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浅谈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栽培技术

伍艺  孙新平

宁乡市煤炭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湖南宁乡410600

宁乡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湖南宁乡410600

摘要:

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十分重要。本文讨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方面:科学施肥和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土壤测试和作物需求分析确定合适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机,结合有机肥和化肥的使用,提供全面的养分供应。同时,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资源管理措施,减少水的浪费,并确保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提高;农作物产量;栽培技术;策略

引言:

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是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科学施肥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施肥,农民可以根据土壤和作物的特点,合理配置肥料,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产量。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减少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概述

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是指种植农作物所需要的一系列操作和管理方法,包括土壤准备、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灌溉和采收等方面的工作。土壤准备:土壤准备是种植农作物的第一步,它包括清除杂草、翻耕、平整土壤等操作。清除杂草可以减少对农作物的竞争,翻耕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平整土壤可以提供良好的播种条件。播种:播种是将种子或种苗放置在土壤中的过程。播种的方法有直播和育苗两种。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撒在田地上,育苗是先在育苗床上培育好幼苗,再将幼苗移植到田地上。选择适当的播种方法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存活率。施肥:施肥是为农作物提供养分的过程[1]。养分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施肥的方法有化肥和有机肥两种。化肥是通过添加化学合成的肥料来提供养分,有机肥是通过添加有机物质来提供养分。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包括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预防措施包括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合理轮作和间作、清除病虫害源等。治疗措施包括使用农药和生物控制剂进行防治。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农作物的损失。灌溉:灌溉是为农作物提供水分的过程。水分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因素,合理的灌溉可以提供适量的水分供给。灌溉的方法有地面灌溉和滴灌两种。地面灌溉是将水直接洒在田地上,滴灌是通过管道将水滴到植株的根部。采收:采收是将农作物收获下来的过程。采收的时间和方法会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采收方法,例如割禾收获、摘果采摘等。

二、当前农作物产量栽培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土壤质量下降

由于长期的过度耕作、不合理的施肥和过量使用农药等原因,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的肥力减弱,土壤结构紊乱,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在农作物的灌溉过程中,存在着水资源的浪费问题。传统的灌溉方式效率低下,大量的水被浪费在地表蒸发或者渗漏到地下水中,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均衡利用。

  1. 施肥不合理

部分农民在施肥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盲目追求高产量,过量施肥导致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另一些地区则存在养分不足的问题,导致作物生长不良和产量下降。病虫害防治困难,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防治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一些传统的防治方法已经失效,而新的防治技术和药剂的研发进展较慢,导致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威胁增加。

  1. 缺乏科技支持

有的农民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信息,无法及时了解和应用最新的农作物栽培技术。缺乏科技支持导致农民在栽培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应对各种问题,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栽培技术的实践策略

1. 科学施肥

合理的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通过土壤测试和作物需求分析,确定适宜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机。同时,结合有机肥和化肥的使用,提供全面的养分供应,以满足农作物的需求。例如,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科学施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水稻的养分需求,农民可以合理配置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施肥量。在水稻生长初期,可以施加一定量的氮肥,以促进植株的早期生长和发育;在水稻抽穗期,适量施加磷肥和钾肥,有助于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利用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和提供微量元素。施用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

2. 水资源管理

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喷灌,可以减少水的浪费。在干旱地区种植作物时,农民可以采用滴灌技术来节约水资源,可以减少水的蒸发和渗漏,提高灌溉效率[2]。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滴灌量设置,以满足作物的需水需求。通过土壤水分监测来指导灌溉调度,使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及时监测土壤水分含量,根据作物的生长状态和土壤水分状况来确定灌溉时机和灌溉量,可以避免过度灌溉或不足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减少水的浪费。

3. 病虫害防治

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安排,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积累,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及时清理农田中的秸秆、杂草等废弃物,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地和传播源。定期巡视田间,注意观察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和监测病虫害的发生,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鼓励使用生物控制和有机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有效控制病虫害。通过密植、修剪、支撑等操作,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利用率,增强其抗病虫害能力。保持农田的通风和阳光照射,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和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结语:

科学施肥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策略。通过土壤测试和作物需求分析,农民可以确定合适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机,同时结合有机肥和化肥的使用,提供全面的养分供应。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资源监测措施,减少水的浪费,并确保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还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粮食安全。因此,农民和农业从业者应积极采取这些方法,为农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兰有存.浅谈农作物健身栽培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南方农业, 2022(016):016.

邱爱林.浅谈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南方农机, 2022, 53(16):3.作者简介:伍艺 , 女(1980.02.06 ),汉族,湖南宁乡,农艺师 ,本科学历,主要研究农作物栽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