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分析及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3
/ 2

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误差分析及策略分析

柳洪波

身份证号码:422325198607160511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的加速,人们对机械产品的需求也逐渐上升。为了全方位提升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操作人员应当对加工工艺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机械加工工艺是影响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为了减少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中的误差,操作人员可以采用误差补偿法、直接减少误差法和误差分组法来降低这些误差。随着工艺技术误差的持续减少,机械加工产品的效果也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

引言

在机械产品的加工生产过程中,对加工技术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因此,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就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计加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精确性不仅会改变产品的外观,还可能对产品的实际使用产生影响。所以说,对于加工过程而言,其精准度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指标,如果某个环节产生的误差已经超出了预定的范围,那么机械产品的精度将会逐渐下降。因此,操作人员必须深刻认识到机械加工过程中技术误差的重要性,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

1机械加工工艺误差分析

1.1定位误差

在机械加工领域,定位误差是一种常见的误差类型。为了确保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在任何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准确地定位机械设备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在传统的机械加工行业中,人们通常使用定位调整方法,但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误差,进而对机械加工零件的整体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要对机械加工定位误差进行控制与分析。机械加工的定位误差通常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定位的参考误差和不一致的参考误差。其中定位参考误差是由机床自身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因素引起的。定位参考误差主要描述的是数控机床在其加工流程中,必须以计算机模型作为参考,并依赖数控程序的指令来完成工件的加工任务。当被加工工件与数字模型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改变时,就需要对其进行重新确定。如果加工后的工件与数字化模型的定位基准存在不一致,这将导致装配间隙过大,并且加工出的工件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采用虚拟加工技术对工件进行仿真就成为了一种有效地方法。在NC机床上,我们不仅可以利用数字模型来完成加工任务,还可以采用真实的工件作为参照,从而达到加工的再现效果。

1.2制造误差

在机械设备的制造过程中,由于设备与其零部件的相对移动,会产生摩擦,这种摩擦产生的误差被称为制造误差。为了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需要对制造误差予以重视。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制造误差主要有几种类型:首先是由主轴造成的误差。在机械设备的加工中,主轴的转动速度和角度的不平衡会导致制造误差,这也是机械加工制造误差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这种误差不仅会导致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使机械加工的后续作业无法进行;第二种是由刀具引起的误差,因为机械制造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精密的生产活动,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刀具破损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机械制造的失败。第二种误差是由机械设备的导轨导致的。在机械设备的制造过程中,导轨扮演着确保制造流程顺畅的关键角色。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导轨可能会逐渐磨损,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制造过程中的失误;第三种误差是由传动链导致的。在机械加工设备中,传动链扮演着传递能量的角色。如果传动链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同步现象,这将对设备造成严重的磨损,并可能导致制造过程中的错误。

1.3几何误差

在机械加工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未严格遵循规定的刀具和夹具使用标准,导致的加工误差被定义为几何误差。这种误差主要是由刀具引起的。在机械加工中,由于某些不可预测的原因,刀具可能会遭受严重的磨损,这种磨损可能会对机械加工部件和产品的生产规格产生不良影响。目前市场上的机械加工刀具种类繁多,因此,如果操作人员不能根据设计图纸中的参数来选择合适的刀具,那么几何误差也可能随之出现。所以,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对加工精度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几何误差,提高加工效率。

2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误差的有效解决策略

2.1严格遵循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使用原则

在机械加工的全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应用准则来执行,遵循“先粗后细”和“先主后次”的原则,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机械加工。首先,我们要强化多表面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应用,并对误差进行精确的定位控制,以确保满足加工的需求。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可能影响误差定位的各种因素,以防止不合理的工艺技术使用、加工方案或操作不到位的工作人员对机械加工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减少误差的发生频率,并确保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可靠性。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机械加工方案的管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使用方法。通过合理地控制误差的出现,我们可以提高机械合成的使用效率,降低由于基准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同时,我们还需要严格按照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使用方案和要求来执行。

2.2控制加工温度,提高加工精度

在零部件加工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效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这种情况下,零部件很容易因受热而变形,从而导致加工工艺出现误差。为了确保零件能够得到精准且高质量的加工,机械制造业需要不断地优化生产技术,以保证零部件加工过程可以处于安全稳定状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重点关注零部件加工过程所产生的温度变化情况。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机械制造企业必须对加工过程中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可以通过控制加工设备释放的热量来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的零部件变形问题,从而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加工精度。

2.3完善机械加工工艺质量

在机械制造的各个环节中,表面的质量往往是最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而在微观层面的检查中,经常可以观察到表面的不平整情况。由于表面粗糙度对机械性能有很大影响,所以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上。产品的物理特性与机械表面的平滑度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不能保证产品的表面平整度,就可能造成零件报废,严重的话还会影响产品质量以及使用性能,甚至威胁人体健康安全。因此,在产品加工和生产的过程中,对产品表面的平滑度应给予特别关注,并在选择工具时应严格按照实际需求来进行。在对机械零件加工时,要根据工件材料、尺寸以及工艺要求来制定合理的切削参数。在这其中,刀具的选择显得尤为关键,刀具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实际需求,科学地挑选出负偏角较小的修光刀和精车刀等。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我们通过减少供应量来实现最佳的切削效果,从而减少机械表面的变形。

结束语

简言之,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种误差都可能出现,这些误差可能会对产品的精度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必须对机械加工工艺进行严格规范,操作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可能导致误差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有力的手段来管理和控制这些误差。同时,在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加工精度问题。为了减少机械加工工艺技术中的误差,操作人员可以采用误差补偿法、直接减少误差法和误差分组法来降低这些误差。

参考文献:

[1]许燕茹.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220-221.

[2]郭霖.现代化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1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