程序。”参与式治理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主要表现为“对话”、“协商”、“沟通”、“协同”、“合作”和“共创”等多种形式,其效果取决于“公共认同”与“社会契约”。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以民主化的形式参与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过程中,广泛地调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特别是在有关民生的政策制定方面,要遵循群众路线,遵循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一系列步骤和方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化程度。一是以稳健的方式发展党内民主,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活力。通过完善基层党员代表议事机制,完善党组织的工作方法,稳步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党内基层民主。二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对群众进行自我治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等方面进行指导和保证,让他们能够持续地提升自己的独立参与能力,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基层党建工作的民主创新,关键在于是否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具有长久的活力。三是广泛的协商民主.要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就要有步骤地推动协商民主建设。

协商民主是改进党对党的领导的一种有益的探索,也是我国治理现代化的一种迫切需要。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质就是人民群众的事情,他们自己商量,自己决定,经过商议,最后取得一致意见。以制度创新推动制度化治理。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治理是一种制度治理。在治理现代化的视域下,如何进行制度创新,以党建创新为导向,推进基层治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是当前各级党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是完善农村基层治理的组织制度;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组织的负责人,要对基层治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视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理清自己的职责,让自己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共同参与。二是对基层治理层次上的制度化进行了推演。治理制度化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个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不断地推动管理制度的现代化,使之与目前的基层治理状况相适应,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也是规则的捍卫者,不但要自觉地遵守社会的规章制度,成为守法的模范,而且要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捍卫职责的尊严与权威。三是要建立精细化的基层管理体制,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流程。规范治理的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基层治理系统。要以治理绩效目标的达成为导向,通过优化组织设置、系统权责分配、精细化流程设计,推动治理主体规范化的治理架构、精细化的执行、人性化的服务和依法的问责。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程序设计,在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效果、治理时限、治理公开、治理评价等方面进行规范,保证程序公正,为基层建设善治创造条件。

三、当前基层党建创新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但我们的发展之路却充满了坎坷。目前,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也不容易,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创造性。一些基层的党员干部,因为自身的能力,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握上级部门的精神,在工作中只是传达,没有创造性,有的甚至自己也听不懂,在传达上出现了偏差。有些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走捷径,不注重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往往急功近利,不坚持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层组织的积极性,阻碍了其发展。为了更快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急需一大批有创造力的共产党员和干部。其次,思想觉悟不高;共产党员的本质是党性。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我党历来的光荣传统。从成立到现在,我们已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和楷模,他们的英雄事迹鼓舞着我们前进。然而,直到今天,有些同志的党性观念还很薄弱,在工作上表现出一种消极懈怠,不思进取的态度。同时,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也出现了一些滥用权力的现象,削弱了党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迫切需要一大批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但是,有些党员干部还比较守旧,缺乏活力。三是专业水准不高。目前,基层工作形势十分复杂,形势十分严峻。因为我们基层党员和干部的政治素质不高,对群众的工作做得不好,阻碍了党的工作开展。有些领导干部办事不力,碰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或解决,由此引发的争端,给单位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此外,我国基层党组织的队伍整体年龄偏大,理论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跟不上现代化发展的脚步,这些都对提高基层组织的业务能力、完善基层治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提升基层党建创新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要使基层治理现代化,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当家作主,从群众中来,来到群众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动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一支能干肯干的执法队伍,以这支优秀的队伍,引领群众走上和谐、共享、绿色、协调的现代化之路,在党的重要指示下,全力以赴地奔向小康社会。另外,对于当前我国基层治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要及时敏锐地发现并加以解决,比如,一些干部由于自己的能力所限,不能完全理解上级指示的精神,更不能把它很好地贯彻到群众中去;一些干部滥用手中的权力,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公众的利益之上,这样做不但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他的使命,而且还会危害到公共和私人的利益,从而影响到整个干部团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如果长期忽视队伍建设,势必会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大,对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深入都是不利的。针对当前我国党建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表明,我们的创新不仅仅是体制创新,它应当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基层工作者所面对的问题很多,先进的理论总是有着天生的优势,而顺应潮流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实践。在实践中,通过理论创新,可以加强改革的动力,而制度创新可以为改革提供有力的保证。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缺乏理论上的创新,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制度创新仍然相对不足。近几年来,党的作用有减弱的倾向,既有思想方面的,也有能力方面的。为此,必须引导先进意识形态的发展,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重新塑造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要想进一步创新,就必须增强共产党员的公仆意识,增强责任感,培养党员的积极性。

结束语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基层党员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同时加强学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必备技能。基层党建的创新应该目标清晰,在政治统领的前提下,始终保持活力,积极投身于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找到最优的结合点,以推动我国基层治理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