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

杨卫华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初中语文写作能力是对语文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弊端,从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为更好地培育学生写作能力,老师应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借此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创新策略

引言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日益受到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如何进行高效的作文教学,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旨在深入探讨现有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高策略,期望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首先,在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主导者,通过为学生讲解范文、布置作业、批改作文等方式完成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但是容易使学生缺乏对思想、文化、艺术、社会等方面的感性认知,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同时也会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传统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无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次,在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通常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不能独立思考,成了一个被动知识接收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最后,传统的作文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思辨能力。生活中需要写作的内容多种多样,在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只注重基础写作练习,忽略了情感、思考和创造力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写作要求学生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但是传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于是产生了一些审美情趣浓厚的作品,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灵感。

2初中语文作文创新教学策略

2.1渗透写作情感教育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情感是写作的“灵魂”,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这样才能写出有温度、有感染力的作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情境创设和作品分析等方式来渗透情感教育,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有情感色彩的作品,如优美的诗歌、感人的故事等,通过解读和分析这些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表现手法。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行写作,如让学生写一封表达感激之情的信件、写一篇表达自己内心矛盾的日记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情感的认知和表达,如让学生进行情感分享、情感表演等。

2.2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

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开发更多的教学渠道,帮助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为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中注入有趣的因素,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大环境下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效果进一步地提升,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开展《邓稼先》课文教学时,首先带领学生听《中国男儿》这首歌曲,将其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随后出示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然后带领学生观看邓稼先、杨振宁短视频,方便学生更好地了解邓稼先、杨振宁。其次让学生仔细地阅读并思考:1、根据文章中的语句能够从中了解到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2、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通过怎样的写作手法将人物的精神体现出来的?让学生自主思考8分钟,然后小组合作讨论8分钟,再将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展示的时间为8分钟,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补充和总结。最后让学生从可歌可泣、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当之无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家喻户晓、忠厚老实、勤劳朴素中挑选4个形容词为邓稼先写一份颁奖词。教师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与音乐结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将学生的积极性彻底地调动起来,促使学生喜欢写作,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

2.3精心设计每一节写作课

教师对待写作课的态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写作水平的高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每一次写作课,精心设计每一次作文指导课,有目标、有层次、有方法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注重与阅读课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取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一课,笔者在执教时就是以本单元的写景散文为范例和铺垫进行教学设计的。首先带领学生复习观察景物的方法: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鼻子嗅,用手触摸……调动身体所有的感官来感知事物,了解事物的特点。接着通过对《春》《三峡》《雨的四季》中写景段落的再度品析,总结出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认真观察是前提——巧用修辞语言美——多角度描写更丰富——融情于景触人心。最后给出训练题目和要求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由于在阅读中的厚实铺垫,再加上课堂上的精心指导,本次习作,大多数学生写得非常成功。因此,对于写作课,只要教师长期坚持精心设计,细心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2.4引进微课教学模式

引进微课教学模式是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一种创新教育方法,通过引入微课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媒介形式,如视频、音频等,来呈现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具有许多优势,微课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微课教学模式可以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结束语

通过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新的写作实践,可以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模仿优秀样例作品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写作技巧和文体特点,而创新写作则鼓励学生展现个性化的创作风格。另外,互相评价与修改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并进行修正,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这些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表达能力,为更好地应对语文写作挑战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2023(18):111-113.

[2]王炜.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协调推进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938-940.

[3]严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思考[J].新课程,2022(1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