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三违”现象及其治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煤矿“三违”现象及其治理措施

韩志霞

平凉新安煤业公司   甘肃省平凉市  744200

摘要:煤矿产业是我们国家的重点产业,其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其在国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看到煤矿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当对煤矿的安全问题进行剖析。煤矿安全生产是关系到煤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近些年来,煤矿安全问题频出。其对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对煤矿“三违”现象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对应的解决策略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展开重点阐述。

关键词:煤矿;三违现象;分析;治理措施

引言

“三违”是煤矿工程中的重点工程,其对于煤矿生产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一直以来,“三违”现象都是煤矿工程生产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国家与相关部门对“三违”现象进行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三违”现象的出现,虽然“三违”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减少,但是此活动一直存在。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三违现象”的概念以及其出现的原因,并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三违现象的类型

煤矿中的“三违”现象指的是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违章作业:指在作业过程中,不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例如,未经许可擅自进入禁止作业区域、未经许可擅自改变作业设备的工作状态等。煤矿工作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依靠着自己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工作过程中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这样容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在这种意识下,煤矿安全工作遭受一定考验[1]

违章指挥:在煤矿工作过程中,不乏有一些人员通过“走后门”进入到工作环境中。这一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缺乏,并缺乏对煤矿工作指挥的能力。这样的人员容易造成明明知道工作有一定危险,还会要求工作人员去做的现象。轻视人民生命安全,容易违心的给安全生产让路。

违反劳动纪律:煤矿工程工作中的基础员工较多,这一类基础员工多为劳动力员工,其大多数没有经过高学历的熏陶,因此意识上带有一定的潜在松懈性。其认为一些劳动纪律可以适当违反,不会构成什么影响。在这种思想之下,容易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

二、“三违”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树立不牢固

首先,煤矿工作的特殊性和困难性使得安全意识容易被忽视。煤矿工作环境恶劣,存在着高温、高湿、高尘等不利因素,同时矿井内部空间狭小、通风条件差,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一些工人容易忽视安全问题,只关注完成任务的效率和速度,忽略了安全第一的原则。其次,煤矿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也是造成安全意识不牢固的原因之一。一些煤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他们可能会降低安全投入,缺乏安全培训和教育,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这样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导致工人的安全意识淡漠,容易出现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二)安全培训注重形式,轻实效

在煤矿工程作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因此,煤矿中的领导人员较为重视煤矿中的安全共工作,但是领人员会出现安培训不到位的现象。首先,一些企业可能只是为了应付监管部门的检查而进行安全培训,而不是真正关注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的提升。这种情况下,培训内容可能过于简单和机械化,无法真正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2]。其次,一些企业可能只注重培训的形式,如通过观看安全教育视频或听取安全讲座等,而忽视了培训的实际效果。这种情况下,培训可能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表演,员工只是被要求参加培训,但并没有真正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此外,一些企业可能缺乏有效的培训方法和手段,导致安全培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培训内容可能过于枯燥和抽象,无法引起员工的兴趣和注意力,或者培训方式可能过于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员工的学习需求。

三、煤矿“三违”现象的治理措施

(一)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煤矿工作中“三违”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树立不牢固。煤矿企业应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对煤矿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培养个别工人的安全意识,来解决“三违”现象,确保煤矿工作的安全生产。首先,应当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加强对煤矿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对煤矿工作环境的监测和改善,确保作业程序的规范执行。其次,应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安全规定的执行。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后,要培养个别工人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引导和激励工人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第一的重要性,不轻易违反安全规定。

(二)严格建立安全培训体系,提高员工安全应对能力

安全问题是煤矿工作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员工以及煤矿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上述问题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个别煤矿企业中还存在对员工安全意识教育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员工身心安全以及企业发展。对此,企业中的相关领导人员应当严格建立安全培训体系,提高员工安全应对能力。首先,企业中的领导人员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实际安全教育,企业中除了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外,还应当注重员工实际应对安全教育能力培养。在对员工进行安全讲座之后,带领员工到实际工作场地中进行详细操作,模拟危险发生时的场景。并应当提醒员工,安全问题可能会随时发生,员工应当随时保持一定的安全意识,应当具备警惕心理,并将模拟训练当做实战来做,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员工的安全培训与安全教育落实到位[3]。其次,企业应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内容应该与员工的具体工作相关,并根据员工的不同职责和技能水平进行差异化培训。培训内容可以涵盖安全规程、操作流程、事故案例等,既要传授理论知识,也要强调实际操作技能,使员工能够真正掌握安全操作的要点和技巧。最后,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企业安全培训的监督和指导。监管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安全培训标准和指南,对企业的培训计划和内容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同时,监管部门还可以加强对企业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四、结语

煤矿“三违”现象是煤矿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治理“三违”需要多方合作,加强监管和教育,提高工人收入和福利待遇,并推动科技创新,以期实现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仲博. 煤矿职工出现“三违”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西部探矿工程,2022,34(08):184-185.

[2]吴航建. 煤矿转型期间常见“三违”现象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J]. 当代化工研究,2021,(07):22-23.

[3]丁立东,侯小丽. 三违分析机制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当代化工研究,2020,(2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