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林玉梅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518000

摘要:中小学公共空间通常包含学习空间、运动空间、休闲空间等,学生在不同的公共空间中开展学习、游戏、娱乐、交流等活动。因此,在设计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采取合理的设计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注重安全性。例如,学校的学习空间需要保证通风、采光和隔音等方面的条件,以创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运动空间需要考虑运动安全、防滑等问题,以确保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会发生意外。同时,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也需要注重舒适性。学生需要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这不仅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方面,还需要考虑到颜色、材料、光线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师需要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以创造出一个舒适、宜居的空间。

关键词: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1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1.1学习空间设计

中小学建筑设计需重视教育职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设计学习公共空间时,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应该转变为学习室,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公共学习空间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教育文化和绿色生态,例如在教室屋顶设置农田,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还能与周边环境互动。在建筑空间设计中,教室应该是主要的设计考虑因素,因为这是学生们待得最久的公共空间。教室的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舒适度和学习效果,例如采光、通风、噪音控制等。在空间规划上,可以结合学校的教学现状,设计学习广场,为跨学科、跨年级、跨班级式的融通教学奠定基础。教育职能是中小学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应该注重公共学习空间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室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1.2运动空间设计

在学校建设中,体育空间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运动场所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来说,设计体育空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坚持竖向化理念,采用集约化的规划理念,提高土地利用率。这意味着要充分利用场地上方的空间,比如悬挂式篮球场、屋顶跑道等。其次,要采用功能复合化理念,根据学生数量分析,设计能让体育过渡到健康体育方向的运动空间。比如,可以设计健身房、瑜伽室等多种不同的运动场所,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第三,采用空间接线模糊处理方法,创设更多运动空间,拓展学生的活动范围。这意味着要充分利用场地上下方的空间,比如地下篮球场、屋顶网球场等。其四,要做好体育空间的色彩设计,能体现出趣味性与层次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比如,可以采用明亮的颜色和富有创意的图案进行装饰。最后,运动空间的地形要规整,与教学楼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影响公共学习空间。这意味着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场地周边的环境和设施,确保场地的安全和舒适性。

1.3休闲空间设计

在学校的建设中,设计休闲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在学习之余,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放松空间,以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因此,学校广场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空间。学校广场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除了广场区域划分中心以集会区为主,景观区为辅之外,还应设置一些不同的休闲空间,如早读场所、参观空间和休闲区等。这些空间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在集会区的设计中,主广场、辅助广场和升旗广场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主广场作为学校最重要的集会场所,应该设计得充满活力和趣味性。辅助广场和升旗广场则可以用于其他不同的活动。景观区则可以包括植物景观、雕塑和人文景观等。这些景观可以增添学校的美感,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设计师应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景观。另外,停车区域的设计也非常重要,需要确保指引清晰,保障学生的安全。学校广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用车需求,提供足够的停车位。在设计主广场时,应该保持健康和富有情趣,形成一个活泼有趣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集体活动的快乐。设计师应该注重细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更符合学生需求的主广场。

2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优化

2.1整体性

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根据相关调研和意见征集结果,设立专门的学生接送等候区具有较强烈的需求。龙岗区标准的调研结果:“目前深圳小学生平均接送比例约为 39%,高峰期家长到达率为 80%;综合考虑市政交通改善、建设地下室停车接送通道等措施,校门口等候场地配建面积按生均 0.3~0.5 m确定,对校园规划布局影响较小,但能显著提升学校主入口的通行环境。用地非常紧张的学校,可以结合建筑架空层等设置独立的家长等候区域,并做好交通引导措施”。根据深圳市小学18 班 45人/每班的办学规模,建议设置面积不宜小于 300m,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置。

同时,加强土地的开发利用与节约用地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并降低建设成本。在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中,体育活动场地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能为教师提供体育课板书功能,还能提供师生课间操活动场所及课外活动等。同时,绿化用地的设计也十分重要,它能营造良好的绿化空间,提升空间的美感。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好整体布局。各栋建筑应能满足自身的功能需求,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不会相互打扰。设计过程中,还要为学生创设更多活动空间,让学生能在安全舒适的空间中自由活动。

2.2特色化

在中小学建筑中,公共空间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空间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注重特色空间设计,创造出有吸引力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对景空间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方式。通过视觉通廊组织,在建筑空间中加深景深,使得空间更加通透。学生可以在一处看到多处景色,在不同位置欣赏到同一处景色。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增加空间的美感,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跨越空间是另一种常见的设计方式。通过利用各种手段,如层高差、楼梯、天窗等,让建筑空间产生立体感,实现空间的交融。这种设计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空间的变化和丰富性,增加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探索欲望。序列空间是一种有规律的设计方式。在序列空间中设置多个元素,如景观、雕塑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空间的美好。这种设计方式可以让学生沿着一定的规律进行探索,增加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可以丰富空间的层次感。

3结论

综上所述,中小学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创造出一个安全、舒适、具有教育职能的空间。在保障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前提下,注重空间的教育职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小永,汪忠,王春保,等.基于共享理念的中小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中外建筑,2021(10):108-112.

[2]赵义卿.陕北丘陵沟壑区城镇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吴起杨青川口为例[J].大众文艺,2020(1):83-84.

[3]陈少伟,陈昌勇.基于风环境模拟的中小学建筑布局研究:以广州为例[J].建筑节能(中英文),2021,49(1):33-41.

[4]邹鹏飞,刘谞.医院建筑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为例[J].城市建筑,2022,19(6):75-77.