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剖宫产产后恢复的疗效对比见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3
/ 2

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剖宫产产后恢复的疗效对比见解

贾淑玲

科尔沁右翼前旗居力很中心卫生院 内蒙古兴安盟  137400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对剖宫产产妇行综合性护理与常规护理两种护理干预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护理方案,对产妇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剖宫产手术对产妇身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康复对于产妇的身体恢复至关重要。因此,在临床上,宜对产妇实施综合性护理。

关键词:护理干预方法;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疗效;对比;见解

     受多种因素影响,剖宫产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但剖宫产手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妇产科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大出血、感染、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也可能出现伤口愈合不良、血栓形成、尿路感染等问题。剖宫产手术会对产妇的生殖系统和生理功能产生较大影响[1]。为降低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为促进产妇尽快恢复,必须对产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护理方案,对产妇分组。两组基线资料见表1所示。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观察组、对照组基线资料

组别

例数

年龄

平均年龄

初产妇

经产妇

观察组

50

25~32岁

(29.89±3.64)岁

31

19例

对照组

50

26~35岁

(29.74±4.01)岁

32例

18例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监测产妇生命体征,促进宫缩,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切口护理,饮食护理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①术前健康宣教: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剖宫产手术的相关知识,讲解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过程。让产妇及其家属对手术有更清晰的了解。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增强产妇的信心。告知产妇术后可能出现的生理变化及注意事项,如疼痛、排尿困难等,使产妇有心理准备。在健康宣教时,注意强调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母乳喂养等对康复的重要性。提醒产妇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②术前心理护理。与产妇进行良好的双向沟通,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引导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听音乐、散步、看书报等方式调节心情。鼓励家属给予产妇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协助处理生活事务,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讨论孩子的姓名,引导产妇思考孩子的未来,从而增强产妇的勇气。③术后镇痛护理。及时进行疼痛评估,了解产妇的疼痛程度,区分不同疼痛,并针对不同疼痛采取不同护理措施。1)针对切口痛,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按时更换纱布。使用抗菌药膏涂抹切口,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的动作,以免牵拉切口。2)针对宫缩痛,按摩产妇下腹部,缓解宫缩痛,引导产妇进行呼吸训练。若宫缩痛较为明显、持续,遵医嘱使用少量镇痛药物。3)针对肌肉痛,鼓励产妇进行早期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使用温热敷或按摩,以缓解肌肉疼痛。④产后哺乳护理。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注意事项,教授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技巧,包括如何抱持婴儿、如何刺激乳汁分泌等。术后尽早开始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缓解乳房胀痛。保持乳房清洁,避免感染。每天定时清洁乳房及乳头,注意观察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产妇哺乳时,指导产妇正确喂奶姿势,避免乳头受伤。观察乳汁分泌情况,及时处理乳汁不足或过多等问题。⑤产后早期活动。在术后6小时内,指导产妇进行床上活动,进行渐进式肌肉锻炼,如深呼吸、床上翻身、腿部屈伸等,缓解肌肉酸痛。在术后24小时内,协助产妇下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根据产妇的个人身体状况进行产后康复锻炼,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主要观察各项临床指标,包括:术后哺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

1.4 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

2 结果

2.1 2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分析

见下表。

表2 2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分析

组别

例数

术后哺乳时间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观察组

50

44.8±3.5(h)

21.3±2.1(h)

对照组

50

57.2±6.6(h)

35.6±5.7(h)

t

6.123

6.845

P

0.000

0.000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切开腹部和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方式。由于手术对身体的创伤较大,术后康复对于产妇的身体恢复至关重要。通过良好的术后护理和康复,可以帮助产妇迅速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通过术前健康宣教,引导产妇及其家属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剖宫产手术;通过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可以让产妇了解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增强她们的信心。在术前心理护理中,注意与产妇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以更好地了解产妇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与产妇讨论孩子的姓名,并引导她们思考孩子的未来,可以让产妇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育经历,增强她们的勇气和信心

[2]。在术后镇痛护理中,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疼痛,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行精细化镇痛护理,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提高产妇的舒适度。术后哺乳护理可以保障产妇顺利哺乳,为婴儿提供充分的营养。采用乳房按摩等措施,可以缓解乳房胀痛。通过术后的早期活动和渐进式肌肉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伤口愈合和恢复。同时,也能减少因长时间卧床导致的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术后早期活动可以缓解因手术和长时间卧床引起的肌肉酸痛,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并且有助于预防肺不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同时有利于促进术后排气和排便,缓解术后腹胀等不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性护理可以促进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

综上所述,剖宫产手术对产妇身体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康复对于产妇的身体恢复至关重要。因此,在临床上,宜对产妇实施综合性护理。

参考文献:

[1]陈静静. 探讨综合护理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状况的影响 [J]. 黑龙江医药, 2023, 36 (05): 1224-1226.

[2]陈秀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民康医学, 2023, 35 (14): 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