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合并腹壁疝的外科治疗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肥胖合并腹壁疝的外科治疗策略

牛少雄  李青霞  唐晓勇  王学军

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摘要】目的:探究肥胖合并腹壁疝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肥胖合并腹壁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外科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人。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且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肥胖合并腹壁疝患者应用外科治疗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肥胖;腹壁疝;外科治疗

腹壁疝包括脐疝、腹股沟疝和切口疝等。当这些疾病发生在肥胖患者中,外科治疗变得复杂且挑战重重。因为肥胖本身就是腹壁疝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而肥胖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也更高,包括感染、切口裂开、血栓形成等。此外,肥胖患者的腹壁结构和组织质地的崎岖异常及内脏脂肪堆积导致的手术操作困难,也使得复杂疝修复手术的实施更为艰难。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疝修复术后复发的风险。因此,制定出针对于肥胖合并腹壁疝的有效外科治疗策略极其必要[1]。本文旨在探究肥胖合并腹壁疝的外科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收治的80例肥胖合并腹壁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7.26±8.13)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6.87±7.19)岁。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患者被诊断为肥胖症,且被确认有腹壁疝的存在,包括但不限于脐疝、腹股沟疝、切口疝等。排除标准:有严重的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病等。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1)饮食控制: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含量,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2)锻炼:增加运动量,特别是腹部肌肉的训练,有助于增强腹壁强度,减轻疝气症状。(3)使用腹带:通过佩戴腹带,可以增加腹内压力,减轻疝气症状。注意长期使用腹带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因此在使用腹带时应该适当锻炼腹部肌肉。

给予观察组外科治疗:(1)术前评估: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疝气类型、大小、合并症等。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麻醉风险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2)手术方法选择:手术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疝气类型、大小、合并症等)来决定。对于一些较大的、复发性的疝气,建议采用开放修补术或腹腔镜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适用于小型疝气或老年患者,但需要注意补片感染、移位的风险。(3)围手术期管理:在围手术期,医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包括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避免手术并发症。此外,患者应戒烟、戒酒,预防呼吸道感染等。(4)术后管理:在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同时,应该逐渐恢复锻炼,以增强腹部肌肉,减少疝气复发的风险。在随访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复查,了解疝气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显效:指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疝囊或脏器回位良好,没有任何并发症或复发。有效:指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疝囊或脏器回位良好,没有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可能存在一些轻微的不适或疼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功能。无效:指患者的症状未改善或继续存在,疝囊或脏器未能完全回位,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2)李克特评分表[2]评价临床症状;(3)SF-36量表[3]评价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行t与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总有效率【n(%)】

分组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20

18

2

38(95)

对照组

40

16

14

10

30(75)

x2

7.169

P

<0.05

2.2临床症状评分:观察组升高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临床症状评分(±s,分)

分组

n

疼痛

压迫感

消化不良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0

1.43±0.28

4.30±0.92

1.31±0.27

4.60±0.68

1.22±0.37

4.35±0.45

对照组

40

1.43±0.31

3.28±0.48

1.31±0.32

3.27±0.41

1.24±0.29

3.15±0.30

t

1.252

9.584

0.698

10.255

1.254

8.524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生活质量:观察组升高明显(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s,分)

分组

n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认知功能

角色功能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0

70.31±3.21

91.20±4.55

72.30±2.69

90.69±4.15

72.18±1.62

91.28±4.29

73.64±2.10

89.25±5.62

对照组

40

70.28±2.96

80.32±3.62

72.10±2.15

79.62±3.67

72.24±2.02

80.74±3.69

74.03±2.13

80.05±3.48

t

1.251

9.584

1.036

9.352

1.033

8.621

1.231

10.25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肥胖合并腹壁疝是指肥胖患者同时患有腹壁疝的情况。腹壁疝是指腹腔内的组织或器官通过腹壁的缺损或薄弱区域突出到腹壁外的情况。肥胖可以增加腹壁压力,使腹壁更容易发生缺损,从而导致腹壁疝的发生。肥胖合并腹壁疝的发生机制包括:腹壁压力增加、腹壁肌肉功能减弱、代谢紊乱。肥胖合并腹壁疝的治疗通常包括非手术和手术两种方法。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减轻体重、佩戴腹带等措施,以减少腹壁压力和疝囊突出。手术治疗则是通过手术修补腹壁缺损,将疝囊或脏器放回腹腔内,并加固腹壁结构,防止疝囊再次突出[4]

本文通过探究肥胖合并腹壁疝的外科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且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P<0.05)。原因为:手术治疗可以将腹壁疝囊或脏器重新放回到腹腔内,恢复正常位置。这有助于减轻或消除腹壁疝引起的不适和症状,如疼痛、压迫感等。手术过程中,医生利用补片等材料来修补腹壁缺损,加固腹壁结构,从而防止疝囊再次突出。这有助于降低疝的复发率,并提供长期的支持和保护。此外,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和工作[5]

综上所述,肥胖合并腹壁疝患者应用外科治疗的效果高,能够减轻其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建军,宋致成,杨董超,等. 肥胖合并腹壁疝的外科治疗策略[J]. 外科理论与实践,2020,25(5):378-382.

[2]顾岩,唐健雄. 重视肥胖症对疝与腹壁外科疾病治疗的影响[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2,21(9):1180-1184.

[3]吴立胜,李煜,余建伟,等. 同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病态性肥胖合并腹壁疝7例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4):405-408.

[4]皮尔地瓦斯·麦麦提玉素甫,艾克拜尔·艾力,买买提·依斯热依力,等.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胃袖状切除术治疗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4):437-440,443.

[5]闵凯,吴彪. 复杂腹壁疝修补手术的选择和技术改进前景[J]. 临床外科杂志,2019,27(9):74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